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个生产传奇的地方,总有无数的传奇故事(具体点说,即发财故事)流传。如果没有听过甚至亲历过几个发财故事,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深圳人。 最早的淘金胜利者大多是炒房和炒股的人。今天的股票持有人状况之惨有目共睹,但20年前最初发售原始股,可以说到手就赚,以致深圳四处都是半夜排长龙买股票的壮观场景。炒股造就了无数的大小富豪,很多人至今仍津津乐道彼时进钱之易。再说炒房。深圳的房价起点就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不过跟今天比起来,当年的房价简直就是萝卜价。有个大哥像鬼迷心窍一样,酷爱购房,反正不限购不限贷,房产商变着花样让你买,那就买喽。他天天骑着个破摩托车到处看房,管他大产权小产权,先买了再说。据说当初他手里也没多少钱,东拼西凑交首付,勒紧腰带交按揭。现在好了,每年收的房租足够他花好几辈子。跟他一起看房但屡屡没有下决心出手的那些人提起来都后悔得要死。怎么办?这就是命,人家敢赌会赌。你若买了,没准儿第二年房地产就崩盘。更有人房价最贵的时候买入,最低的时候“及时”抛出,虽然没赔钱,但折腾个一溜儿十三遭,啥也没剩下。财富在他们那里像蜻蜓一样点了一下水,调戏一下就飞走了。 这样的故事虽然老旧,但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其一,似乎显示深圳诞生奇迹的自然条件仍然存在;其二,隐隐透露了在此地发财的捷径:投机,而非做实业。发财乃是沾了政策的光,所以得天之时地之利。这种集体无意识或许会埋下祸根。在酒桌上遇到过一些企业家。搞实业的一般都垂头耷耳,尽显倦态,搞投机的则像打了鸡血一样,上蹿下跳。投机生意并非不好,只要正当经营遵纪守法,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但如果这个社会上玩空手套白狼的人比例过大,总归感觉不对劲儿。 而今的发财故事与时俱进且五花八门。有人入股药品企业,有人卖环保概念,听的最多的是开网店。这玩意儿几乎没成本,也不用跟人打交道搞关系,最适合宅男宅女和暂时还没找到工作的人。最主要的是,深圳是工业品产地,各种稀奇古怪的产品都有,只要性能过得去,总会卖得出。卖什么都可以就近取货,成本大大降低。再挣不到钱,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深圳混。有人说开网店卖登山器具一年挣了一百多万,有个家庭主妇卖洋娃娃挣了两百多万,还有个老太太卖老年服装也能有四五十万的进项,听那口气,钱简直不是钱了,跟纸没什么区别。 碰到过一极品老男,每次酒后都说二十年前自己买了深圳第一辆豪车,什么牌子记不清了,反正听上去挺牛。还说自己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有了五百万,还说二十年前的轩尼诗比现在好喝。说完这些,就步行回到他租住的农民房里去了。到了他这个岁数,无论现在混得怎么样,但一定要说自己曾经拥有过,哪怕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失去了。不说自己发过财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深圳人。 而据我所知,其实在深圳遍地都是收入三四千块钱甚至更少的人。在这些真真假假的发财故事中,他们被彻彻底底地忽略了,好像根本没有存在过…… |
尽管酒量十分有限,但在东北生活时,酒还是没少喝。深圳在中国的大南边,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南方,寻思着酒风应该不盛,到了这里终于可以躲开一顿顿大酒了。谁知不到两年时间,竟然连续数次喝多,并且危及生命,想来十分后怕。 为什么有这种反差?原因之一应该是饮酒的规则。各地喝酒的规矩有所不同,各具特点。据说河南的规矩是敬酒者不喝酒,端起杯来只让被敬者喝。追究根由,以前太穷,主人省下酒来让客人喝。不过现在还拿这个说事儿,就显得有点鸡贼了,明显是灌别人酒时的说辞。在我印象里,韩国人喝酒说道极多,其中最令人感佩的是晚辈在长辈跟前饮酒,要转过身去,以手挡杯,以示尊重。孔孟之乡的山东人喝酒也有很多规矩,做东者分为主陪、副陪、三陪等。主陪先提三杯酒或者四杯酒,最多的甚至可以提到七杯酒,接下来其他人依次提酒,有提两杯的,有提一杯的,依次递减。在东北,规矩类似。一般人的概念里,东北人喝酒比较凶猛,或者说野蛮,能够捏着鼻子往里灌的那种,其实那只是极少数。捏鼻子灌酒全国各地都有,不唯东北。论起喝酒的规矩,东北尤其比其他地方不差。一桌人坐定,尊者先提酒,接着,其他人按长幼尊卑提酒。谁提酒谁先喝,机会均等,人人有份儿。其他人酒量好的可以跟着干掉,酒量不好的喝一点也行。当然,中间也可以打个穿插,到了最后甚至互相捉对厮杀,但始终有一个大致的规则在。最主要的是,每人提酒前要先说几句话,掏掏心窝子。民间有话:“喝酒喝厚了,赌钱赌薄了”,可能就跟这喝酒时的掏心窝子有关系。在东北时有一次文友聚会,主持者刚提完第一杯,一个新到的安徽朋友就站起来要跟这个干跟那个干,仿佛闯进瓷器店的公牛,横冲直撞,搞得大家都很尴尬。