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toymodule

https://blog.jinbay.com/toymodule/  复制链接收藏

toymodule个人头像
toymodule
博客日历
«November 2024»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博客自定义分类
10/11/2013 12:07:00 AM [娱乐] 分享

分享

不管鲁迅本人是否愿意,关于他的争议始终都是公共话题之一。将近一百年来如此,在可以预见的一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大概也很难改变。所以陈独秀1937年“世之毁誉过当者,莫若鲁迅先生”的断语在今天听来也仍然清晰在耳、一语中的。

世人之争议其实不外乎两样,一是鲁迅的人品;二是鲁迅及其作品的政治化角色。至于鲁迅的文学成就虽然也有不同看法,但其开创性功绩与其巨大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其对于中国现当代白话文学在文学语言与文学样式方面的奠基性与规范性作用。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风格和文学范式,正像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普希金之于俄罗斯、惠特曼之于美利坚,鲁迅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母体之一。这一地位并非由谁御赐,而是历史自然而然形成的。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际,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国语教育的正宗,鲁迅作品就大量入选中小学教材。从这个角度来说,眼下中小学教材对鲁迅作品的“清场”肯定是完全错误的。

当然,关于鲁迅具体作品的选择与解读有所改变是必要的。因为鲁迅从来就没有属于过他自己,其人品与作品都被打上了太多非文学非文化的印记,乃至于其嫡孙周令飞都发出“鲁迅是谁”的疑问。其实,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精英最大的亵渎就是强加给他太多的当下性。握有话语权者最驾轻就熟的手段就是对文化资源加以工具化利用,对伟大作品的独立性的艺术价值视如无睹,而一厢情愿地演绎出无穷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 当然,这也并非什么新事物,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除了书呆子王莽之外,哪个帝王真正在意过《论语》嘀咕了些什么,但他们在晓谕天下时哪个又不是满口的子曰诗云!

问题是,争议的焦点何以每次都是鲁迅?而不是孔子(除了极个别年代以外),不是屈原,不是李白,不是曹雪芹,也不是现当代的其他作家。这涉及到鲁迅思想和鲁迅作品最基本的两个维面,也是鲁迅相较于其他文艺家和思想家最明晰也最彻底的地方:一是独立性,二是批判性。两者原本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但无论在朝者还是在野者,都习惯发挥其批判性也即战斗性的一面。所以也就出现了最奇特的一幕:打人者与被打者都宣称热爱鲁迅,而他们打人和反抗被打的精神武器也很可能是同一条鲁迅语录。江青、张春桥算得上是鲁迅的资深粉丝,其他大大小小的“棍子”也很难说不是鲁迅的真诚拥戴者,但在棍子下伤痕累累的萧军、丁玲、巴金、胡风、冯雪峰、聂绀弩等哪个又不是鲁迅的追随者甚至好友和学生呢?朋友的朋友也是敌人,这一吊诡的现象不能不让人啼笑皆非。

毛泽东多次说鲁迅是他的“知音”,甚至临死前几小时还让人给他读鲁迅作品,但他同时又坦率承认,如果鲁迅在世,到1957年结局也无非两种:要么沉默,要么入狱。这就让人颇费猜疑了:毛泽东到底是肯定鲁迅,还是否定鲁迅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鲁迅身上“绝不宽恕”、“痛打落水狗”式的决绝的批判性、战斗性为人所爱:被压迫者借此获得战斗勇气与精神资源,政治权力者也大可以此号令群众。有鲁迅这样一个利器,实在是很适合斗争思维的年代。

