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是古典区位论研究的主体。到了19世纪,西方对产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己形成理论体系。而专门对旅游地理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流与空间相互作用 在旅游流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中,引力模型和距离衰减规律得到了最广泛应用。Cesario和Knetsch(1976) [51]将旅行产生模型和分布模型的特征合二为一,提出了一个综合模型。Smith(1989) [51]运用引力模型对加拿大安大略省居民到其它9个省及本省的旅游人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Yokeno(1974)指出旅游流的形成随出游距离的远近有很大差别,出游距离越近则旅游量的流向越多且流量越大。Lundgren (1982)[52]首先区分了四类旅游目的地,即都市目的地(Metropolitan Destination)、周边城市目的地(Peripheral Urban Destination)、周边乡村旅游目的地(Peripheral Rural Destination)和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Natural Environment Destination)。 (2)旅游地空间结构形态 包括旅游业空间结构构成要素、影响要素研究和空间形态研究等方面。 空间结构构成要素、影响要素研究方面:Pearce[53]从平衡旅游供给与需求角度出发,把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体系划分为六大主要部分:供给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 of supply)、需求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 of demand)、旅游地地理(The geography of resorts)、旅游流(Tourist movement and flows)、旅游效应(The impact of tourism)和旅游空间模式(Models of tourist space)。Pearce(1995)[54]认为区域旅游供给的五大空间影响要素为:吸引物、交通、住宿、支持设施和基础设施。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区域旅游开发的第一步就是要通过研究旅游空间影响要素,识别出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地、完善己有旅游地的旅游开发结构、防止当地文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新西兰著名地理学家Dougla Pearce[55]在其经典著作《Tourist Development》和《Tourist Development: A geographical Analysis》中,对旅游区开发的空间要素识别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通过在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旅游区开发的实例来加以说明。 空间形态研究方面: Pearce(1995)在讨论旅游规划时,将空间系统按尺度区分为全国水平、区域水平和地方水平三个层次。Mercer(1970)[56]、Weaver(1993)[57]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他们认为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旅游圈层,包括一日游圈层(a day trip done)、周末游圈层(a weekend zone)和假日旅游带(vacation zone)。 (3)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 20世纪60年代,Christaller(1963)[58]就提到了休假者向城市外部旅行时形成的扩展范围问题。Miossec(1976)和Gormsen(1981)从空间结构和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加拿大地理学家R.W.Butler(1980)年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旅游地演化模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Butler把旅游地生命周期分为七个阶段,即发现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停滞阶段、衰退阶段、恢复阶段。 国内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已经开始运用增长极、点-轴等理论,由于本文的研究主要借重增长极、点-轴、网络开发、核心-边缘、梯度推移等理论,因此本文主要对这几种理论做重点阐述。 (1)理论阐释 增长极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提出的,其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而非普通意义上的地理空间。他认为经济空间并不是均衡的,且存在于极化过程之中,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而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佩鲁的继承者对该理论加以延续并扩展,强调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即把增长极视为城市单元。增长极理论的实质就是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把有限的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值点的经济实力强化,同周围区域经济形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我国理论界从90年代初引入此概念,提法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含义: (1)经济含义上特指某组推进型产业; (2)在地理含义上特指区位(即核心区、城市)。折椅理论的实质是一种区域内部发展理论,强调区域内部增长中心本身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增长极的优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极具备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即在极点上,主导部门、创新企业的建设开始对周围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周围地区的劳动力、原材料等被吸引到极点上,随之对外区产业吸引力,外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和产品被吸引到极点上来,这两种吸引形成大量的外部投入,从而使极点的经济实力迅速扩大,在极化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充分集聚,使极点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并进一步通过乘数效应加大增长极的极化。 扩散效应即增长极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把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表现为3种形式:扩张扩散、重新区位扩散、等级扩散。 (2)增长极理论运用旅游业的研究进展 1997年张警丹在《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表的《滇中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增长方式转变》一文,文章提出要"转变滇中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旅游产品结构、行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及旅游经济生产布局,培育和壮大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使滇中成为云南旅游经济发展强大的增长极,从而带动整个云南经济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刘峰在1999年《宁夏旅游业生产力布局研究》中也提出了"宁夏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条发展轴、三个增长极、四个旅游集散地、六大旅游区、八项旅游重点工程和十条特色旅游线的总体格 阅读全文>> |
飞龙在天 大鹏展翅 奋不顾身 金猴献瑞 以一敌三 虎视眈眈 一触即发 望眼欲穿 ...阅读全文>> |
每个周末,小周同学吃什么饭菜是俺最大的问题,孩子挑食是普遍现象,俺家小周也一样。可不能为了挑食使他营养不均衡。 现在的学生都说要减负,可他每个星期回家总会有做不完的作业。每个周末都是在忙他的作业。看他这么辛苦,俺每周都会选他 喜欢吃的菜来慰劳他。 昨晚又是我跟他两个人晚餐,他想不到吃什么才最合胃口。俺知道海鲜里面的螃蟹说什么也不会拒绝的。想着家里还有年糕,螃蟹年糕就可以解决一餐晚饭。冬季的螃蟹又贵又好吃,看着红色的膏那个口水啊。那就赶紧发一下做法吧。 材料:红膏螃蟹一只 芹菜 年糕 生姜适量 调料:油 生抽 盐 味精适量 做法: 1、把螃蟹洗净剪开,芹菜洗净切段,年糕洗净切片备用。 2、把油锅烧热加入适量姜丝爆香。 3、放入螃蟹翻炒一下,倒入适量的生抽继续翻炒。 4、放入适量水(怕糊锅底)。 5、倒入年糕,用锅盖焖烧一会。 6、烧开年糕后,放入芹菜炒至断生,放入盐、味精即可起锅。 |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