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開始天氣逐漸炎熱,冷氣也越開越強,進出室內外溫差大,不只容易感冒、生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引發周邊神經痛。鹿港基督敎醫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其實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對於自身的周邊神經病變與周邊神經痛是不了解甚至不知情的,在這樣的天氣環境下,糖尿病患者更應該注意足部的狀況,並可參與藍襪子活動,協助醫師了解病況。 (點此放大圖片) 糖尿病周邊神經痛忽冷忽熱易發作? 糖尿病患者因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血管狀況早已不如一般人有彈性,杜思德醫師解釋,血管變硬、失去彈性時,在溫度的調節上,不如平常人反應這麼快,所以當溫差大時,更容易造成血管縮放太慢,導致壓迫周邊神經或者血流不順暢,引發周邊神經痛。 這些徵 |
黃體素是妳的保安警衛,在子宮的大門口站崗。若黃體素過低,可能會讓我們有經前症候群、肌瘤、經痛、及罹患憂鬱症的傾向。妳在月經週期第21或22天的血清黃體素應該要在10~25ng/mL之間,唾液黃體素和雌二醇比率應該是1比300。也就是說,在黃體期,生育年齡且正在排卵的正常女性,其黃體素量是雌二醇濃度的300倍,理想上應該在妳月經開始前的5~6天測量。我發現300這個數字對大多數女性而言最理想,這也幫助我預防了因黃體素過低引起的症狀,如經前症候群、肌瘤、經痛,以及情緒問題,包括罹患憂鬱症的傾向(現在已經解決了)。黃體素是妳的保安警衛,在子宮的大門口站崗。如果妳的黃體素已經過低了好一陣子,去看醫師。妳可能需要做骨盆超音波或 |
場景回到安寧病房,83歲的李阿公,肺癌末期,醫護人員和家屬都知道,他即將要離開了。 但是,儘管家屬都有親人即將離世的認知,但一個始終揮之不去的疑問仍然在他們心中打轉,沒日沒夜的翻攪他們的胃與神經:「時間要到了嗎?會是什麼時候?會是今天嗎?」有一天查完房,阿公的太太,阿嬤從病房追出來找我,很小聲地問說:「醫生......你看......還有多久?」 最親的親人勇敢地把深藏許久的問題提出來,遺憾的是,沒有人知道答案。 預估存活期是每個接觸臨終患者的醫師一定都會被問到的問題,就好像把賭注下到賭犀利士5mg盤裡面一樣,沒人有確實的把握。有時候我們依照所學的專業和過去的經驗,說:「可能、大約兩個禮拜吧。」,但後來卻發 |
疫情發展到現在,面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你開始覺得煩了嗎?討厭停課,還是搶不到口罩嗎?我們需要更認識這隻病毒。平常感冒也可能是冠狀病毒引起的!大家都曾經感冒,感冒並不是「冷到」所以感冒,其實感冒就是一些病毒導致的感染,而其中就包含了「冠狀病毒」。想到感冒,你可能會說,「這就還好而已」,幾天就過去,不用太緊張。沒錯,所以過去冠狀病毒僅是個默默無名的小病毒而已。另一種「流行性感冒」顯然恐怖的多,這個致病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帶來全球至少五千萬人死亡,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死亡人數還多。而流行性感冒每年都會捲土重來,帶來不少染病者與死亡案例。不過一到21世紀,冠狀病毒就靠著SARS,震 |
柯文哲2年前上任市長,大砍每年7.5億的敬老津貼,宣示將改用在建設長照服務網上,去年推出「石頭湯計畫」,但原本衛生局在長照1.0已有照顧管理中心,去年中央推動長照2.0試辦計畫,萬華區有社區整體照護模式,三者均為長照進行需求評估、服務連結等,疊床架屋、浪費預算、資源排擠,社政、衛政更是各吹各的調,不知柯文哲如何面對明年的選舉。 柯文哲刪除重陽敬老津貼的理由是:反對一次性消費,1年要發7億多元,5年就有37億多元,若將這經費投入老福建設,可將北市長照據點建構起來。這方向是值得肯定,但推出的「石頭湯計畫」,非但名不副實,更是重複投資、浪費預算。 至今年4月底,台北市老人已達42萬6298人,占總人口的15.84%,若依長照 |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專門收治最難醫治病患的「重症醫療」卻長期被忽略,只有在重大災難時,才會偶爾被提起,才能被聽見求救的訊號。當每個人都有機會使用到的重症醫療,沒有醫師願意投入時,該怎麼辦⋯⋯在醫師的養成過程中,經常會聽到不同階段的感嘆:Clerk(見習醫師)「一覺醒來就變Intern(實習醫師)了!」Intern(實習醫師)「一覺醒來就變R(住院醫師)了!」R(住院醫師)「一覺醒來就變CR(總醫師)了!」CR(總醫師)「一覺醒來就變VS(主治醫師)了!」這些感嘆看似「咻!」一下就跳到下個階段,但過程很不容易。在醫學系五六年級當見習醫師時,還是標準學生身分,不能參與臨床。六七年級成為實習醫師,雖然仍是學生、不能獨立開處方 |
