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梁一鸣

https://blog.jinbay.com/ki9795530/  复制链接收藏

梁一鸣个人头像
梁一鸣
博客日历
«November 2024»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5/17/2009 10:57:00 AM [新闻时事] 分享

分享


何谐之
      曾国藩素有清朝“中兴名臣”之誉。
      近代学人梁启超对之推崇备至,指其乃吾国自有史来数一数二之“大人先生”, 视如完人。民国总统蒋介石更以曾氏为楷模,居然以私淑弟子自居,高山仰止,亦步亦趋。青年毛泽东也曾发声赞叹“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云云。
      其死后百年,仍有人为之立传,褒扬有加,高官显达竟相索赠,一时洛阳纸贵。如此名动公卿,自非等闲之辈。
曾氏竟为何方神圣?其魅也甚,其惑也深。衔之数载,心中困扰,今始释然。 
  
                                                                                                                        —— 作者题记
   
                                                                   一
      自古三湘之地,多出奇才伟器。所谓“唯楚有材,于斯为盛。”曾国藩的出现,似乎再次证明这种传说,绝非夸大。
曾氏的确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罕见的人物。他生于清朝嘉庆十六年,距今不到二百年,历咸丰、同治、道光三朝,前后为官三十多年,出将入相,屹立不倒。中国有句谚语:“三朝不倒,非奸即雄。”此话看似尖刻,但用在曾氏身上,还算低估了他。 
      据说他有十三种道术学问,而流传下来的只有一部相人之书,叫做《冰鉴》。曾氏以知人善相名于当时,俨然学士中之术士。而读曾氏家书日记,多味同嚼蜡。读其事迹传略,亦甚枯燥,惟独“曾氏乃蟒蛇精转世”之说,令人兴趣盎然。
      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征,就是人有精神图腾。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膜拜的图腾。图腾是一个民族精神理想的象征。中国人的图腾是什么呢?最古老最尊贵的莫过于龙和凤,一雄一雌。其次为麒麟、白象之类,他们都是有灵性的吉祥动物。再次为龟、蛇之类。
      孕育了中国人文所有学术渊源的经典古籍《周易》,其尚刚强,首卦为乾卦,以龙比六爻之象,赋予卦象以生命与灵动的形态。所谓“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中国文化就其骨子里来讲,是性灵的,甚至是超人的。严格地讲,最深层的本质是非人的。比如,中国人从不把帝王当人来看。帝王是龙种,有命有运的叫作真龙天子,而龙的绝配是凤。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真凤”大概就是武则天了,但传统的中国文化是排斥凤的。此为题外话。
      被中国封建帝王尊为圣人的孔丘也不例外,他自己也不把自己当人看,他视“麒麟”这个动物为自己的本相。当他看见一只麒麟被猎人捕获,顿生“物伤其类”之悲,便认定自己的命运快要到头了。佛教的始祖释氏也非凡人,乃是“白象”投胎,现世成佛,教化十方。中国人喜欢用动物生肖来象征一个人的秉性,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那么,曾国藩是什么呢 ?从他的功名事业来看,已经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所以他也不是人了。他很特别,他是一条蟒蛇转世!
      ——不妨细心玩味一下这个“曾”字,猛然一看,岂非一条昂首而立、吐信张目的蛇?中国汉字真是奇妙得很,而姓氏中大有玄机,由此可见一斑。“曾国藩”三个字,难道不象一条巨蟒正盘缠、游窜在满清朝庭周匝,如一道藩篱,守护着这座危危欲坠的王朝大厦?
      因率湘军扑灭了为患清庭十三年的太平天国,成就了曾国藩一世英名,而金陵屠城,杀人如剃头,孑遗不留,却落得了个“曾剃头”骂名。在曾国藩身上,似可找到一种蟒蛇式的习性和行迹,大有可玩味之处。史言曾氏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其状貌“眼 阅读全文>>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5/17/2009 12:56:00 PM [娱乐] 分享

分享

    五月二十六日下午两点剧组将在世纪金源大酒店会议中心举行主演签约仪式,到时大家期盼已久的男女主演将登台亮相,之后会有一个"全明星阵容"的网络票选的活动,活动截止时间到八月十五号,九月一日金婚二 >将在北京正式开机拍摄.

阅读(77)评论(0)

5/17/2009 10:40:00 AM [美食-旅游] 分享

分享

   最近一直在看张爱玲的《小团圆》,因为非常喜欢张爱玲的文字,而且喜欢手捧书本嗅着油墨香的感觉,所以在宣传媒体铺天盖地的舆论忽悠下,买回来了张爱玲自传体小说《小团圆》。昏暗的床头灯,窗外似水一般倾泻的月光,静谧的夜,安安静静,心无旁骛地阅读着,找寻当初喜欢张爱玲的感觉。
    少女时代,喜欢过很多女作家。十六岁花季时,曾经疯狂地追逐着三毛的梦,那么天真地幻想着和三毛一样浪迹天涯,可是梦里花落知多少,当三毛用一根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我曾是那么的失落,到现在我都还能记得心儿碎成几瓣的声音,那不是偶像被打破,而是梦想屈从于现实的呻吟。还很幼稚地满世界寻找琼瑶的小说,那是情窦初开时对爱情</SPAN>最美</SPAN>好的憧憬,前一段时间再次看琼瑶的书,千帆过后回头看去,人生真的可以如规划中的美好吗?乌鸦变凤凰,灰姑娘成王后那永远是童话啊。也喜欢过亦舒的小说,简练没有多余修饰,遣词造句的风格,塑造了我不曾认知的另外的一个华人世界,亦舒还在写着,也偶尔看她的文章,总觉得闭门造车的文风离我很远很远。
    还是喜欢张爱玲,那么冷静,言辞犀利甚至刻薄的行文风格。脑海中她的形象一如《小团圆》

阅读(4986)评论(97)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