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Joy055

https://blog.jinbay.com/Joy055/  复制链接收藏

Joy055个人头像
Joy055
博客日历
«August 2025»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博客自定义分类
7/16/2009 10:38:00 AM [新闻时事] 分享

分享

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谁修正了马克思主义</STRONG>   丁礼庭</STRONG> 读了谢韬先生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和 [德]项观奇 先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二篇文章,也想谈谈我个人的观点:</STRONG>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抛弃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和理想。</STRONG>
说实在的谢韬先生在文章中仅仅以“一八四七年十月恩格斯写了《共产主义原理》一文,勾画了这位二十七岁的青年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一八九三年五月十一日恩格斯七十三岁时对法国《费加罗报》记者发表谈话,否定了年轻时设计的未来社会模式。恩格斯说:‘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 第六二八~六二九页)就认定恩格斯抛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可能有点武断,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恩格斯认为在他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在我们这里”)还看不到实现共产主义的可能性。(“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但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可证明恩格斯“抛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或许在遥远的将来能够实现。)</STRONG>
但问题的重要性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到底是否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而是这个共产主义的理想体系到底是真理,还是谬误?因为决定共产主义理想到底是真理还是谬误的标准,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放弃、还是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理想体系,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共产主义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STRONG>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的一百多年中,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充分地证明了以下二大事实:</STRONG>
首先是不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年代看不到实现共产主义的任何可能性,而且,直到今天,我们也看不到实现共产主义的任何可能性。我们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解体、中国和越南走上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伟大而空前的成就,甚至最近古巴也不得不开始起步改革,朝鲜顽固地坚持列宁主义的结果是贫穷和落后,人民食不果腹……。所有这些世界各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实践都证明了这个事实: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看不到共产主义可能实现的任何迹象。</STRONG>
其次,所有世界各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实践都证明了的另一个事实是:不但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所倡导的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为主要制度原则的“列宁主义”已经被世界历史实践所证伪。而且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同样存在着严重的错误。</STRONG>
我本人曾经发表在新浪经济学人论坛上的《批判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在理论上系统地批判了马克思主义于关于共产主义和列宁主义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谬误,现摘录部分内容工读者参考:</STRONG>
(关于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西方经济理论的立论基础之一,就是“理性的自私人”的概念。那么人性和人的本能的自私性在经济领域的二大显著特征就是:第一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一生下来就面临生存、幸福、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父母必须为子女,成人必须为自己获取生存、幸福、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而这个充分条件又是无限的,人的精神和物质的需要和欲望是无限的,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无限地递增发展的,吃饱穿暖后,还会需要房子,车子甚至飞机等无限的欲望。世界行为科学大师马斯洛就论述了人的“欲望五层次”的理论体系。所以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满足全体人员的所有欲望。第二是人是厌恶劳动的。没有充分的内部欲望为动力,任何人都不愿意劳动,或者说不愿意努力劳动的。劳动对人来说永远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快乐。因此,在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社会实践中,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证明人类可以使每个人都自觉地将劳动作为第一需要,把劳动作为一种享受,这永远只能是个别人的体验,没有普遍意义。</STRONG>
因此“各尽所能”只能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理想和‘空想’。那么“按需分配”又怎样呢?在生产力和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必然前提下,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欲望,也不可能根据人类的无限需要来分配消费品。其次,“按需分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消费品的平均分配,每个人得到相同的一份,来现实人类的“人人平等”的“乌托邦”式的美好理想。但是,“每个人相同的一份”只能是形式上的平等,实质上的不平等,是另一种更落后、更反历史发展的剥削的产生。因为在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之间的收入上的不平等是基于个人的劳动效益,劳动成果,社会贡献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又是基于个人的劳动能力,身体素质的不平等,这种劳动能力,身体素质的不平等正是人们天生就有的,是基于父母天生 阅读全文>>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7/16/2009 11:22:00 AM [娱乐] 分享

分享

 

今天为自己做点好吃的,来奖励一下自己!因为今天工作有进展.这可是第一次给自己做,我一边
给朋友打电话请教一边做,效果还不错,给自己打60分吧!
                                                                    张春

阅读(86)评论(0)

7/16/2009 11:23:00 AM [] 分享

分享

    五大黄金线</STRONG>
    根据人体美学规律,乳房的完美形态是由“五大黄金线”决定的。一旦有了这样的标准,外科医生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体形来设计、塑造不同的乳房形态,满足“太太”、“平平”增大胸围的要求,满足“公主”追求进一步完美的企望。
    R线:乳房基底半径线(乳房在胸壁最大底盘半径)
    H线:乳轴线(乳头到乳房基底面的高度)
    L线:锁乳间距线(锁骨乳突之间的凹点至乳头的距离)
    QQ线:乳头间距线(两乳头间的距离)
    π线:乳房球面侧弧线(根据乳头位置,将π线分为上π线和下π线)
    乳房美标解码决定乳房形态</STRONG>
    R线,是乳房形态五大黄金线的“地基线”。它就好像造房子的地基,有了地基,才能建造好房子。它的长短影响其他四条黄金线的确定。完美乳房的“地基线”在5-6cm间。
    H线,是乳房高度和乳房大小的重要设计线,被称为“山峰线”。H线越长,乳房就越挺拔。完美乳房的“山峰线”在5cm以上。
    L线,决定乳房的挺拔度,也叫“挺拔线”。乳房的挺拔程度与乳头的位置很有关系。乳头位置偏上,乳房就会显得挺拔;乳头位置

阅读(119)评论(0)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