但鲁迅最伟大的地方绝不是他的战斗性思维,而是他的独立性思维。他思想的起点与终点都是“立人”,也即个人如何成为独立的社会个体与思维主体,而不是主奴文化的仆从和工具。近期有人立论说胡适高明于鲁迅的地方是胡适从制度层面思考如何建设,而鲁迅只会从人性层面加以批判。殊不知制度与人性本就相互纠缠,国民性既是制度之果又是制度之因,反之亦然。在一个奴隶根性甚重的社会里,鲁迅以为非“立人”不足以谈其他。其实也就是从文化和教育的层面培养新的人,他们“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我们这些年来对鲁迅的解读其实只延续着战斗性这一维面,有意忽视甚至打压他独立性的另一维面,这就使鲁迅看上去冷酷、严峻、简单、工具化、具有攻击性,甚至在“和谐社会”里日益显出其不和谐的因素。而我们这个时代其实还远远没有完成启蒙的使命,单从任一新闻事件都无法达成社会共识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将简单化的鲁迅还原,让他归于文学,归于文化,归于历史,归于伟大与平凡的他自己,也许中学生就不会“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了。

饶有意味的是,鲁迅曾经对共产党地下领导人冯雪峰说,你们来了,要对付的也还是我,我恐怕也只有逃走。恰恰印证了毛泽东后来给出的假设(如果鲁迅还活着要么沉默要么坐牢),也怪不得毛泽东说“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评论 (18)

分享 分享

对话:18个评论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10/11/2013 12:26:00 AM [博客广场] 分享

分享

听说了这么两件事,虽然是新闻,但也不算新了,此前发生过,此后也不会绝迹。第一件:南京王老太在***体育巷不慎摔倒,她本能地伸手抓扶,恰巧孙先生骑车路过,被老人抓倒压在身上,老人对赶来的家属称是自行车把她撞倒。孙先生报警救助。警方调取监控视频,认定老人是自己摔倒的,家属向孙先生道歉后带老太离去。第二件:长春一个82岁的老头因嫌公交车停车离站点较远,让自己多走了路,上车后污言秽语大骂司机,连续骂了一路,司机不敢还嘴,最后气昏过去。

    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在几千年的历史里都是我们民族的普世价值。但现在问题出现了,一部分人的为老不尊让人们在帮助他们时不得不犹豫一下。碰到个混蛋,帮完也恶心;万一帮着个碰瓷的,没准儿惹一身骚。随着类似新闻出现得越来越多,传播得越来越广,于是又造成部分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在关键时刻得不得帮助。这可怎么办?

    我想,作恶的老人只是少数,就像坏人永远是人类的少数一样,尽管他们的杀伤力远高于好人,所谓一颗老鼠屎脏了一锅粥,但他们终究还是一颗老鼠屎,而不是一把老鼠屎、一坨老鼠屎。年轻人、中年人作这样的恶连新闻都算不上,老年人如此,则让人吃惊,那是因为我们存在如下潜意识:老人是弱者,既是弱者,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自己,好自为之,作恶自然应该少一些;另一方面,老年人见多识广,应该比别人更识大体,更懂得规矩和忍让,更有教养。其实呢?一个人良善与否,跟年龄真的无关。季羡林说过这样一句话,“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恶人作恶基本是他(她)的本能,他(她)年轻的时候如此,老了还如此。如果你看到一个老人在作恶,那不是老人在作恶,而是作恶的人已经老了。

    那么,到底还应不应该敬老呢?该敬当然还是要敬,不为别的,为了自己也得敬老。人都有年老的那一天,随着生理机能衰退,我们都会被迫成为弱者。听说西方人大多不服老,愿意跟年轻人在同一起跑线上比赛,谁让给他让座,他跟谁急。我可不这么想。我相信报应,相信轮回,我希望在我老的时候别人能给我让座,扶我过马路,多敬着我点儿,而我现在就得先敬其他老人。

    以上两则新闻中,两个老人都是道完歉就被警察放走了。假如是个年轻人会怎么样?警察能这么轻易放过他们,当事人能这么善罢甘休?我们的传统里有“刑不上大夫”之说,其实在刑罚方面对老人也都有意无意地网开一面,谁好意思跟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较真?作恶成本越来越低,年轻时就不是什么好东西的他们,如今有了年龄优势就更有恃无恐了。“我是老年人,你能把我怎么样?”一副流氓无赖嘴脸。在咱们的概念里,“老人”是个符号,基本跟正义和良善划等号。既然他们自己主动抛弃这个符号,最好还是按一般人来对待他们。只有收拾了他们,其他老人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阅读全文>>