「醫師,我臉上長了青春痘,怎麼辦?」面對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 - 肺癌,標靶藥物已成晚期肺癌首選藥物,現在義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魏裕峰碰到的病人,不只關心「我可不可以用標靶藥物?」,更會在意藥物的副作用,有的看到「可樂能夠提高肺癌標靶藥物效果」報導時,還會關切毒性與藥性。 副作用的正向解讀是治療有效,這對病患有積極的意義,有的病患繼續工作,或者遊山玩水,或在家含飴弄孫,當病人過著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日常生活時,自然會煩惱臉上長了東西不好看、要不要找皮膚科處理。 魏裕峰說,7到9成的患者治療1、2週之後,出現皮膚乾癢、臉上長痤瘡、手指腳趾的甲溝炎等皮膚症狀,這是針對EGFR突變的標靶藥物最常見副作用。其他還包 |
夏天一到,蚊蟲大軍紛紛出籠,不僅人類經常深受其害,就連毛小孩也逃不過它們的手掌心!相信有飼養寵物的人,對「心絲蟲」這個名字肯定不陌生,甚至聞之色變,其嚴重時還可能讓家中毛小孩因此而喪命;究竟該如何照料,才能讓毛小孩的健康更周全呢? 心絲蟲藉蚊子傳播病媒 貓咪也可能感染 動物醫院獸醫師陳震寰表示,夏天是犬隻感染心絲蟲的流行季節,其經蚊子叮咬而傳播病媒,其中短毛狗比長毛狗被叮咬的機率高。而一般總認為心絲蟲是犬隻特有的傳染病,但現在貓咪遭受感染的機犀利士藥局率也跟著增加,且貓咪一旦感染心絲蟲,死亡率近乎百分之百。 陳震寰獸醫師說,經常在戶外散步的狗狗,或長期待在居家院子、陽台的貓犬,皆是容易感染心 |
每當走到購物中心或百貨公司的玩具部門,超人、蝙蝠俠、蜘蛛人、鋼鐵人、美國隊長與假面騎士等「超級英雄」的周邊商品可說是琳瑯滿目。小朋友只要置身當中總是流連忘返、愛不釋手。如果可以的話,巴不得能通通帶回家。對於許多孩童而言,這些本領高強的「超級英雄」是心目中的偶像,而父母親也樂於讓子女吸收相關資訊,畢竟這些勇者雖為虛構人物,卻是正義的化身,始終為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犧牲奉獻的精神足以當寶貝的好榜樣。然而,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變態兒童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的報告指出,「超級英雄」題材不僅無法發揮道德示範的作用,恐還會帶來反效果,助長孩童出現暴力舉動,值得家長們關注。該 |
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於昨(7)日證實,血栓確實為AZ疫苗副作用。那台灣官方為何繼續接種?指揮中心請出李秉穎醫師說明相關疑雲,以下六大關鍵QA讓你一次看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8)日下午召開臨時記者會,請到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醫師、邱南昌醫師,針對此事進行說明,並針對民眾常見的六大AZ疫苗Q&A,一一來解答。Q1》歐盟認AZ疫苗血栓副作用,指的是什麼?李秉穎表示,根據ACIP目前得到資料可知,雖然先前AZ疫苗在國際間正式開打初期,有一些報告指出,部分個案在接種AZ疫苗後,出現肺栓塞及集中於下肢的深部靜脈栓塞情形。而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查,EMA認為上述兩情況,跟AZ疫苗接種是沒有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