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布,7月1日起擴大疫苗施打對象,包括65歲至74歲長者、曾打第一劑者以及教師、郵差、國家關鍵設施必要人員等,均可接種。國內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全國疫情仍處於第3級警戒,因應疫苗大量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也宣布7月1日起擴大接種對象樂威壯副作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宣布,7月1日起,除了原有第1到6類對象可接種疫苗外,新增第7類接種對象、第8類64歲至74歲長者,以及已完成第一劑接種者可完成同廠牌第2劑接種。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另外,指揮中心也公布第一批莫德納疫苗約110萬劑的3點分配原則,陳時中說,首先是各縣市第5類 |
| 首批11.7萬劑AZ疫苗正式抵台!但截至目前,國際間對於65歲以上長者接種牛津-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疫苗)是否能夠達到預期保護效果?意見仍舊兩極。到底國際間各國的看法為何?台灣相關單位又將如何因應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莊人祥發言人在2021年3月2日疾管署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雖然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不建議6犀利士台版5歲以上民眾施打,但目前加拿大官方仍無限制長者施打AZ疫苗,而英國也採取一樣的態度。各國不同調》德國、韓國僅開放65歲以下可打AZ疫苗至於上個月(2月)僅核准65歲以下民眾施打的法國,也已於日前開放65至74歲長者接種AZ疫苗。另外,鄰近台灣的亞洲國家韓國,現階段對於AZ疫苗的態度仍趨保守 |
| 有「極限村落」之稱的台南左鎮,面臨嚴重人口外流、少子超高齡的困境。市府媒合智齡科技跟當地人才,成立遠距照護團隊,讓照護員搭著特斯拉自駕車社區跑透透,親自上門服務長輩。一輛純白的特斯拉,出現在人口稀少的偏僻小鎮上,緩緩開進鄉間一座土角厝的路上,與村莊的落後形成強烈反差。但沿路見狀的阿公頭也不抬,早已習以為常,這台電動車頻頻來報到,就像一位高科技老友般,只是樹上的鳥兒鳴叫得更歡了。車門打開,穿著藍色背心制服、上面印著「照護員」字樣的女士陳柳竹一下車,歡欣叫著:「阿嬤我來了。」謎底揭曉,其實她是台灣最大的長照科技新創、智齡科技聘請的照護員,正參與一項全台首見的醫療科技下鄉示範計畫:科技小鎮自駕車入宅 |
| 「我跟確診者搭同一路公車!怎麼辦?」「為什麼網傳的足跡比指揮中心公布的詳細?為什麼指揮中心沒有完整公布?」「好多人轉傳確診者足跡給我,我要不要轉傳出去,提醒家人朋友小心?」 停!這些腦內的小劇場都先暫停!台灣疫情進入社區感染的第三級警戒階段,指揮中心公布的疫調可能讓人心慌,民眾廣傳真假難辨的疫情調查文件。查核記者針對民眾的疑惑,採訪第一線疫調專家、疾病管制署防疫醫犀利士藥效師蘇家彬,由疫調醫師來詳解疫調原則,教導民眾如何合理使用疫調資訊。蘇家彬也提醒,民眾看待確診者的足跡資料,建議別當八卦看,不需探究他人隱私,也不用有責怪的情緒,因為染疫不是確診者的錯,店家被公布也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什麼。疫調和公 |
| 腰腿疼痛的危害二、腰腿疼痛如何預防三、腰腿疼痛飲食註意腰腿疼痛的危害1、腰腿疼痛的危害會出現頸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像眩暈、頭痛、視覺障礙、突然摔倒等一系列頸肩部癥狀,還會出現頸部不適感及活動受限,主要頸部不適感有頸部疼痛、頸部酸脹、頸部發僵活動或者按摩後好轉;晨起、勞累、姿勢不正及寒冷刺激後突然加劇;活動頸部有“嘎嘎”響聲;頸部肌肉發板、僵硬;用手按壓頸部有疼痛點;按摩頸部有韌帶“彈響”,轉動頸部不夠靈活等;雙肩發沉;肩部酸痛脹痛;頸部肌肉痙攣,按壓頸部有疼痛,有時疼痛劇烈;勞累、久坐和姿勢不當加重;背部肌肉發緊、發僵,活動後或者按摩後好轉;背部有疼痛點,按壓明顯;勞累和受寒背部不適癥狀加重。2、腰腿疼痛 |
