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確診者搭同一路公車!怎麼辦?」「為什麼網傳的足跡比指揮中心公布的詳細?為什麼指揮中心沒有完整公布?」「好多人轉傳確診者足跡給我,我要不要轉傳出去,提醒家人朋友小心?」 停!這些腦內的小劇場都先暫停!台灣疫情進入社區感染的第三級警戒階段,指揮中心公布的疫調可能讓人心慌,民眾廣傳真假難辨的疫情調查文件。查核記者針對民眾的疑惑,採訪第一線疫調專家、疾病管制署防疫醫犀利士藥效師蘇家彬,由疫調醫師來詳解疫調原則,教導民眾如何合理使用疫調資訊。蘇家彬也提醒,民眾看待確診者的足跡資料,建議別當八卦看,不需探究他人隱私,也不用有責怪的情緒,因為染疫不是確診者的錯,店家被公布也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什麼。疫調和公 |
擔心被感染,許多人排隊等待做快篩,若出現陰性則雀躍不已,要是陽性可就笑不出來。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臉書貼文表示,如果患者患快篩報告為陽性,會有2個壞消息,第1個就是快篩結果是陽性,第2個壞消息是醫院和檢疫所皆無空房,只能回家觀察與休息,若病況有變化盡速至急診。疫情嚴峻,連著幾天總確診案例均高達5、600,雙北醫院瀕於崩潰邊緣,連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也快被擠爆,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快篩陽性、輕症確診者在家休息,將成為常態。許多民眾搞不清楚快篩試劑與PCR核酸檢測檢測方式的差異,從去年起,台灣以PCR核酸檢測來篩檢新冠病毒,這項檢測可確認從檢體中是否含病毒的遺傳物質,優點在靈敏、準確率高,即使體內僅有少量病毒,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