阅读(904)评论(2)

9/13/2013 12:24:00 AM [博客广场] 分享

分享

慈禧这个人坏毛病太多了。她生性奢侈,吃的、玩的、住的、行的都超过历代帝王,吃一顿饭要上近百个菜,还特别喜欢吃昂贵的燕窝;偶尔玩个新鲜,居然专门修一条经过她门前的小铁路。她杀人不眨眼,上至王公贵戚下至宫女太监,她看谁不顺眼,谁就可能成为她的刀下鬼。她办外交毫无作为,只知赔款割地,革命党人讽刺她说:“今日幸颐园,明日幸南海,何时再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四万里封圻日蹙,每逢万寿必疆无。 ”她权力欲极强,临死时还交代宣统的父亲说:“一切悉秉予之裁示”,恨不得永生永世占有这一片河山。
    然而,就是一个人见人厌的女人,当时一些美国媒体却不乏赞美之声。 1886年1月23日,位于美国加州的《里士满电讯报》发表文章说:“中国的传统是,每位君主要从下一代家族成员中指定继承人。但这一点被同治皇帝忽视了。作为咸丰皇帝——同治帝的前一任皇帝——的遗孀,太后与恭亲王协同行动,使两位内阁大臣赞成载氵恬当皇帝,而她本人则掌握摄政之权。……在这个非常关键的时候,她为中国所做的事情,比这几位皇帝都更多。在慈禧太后统治下,电报线已铺满中国,铁路也开始修筑。 ”她是“一位极有谋略和能力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位熟练的外交家”。
    1886年10月7日《纽约时报》评论云:“年已14岁(光绪当年其实是15岁)的皇帝将从太后手中接过权杖的消息已公布了一段时间……占星家正在挑选吉日,然而,应这位皇帝的请求,且此请求已经在亲王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得到许可,太后将与皇帝共同执政,直到皇帝年满20岁。……太后作为统治者一直很成功,这个安排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1905年10月,美国《世纪杂志》刊登曾为慈禧画像的凯瑟琳·卡尔的话说,慈禧是一位和气善良的老人,美国驻华公使夫人康格则称赞慈禧是一位学者与艺术家。美国记者卡朋特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接见美国公使夫人康格和其他女士时,她赏赐给她们每人一幅她的书法作品,并且说道:‘有人说我不会书法,但我会写给你们看。 ’她命人准备了一大张红纸,然后用毛笔写了一些漂亮的中国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美国媒体对慈禧的个人素质和执政方式多有肯定,不是因为这些美国记者与慈禧有共同的价值观,也没有证据表明他们中有谁接受过慈禧的贿赂,只是由于他们没有了解清国的真相。晚清交通极不方便,当时一些美国媒体的采访基本上局限于清国的大城市,很难到达中小市镇尤其是偏僻的农村,西方记者对清国生产力之低下和国民之痛苦生活缺乏认知。当然,西方人在都市里也可以接触到清国人,然而,那时的清国闭关自守,极少有人懂外语,退一万步说,就算有那么几个通外语的清国人,他们接受外媒采访时,也不敢说真心话。慈禧的专横是出了名的,她有一句话至今还在流传:“谁让我不高兴一阵子,我让他不高兴一辈子。 
    既然采访清国人存在诸多障碍,美国记者采访的对象更多的自然是与慈禧打过交道的美国人。清国与美国在1858年签订的《中美天津条约》规定:清国受到其他国家的压迫和不公正对待,美国将动用影响力斡旋。慈禧对美国最有好感,经常刻意地向美国人显示善意,不时邀请美国大使夫人康格出席宴会,赠送给她礼物。对康格推荐来的画家凯瑟琳·卡尔另眼相看,就是其公关行动之一。而慈禧的这种“公关”心态,美国人未必能够洞察,因而也就容易将表面的慈禧当成了真实的慈禧。
    沙滩上的口碑总有一天会坍塌,随着清宫档案的公开,美国人终于看清了慈禧的面目,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后来的美国人写的一些中国史著作就知道

阅读全文>>

阅读(823)评论(2)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