| 擔心被感染,許多人排隊等待做快篩,若出現陰性則雀躍不已,要是陽性可就笑不出來。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臉書貼文表示,如果患者患快篩報告為陽性,會有2個壞消息,第1個就是快篩結果是陽性,第2個壞消息是醫院和檢疫所皆無空房,只能回家觀察與休息,若病況有變化盡速至急診。疫情嚴峻,連著幾天總確診案例均高達5、600,雙北醫院瀕於崩潰邊緣,連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也快被擠爆,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快篩陽性、輕症確診者在家休息,將成為常態。許多民眾搞不清楚快篩試劑與PCR核酸檢測檢測方式的差異,從去年起,台灣以PCR核酸檢測來篩檢新冠病毒,這項檢測可確認從檢體中是否含病毒的遺傳物質,優點在靈敏、準確率高,即使體內僅有少量病毒,也可 |
| 新竹縣一名失聯移工昨天打疫苗遭逮,引發關注。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表示,目前接種專案採不通報、不查處、不收費、不管制原則,盼國內8.3萬名逾期停居留者安心打疫苗。為鼓勵國內失聯移工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承諾,失聯移工不會因打COVID-19疫苗被捕,但新竹縣昨天卻有一名失聯移工到衛生所打疫苗時遭逮。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這次實施的「外來人口安心接種專案」和前陣子實施的安心採檢專案類似,都採不通報、不查處、不收費原則,當時共有2.8萬名外籍人士接受採檢,其中7000多人是逾期停居留人士,但沒有人因此遭通報查處。陳宗彥說,這次為鼓勵 |
| 為強化台灣入境檢疫措施,指揮中心今天宣布,2日起所有入境旅客皆須3次篩檢,除入住檢疫地點前及檢疫期滿前須各執行1次PCR檢驗外,檢疫第10至12天須以家用抗原快篩採檢1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中表示,今天早上專家會議針對入境檢疫措施達成新共識,未來所有入境者在回到社區之前都要進行3次檢驗,但值得注意的是,入境後3次檢驗方法不是只有PCR檢驗,還選用家用快篩輔助。針對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者,除維持現行專案一律入住集中檢疫所,住進檢疫所前須進行1次PCR採檢,及解隔離時再驗一次PCR檢測外,另增加檢疫第10至12天須犀利士心得要以「家用抗原快篩」採檢1次。自其餘國家入境者,入境時以深喉唾液PCR進行1次 |
| 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於昨(7)日證實,血栓確實為AZ疫苗副作用。那台灣官方為何繼續接種?指揮中心請出李秉穎醫師說明相關疑雲,以下六大關鍵QA讓你一次看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8)日下午召開臨時記者會,請到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醫師、邱南昌醫師,針對此事進行說明,並針對民眾常見的六大AZ疫苗Q&A,一一來解答。Q1》歐盟認AZ疫苗血栓副作用,指的是什麼?李秉穎表示,根據ACIP目前得到資料可知,雖然先前AZ疫苗在國際間正式開打初期,有一些報告指出,部分個案在接種AZ疫苗後,出現肺栓塞及集中於下肢的深部靜脈栓塞情形。而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查,EMA認為上述兩情況,跟AZ疫苗接種是沒有相 |
| Omicron攻陷全球,台灣也不能倖免。但面對Omicron感染力強、重症率低的特性,不禁讓公衛學者們陷入兩難,該執著清零?還是該開始練習與病毒共存?又或許,我們不該拘泥於這兩種極端的防疫手段,而是該一步步細膩地探索兩種極端之間的平衡點,找出自己與新冠病毒的共存之道。2022一開年,Omicron病毒已迅速在台灣累積將近400例個案。過去一個月,全台民眾的心情,就像在玩雲霄飛車,隨著每天本土疫情的確診個案數,忽而高、忽而低。面對這波疫情,民間對於防疫的主張,也逐漸分化成兩種論調。一派主張「清零」,認為政府應針對Omicron,展開積極作為。不只得釐清確診者的感染源頭,更該匡列所有接觸者,以杜絕爆發社區感染,降低病毒對人民的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