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動物性、高膽固醇食品,因此通常西方國家被認為是「高血脂症」的好發族群。但在2020年6月3日,全球最具權威科學期刊《Nature》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從1980年至2018年,西方國家人口的血液總膽固醇含量明顯下降,而亞洲國家的總膽固醇含量則大幅上升,血脂相關的風險在全球已經重新定位!當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超過正常數值時,可稱為「高血脂症」,是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頭號警訊,病因與我們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由於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動物性、高膽固醇食品,因此通常西方國家被認為是這類疾病的好發族群。但近年來全球人民的生活方式不斷地改變,就連各國民眾的血脂高低程度也有了變化。2020年6月3日,全球最具權威科學期刊《Nature》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從1980年至2018年,西方國家人口的血液總膽固醇含量明顯下降,而亞洲國家的總膽固醇含量則大幅上升!東亞、東南亞國家「壞膽固醇」上升幅度最大!該研究團隊彙整了1127項研究,包含了18歲以上、共計1億260萬人的血脂高低程度,以估算1980年~2018年、38年間共200個國家人民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的膽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即好的膽固醇以外的膽固醇)的含量趨勢。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的膽固醇」,HDL-C可以幫助清除血管中過多的膽固醇,因此體內的HDL-C越多,就越能夠保持血管的暢通,發生心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就愈低。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即HDL-C以外的膽固醇,有些專家認為,除了HDL-C之外的膽固醇皆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且non-HDL-C比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更能夠預測這些疾病的發生。研究發現,1980年時,血液中「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最高的國家為歐洲的比利時、芬蘭、格陵蘭、冰島、挪威、瑞典、瑞士和馬爾他,但至2018年比利時和冰島為下降幅度最明顯的國家,每10年的下降幅度為0.45 mmol/L以上。相反的,增幅最大的是東亞國家(如: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如: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寮國),每10年的的增加幅度為0.23mmol/L。尤其是中國,在1980年為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最低的國家之一,但在2018年已是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飲食習慣改變、藥物使用 使得西方國家血脂異常率降低在2017年,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引起的死亡的人數在全球共有390萬個案例,其中有一半發生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趨勢轉變?該研究推論,西方國家人民血液中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可以歸因於飲食的變化,特別是以「不飽和脂肪」替代「飽和脂肪」,以及減少「反式脂肪」的攝取。此外,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並增加使用史塔汀類(statin)降血脂藥物的使用,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但相反的,這種藥物尚未在中低收入的國家廣泛使用。且東亞以及東南亞國家對於動物性食品、精緻碳水化合物、棕櫚油的消費量更是大大的增加。台灣2019年的高血壓性疾病發生率較前年上升3.1%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在台灣歷年來的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都可能因為高血脂症而增加罹患風險。且根據衛生福利部2020年6月16日發佈的「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也指出,與2018年相較,2019年死亡人數以肺炎、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分別上升6威而鋼線上.9%、4.9%、3.1%較為明顯,可見威而剛 買高血壓性疾病成為國人死因的主要威脅之一。從該研究可知,血脂相關的疾病風險排行,在全球已經重新定位,因此,除https://www.fantasticmio.com 了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聽從醫生的建議積極治療等作為,對於風險日漸增高的亞洲國家民眾來說,是相當值得關注的課題!• 參考資料:Repositioning of the global epicentre of non-optimal cholesterol(本文轉載自食力網站,原標題為〈亞洲人躍升高風險群!最新研究顯示:東亞、東南亞國家「壞膽固醇」上升幅度最大!〉)專欄介紹:食力於2015年10月正式開台。創辦團隊是一群媒體工作以及對食品科學與知識推廣有熱情的人。我們要重新建構民眾對食的信任,把過去被恐嚇、被誤解、被斷章取義的食品安全事件,用正確、知識與理性的角度,提供給閱聽大眾,讓「事實」能真正被看見。「報真導正」四個字,我們所寫,我們負責,更希望你們看到。更多內容請至【食力網站】/【食力粉絲團】 |