后来终于有人阻止他,让他别急着敬酒。 到深圳以后才发现,此地酒风与那个安徽朋友的风格很相似,喝起酒来蒙查查。在北边形成的规矩在这里不灵了。主持人简单开场之后,大家马上开始互相敬酒,好像是谁先敬酒谁就抢了先机一样。接下来几乎就是混战,乱喝一气。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酒,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原先以为,北方劝酒,南方不劝酒,现在一看,敢情全国各地都一个样。说辞巨多,花样百出,用各种理由让你把这杯酒喝下去。反正也没什么规则,谁的言辞华丽,逻辑通顺,谁就能把别人灌倒。 在东北时也曾喝多过,但那是自己的选择。我高兴我就喝,不知不觉就喝得躺到马路牙子上去了。而在深圳的几次大酒,喝完之后连对方是谁都没搞清楚。后果却是,心脏难受、嘴唇发抖,身体极度不适。其实想想,没谁拿枪逼着你,你就是不喝,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说穿了,还是自己有所企图,心有顾虑,宁可用自己的身体去换,但这是否值得?有人说深圳是欲望城市,我想首先有了欲望之人才会有欲望城市,不能一竿子推到城市身上。所以,四十岁的人了,自己还得反省人生的意义啊。 |
在深圳,如果一个饭桌上同时出现七八个省份的人,那很正常;如果有三四个省份的人,说明只是一次小型聚会,参加人数少;如果一桌人全部来自同一个省份或城市,那一定是在开同乡会。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算得上“小联合国”,市民来自全国各地,遇到同乡的几率非常大。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得找个依靠啊。偌大的城市,不一定有同学和战友,但一般都会有几个老乡。于是,同乡文化成了深圳一大特色。 其实,早几辈的深圳人在闯荡香港和东南亚的时候,就开始大量组织同乡会了,像什么西乡同乡会、沙井同乡会、龙华同乡会等。外地人到深圳来,照葫芦画瓢,也组织个同乡会吧。这里的同乡会可不是以省为单位,同省老乡实在太多了,比如湖北湖南江西等,只好继续细化至地级市、县、乡,甚至一个村。有个问题,大家虽来自同一地方,但成长经历、文化背景、个人性格都有极大的差异,硬凑到一起,所谓何来?依我看,为的就是在异乡获得一份归属感。一地有一地的地域特点,若套到其他地区的人身上,或许就不合适。我亲眼见到一个东北人跟另一省份的某人开玩笑,对方没有听懂。再讲一遍,对方竟然急眼了。其实在东北人看来,那只不过是表示亲昵的方式,若是两个东北人这样讲,会很快拉近彼此距离,打成一片。南橘北枳,在另一地方的人看来,不会打成一片,却是要打起来了。比较而言,同乡之间相对容易沟通一些。 自然,同乡不仅仅是这点好处,实际用途要大得多。找工、招工时让老乡给推荐一下,做生意时让老乡帮衬一下,都是生活中的必然。开饭店,开洗头房,开汽修厂,开张时基本都得让老乡来捧场,或者由同乡会张罗帮着凑人。同乡是宝贵资源,是人脉关系的第一环,以此为原点,然后介绍更多的客人,像涟漪一圈圈扩大开来。深圳有很多同乡产业群。刚开始,某人做某种生意发财了,对同乡会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大家都到成功者这里来打工,慢慢地摸着了门路,陆续出去自己做,后来居上,后浪把前浪拍在了沙滩上。比如,湖南攸县很多人在深圳开出租车,河南很多人收废品。如果把握得好,大家会一起把同一产业做强,将蛋糕做大,否则可能为争夺客户反目成仇。 初到深圳者,可以和同乡抱团取暖,因此往往热衷参加同乡会。等到混得差不多了,翅膀渐硬,能够自立,也有了一圈虚虚实实的朋友,就不怎么在乎这些所谓的同乡了。但等真正成了诸侯一般的人物,一言九鼎,前呼后拥,就又开始积极地联系同乡,帮助同乡,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得认同。这些人的成就感最终还是从同乡那里得到。他们知道你的底细,了解你原先多么不容易,也了解你的创业经过,他们会让你的故事在故乡口口相传,成为故乡成功的范本,让你光宗耀祖光耀门庭。不然,你做得再大又有什么用? 因为深圳的外地人多,口音杂,虽然电视广播都有专门的粤语频道,但只能照顾到广东广西人。观众听众有限,讲粤语的反成了少数民族。这跟广州不一样,广州外地人也很多,但有深厚的土著传统在,根基没被撼动。深圳原本底子薄,人口少,一下子就被外地人淹没了。有人说,中国最纯正的普通话应该是深圳话,比北京还标准。北京方言土语太多,而深圳的普通话,融合了南方北方,吸纳了各地精华,是真正实践出来的海纳百川。 有人还做起了同乡的生意。0728是湖北仙桃、潜江、天门三地的区号,宝安有个小饭店就叫0728。店主是仙桃人,专营故乡小吃,据说同乡都很捧场。地方小吃进入外地市场常常要“入乡随俗”,不得不按当地人的口味进行改良。但在深圳,尽管保持你的味道好了,越原汁原味越好。深圳没有所谓的“本地的口味”。我吃过一家东北饭店做的冷面,相当有水准,比我在东北故乡品到的一点不差。也许老板知道,只要他用炒勺把我们的思乡病治好,就不愁没生意做。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