一名33歲的C小姐,因經常感覺呼吸不順,且有胸悶、咳嗽等症狀,而至奇美醫學中心門診就醫,醫師予以藥物治療,經過一週後症狀並未改善,輾轉來到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思豪門診,表示目前仍然很不舒服,在診間時情緒相當焦躁不安。經陳醫師檢查發現,C小姐的心跳速率1分鐘竟高達145次(正常為每分威而剛 買鐘60至100次),進一步詳細詢問病史,C小姐才表示最近體重減輕,從55公斤掉到48公斤,還有心情焦慮、失眠等症狀,此時陳醫師懷疑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所致,因此安排抽血檢查,報告結果呈現為三碘甲狀腺素T3與四碘甲狀腺素T4明顯升高,甲狀腺促進激素(簡稱TSH)下降,確診為甲狀腺機能亢進,並給予藥物治療。圖/甲狀腺對人體而言是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負責調控身體代謝,人體內幾乎各個器官都會受到甲狀腺素的影響;圖為NOW健康製作。甲狀腺是個蝴蝶形狀的腺體,位於氣管前方,分成左右2葉,中間連著1個峽部。甲狀腺對人體而言是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由甲狀腺所分泌的「甲狀腺素」調控身體的代謝,人體內幾乎各個器官都會受到甲狀腺素的影響。當甲狀腺過度活化,分泌出超過身體所需的甲狀腺素時,整體代謝速率便會加快。基礎代謝率上升,就會使能量需求大幅提高。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好發年齡為20至40歲,且以女性居多,盛行率約1%至2%。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具多樣性,常見如下:1. 常感到緊張、焦慮、煩躁,變得容易發脾氣,伴隨失眠及入睡困難等情形。2. 常莫名心跳加快,感覺胸悶及心悸,血壓明顯升高。3. 胃口食慾增加,但體重卻一直往下降(減少5%至10%以上)。4. 手有顫抖的情形。5. 腸道蠕動加速,經常有腹瀉情形。6. 體溫上升、怕熱,容易流汗。7. 女性易有經血量變少,且經期變的混亂不規則。8. 掉髮量增加。在治療甲狀腺亢進時首要確認病因,若屬於良性,通常會使用口服抗甲狀腺藥物、放射性碘治療,或外科手術等幾種方式。其中,最常使用口服藥物,藉由抑制甲狀腺荷爾蒙合成的藥物,達到改善甲狀腺亢進症狀的效果。通常在使用後2至3周後會逐漸出現效果,接下來再視狀況調整用藥。大部分治療1年到1年半之後若持續正常,即可停藥追蹤,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復發。醫師在治療的過程中,也可能搭配乙種腎上腺阻斷劑(Be台灣威而剛ta Blocker)一起開立,這個藥物和甲狀腺本身雖然無關,但可以緩解手抖、心跳過快和心悸等症狀,假如有氣喘病史的民眾,就不適合使用;放射性碘治療https://www.joshuaavram.com 則是口服放射線的碘,經由人體吸收代謝後,進入甲狀腺,這些帶有放射線的碘會破壞甲狀腺的組織,藉此降低荷爾蒙的合成能力;如果是懷孕的病人,或者是無法承受口服抗甲狀線藥物及放射性碘治療的病人,經醫師評估後也可以選擇以手術切除部分的甲狀腺,達到治療目的。罹患甲狀腺亢進的患者,在飲食上建議避免吃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等,或是刺激性食物,特別是含咖啡因成分的茶葉、咖啡。需要注意的是,食鹽中也含有碘,最好減少使用量。除此之外,壓力也可能誘發病因,因此適時放鬆也是個重要的預防方式,並搭配規律運動讓肌肉以及心血管系統更健康,同時也要少抽菸與飲酒。陳思豪解釋,甲狀腺亢進是很常見的疾病,其實只要能夠找出病因,並配合醫師治療直到療程結束,再加上規律的日常生活,大多數病人都可以痊癒,並回復原本身心健康的生活狀態!(NOW健康陳盈臻/台南報導;本文轉載自NOW健康網站)專欄簡介: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更多內容請至【NOW健康網站】/【NOW健康粉絲團】 |
以往文獻證實,母乳營養均衡且價值高,長期哺育有助新生兒成長茁壯。而一份最近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自然新陳代謝》(Nature Metabolism)的報告更指出,婦女懷孕期間,甚至是生產後,若能維持適度運動,可增加母乳當中有益化合物的含量,降低小寶貝未來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變成胖子樂威壯的風險,值得準媽媽們關注。該研究由服務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所屬韋克斯納(Wexner)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克里斯汀.史丹佛(Kristin Stanford)博士所主持,其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阿肯色兒童營養中心與喬斯林(Joslin)糖尿病中心等單位的學者合作,針對若干小白鼠和150名孕婦分別進行實驗和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運動的好處是如何在母子之間傳遞。在動物實驗中,研究者將懷孕母鼠分為運動組(註:籠中有放置轉輪,時間為懷孕前兩周至仔鼠斷奶為止)和不運動組,後續採交叉餵養(cross-fostering)的方式,也就是運動組母鼠生下的仔鼠由不運動組母鼠餵養,反之亦然。這樣方能瞭解仔鼠往後的代謝狀況是受到先天的基因遺傳,還是後天的母乳餵養影響較多。待52週時,統計發現運動組母樂威壯網購鼠餵養的仔鼠,在體重、體脂比、糖耐量、空腹胰島素、心室射血分數等多個代謝和心血管功能指標上都明顯優於不運動組母鼠餵養的仔鼠。從中可知仔鼠的代謝健康與否並非單純只由基因遺傳所決定,餵養的母乳品質似乎扮演重要角色。而進一步的分析顯示,關鍵會是乳汁裡頭的特定乳寡糖,也就是3'–唾液酸乳糖(3'–sialyllactose),簡稱3SL。為確認是否真是如此,研究者重複類似的實驗,但開始前先移除所樂威壯5mg有母鼠分泌3SL的基因。結果發現,前項實驗出現的保護作用消失。但有意思的是,若直接在乳汁中添加3SL,過一陣子居然能反轉仔鼠欠佳的代謝狀況。另外,從150名孕婦的追蹤調查中可發現,產後兩個月,母乳中3SL的含量和每日步行數呈現顯著正相關,亦即這些媽咪平時走愈多路,乳汁含有的3SL就愈豐富。論文作者表示,想要讓母乳中的3SL增加,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運動,即使只是簡單的散步也能發揮效果。有鑑於此,建議準媽媽們能動就要動,每週至少累積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這樣不僅有利自己的健康,也能透過哺乳促進寶寶的代謝正常發展。正所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