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厉害的90后 据外媒报道,现年19岁的挪威小伙芒努斯·卡尔森人称“棋坛莫扎特”,8岁开始学棋的他13岁时就打败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棋王卡尔波夫,打平“国际象棋最高峰”卡斯帕罗夫。更厉害的是,卡尔森的大脑一次可演算20步棋,甚至比电脑的速度还快。在即将公布的2010年国际象棋世界排名表上,卡尔森以2806分的累积积分,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最年轻的棋王! 13岁打败世界棋王 据报道,卡尔森生于1990年,是个标准的“90后”。1岁时他就在一种类似“华容道”的智力玩具中表现出非凡的驾驭能力;2岁时他开始展现记忆天赋——能分辨所有他能看到的汽车品牌;4岁时开始接触国际象棋。8岁时卡尔森开始接受专业训练,13岁即获国际象棋最高“职称”——国际特级大师;就在那一年,他因打败世界棋王卡尔波夫、打平“国际象棋最高峰”卡斯帕罗夫,从此一鸣惊人,被称为“棋坛莫扎特”! 一次可算20步棋 卡尔森性格文静,长着一张娃娃脸,可是只要一坐上棋桌,他便双眉紧锁、表情专注,下棋速度之快似乎完全不假思索。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卡尔森居然一次能够心算20步棋,运算速度简直比电脑还快。不过更令人惊讶的是,卡尔森甚至还能清楚地记得6年前比赛的每一步棋!在卡尔森现任教练、前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看来,卡尔森拥有超人的象棋“方位感”,是百年难遇的天才棋手,前途不可限量。 还是乒乓球高手 2009年10月在中国南京举行的国际象棋超级大赛中,卡尔森力挫世界头号棋手托帕诺夫勇夺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卡尔森虽然在棋艺上少年得意,可是骨子里还是个大孩子。在南京比赛时,身着一身大红色云锦唐装上阵的他格外“打眼”。赛场下,他最喜欢的运动莫过于乒乓球,右手横拍弧圈球是他的技术特长。 2009年11月,年仅19岁的卡尔森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棋联赛事的最后一场,击败匈牙利棋手莱科,累积总分高达2806分,由此取代20岁时登榜首的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棋王。 |
很多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都不重视写作的练习,平时花费大量的时间背单词,看语法,殊不知,词汇和语法远远不能让他们足以应付考研英语写作,更有到邻近考试,才想起准备写作,匆忙背诵作文模板,自己写作功底远远不足。结果被2010年的考研英语大作文命题“文化火锅”狠狠涮了一把。 考研英语的命题趋势是越来越注重实际英语水平和语言驾驭能力的考察,命题组越来越注重反技巧,尤其是从作文的命题更有这种趋势。2010年的考试大纲,专门把摘要写作作为一种小作文的题型提了出来。摘要写作的要求是: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汉语文章,用英语写出一篇80到100词的文章摘要。显然,在这种写作题型中,不能使用任何事先背诵好的模板,只能依靠发挥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自己真实的写作能力,才能在这种题型上拿到高分。 虽然2010年考题中并没有出现摘要写作这一题型,但是大纲的变化却在告诉了我们一个趋势:指望依靠背诵模板攻克写作的做法是越来越靠不住的,只有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语言驾驭能力,我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彻底击败考研英语作文。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从根本上提高语言能力的目标呢?笔者常年从事考研英语的辅导工作,在教学一线上,积累了很多提高写作的切实有效的办法。总结起来,就是正如题目所说:从点滴做起,不仅要有IQ,更要有EQ。 写作的提高必须要从点滴做起。其实扎实的写作功底来源于大量的阅读。这一点各位考生很容易做到,因为考研阅读理解历年真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原汁原味,纯正地道的英文原文,其选材多为西方报刊杂志,语言生动精准,其话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体裁多以议论文为主,所以是我们学习考研英语写作的非常好的资料。 那么,具体上如何操作呢? 我的建议是这样,大家在练习和研读考研英语历年真题中的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和完形的同时,可以在手边准备一个笔记本,把在阅读中遇到的非常精彩的词,词组要逐步的积累出来。例如,历年真题的阅读理解中,关于因果的表达法就有20于种以上,关于上升下降的表达法也有10几种,大家把它归类一一积累起来,这样就不会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因为,就用because来表示,遇到上升就用increase来表示,只有这样日积月累,才能让自己的写作摆脱初中词汇,把更准确,更地道的词汇更精准的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写作词汇丰富起来。 此外,在阅读时遇到的很精彩的句型,也要学着逐渐积累起来,例如2000年真题中的句型It is inevitable that…(不可避免的是……)就是一个很精彩的句型,我们可以把这些精彩句型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为什么说不尽要有IQ还要有EQ呢,这就是说,大家在积累时,要注意持之以恒,逐渐积累才能取得进步,不要一次贪图太多,因为这样印象不深刻,但是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最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可以不写整篇文章,只应用自己新学的词汇造句,或者用自己新学到的句型写几个句子即可,这样,久而久之,好的文章就会从自己的笔尖跃然纸上 |
陆游是个典型的素食主义者,并伴随着浓郁的佛教情结。他一生饮食多以素为主,少有荤腥。用今天时髦话来讲,就是喜欢食用绿色食品。在他留下的众多诗歌作品中,有许多是用来歌颂和赞美庸常生活中的朴素菜蔬。他一生活到85岁,老死归土,这在古代文人当中,也比较少见。 陆游为什么食素?素食是不是他长寿的根本原因?有些问题,是很难找到单一的肯定答案。至于陆游食素,我想除了因为其家庭不够富裕,无肉可食等客观因素以外,还有可能与他的佛教情结有关,起始,并非他有超前意识,懂得什么绿色养生之道。陆游在诗歌中对乡间菜蔬的极尽赞美,既是他的精神需求,也是他的身体需求。年轻时也许只是一种尝试,到了后来极有可能是超然享受了。那些种植在房前屋后的五彩斑斓的菜蔬,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了,更何况一边观赏一边品尝了。天光云影,万物菁华尽在其中,岂不是人生的大享受? 素食是讲究色、香、味、器等诸多要素的,只有真正爱上素食、懂得素食的人,才能真正品尝出其中的美妙,并且颐年养寿。 “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松桂软炊玉粒饭,醯酱自调银色茄。时招林下二三子,气压城中千百家。缓步横摩五经笥,风炉更试茶山茶。”读了这首诗,我想任何读者所有的感觉器官都会被调动起来。诗歌的调教,让味蕾更加敏感,触觉更加丰富,感受更加美好。 再来读读陆游的《菜羹》:“青菘绿韭古嘉蔬,蓴丝菰白名三吴。台心短黄奉天厨,熊蹯驼峰美不如。老农手自辟幽圃,土如膏肪水如乳。供家赖此不外取,襏襫宁辞走烟雨。鸡豚下箸不可常,况复妄想太官羊。地炉篝火煮菜香,舌端未享鼻先尝。” 显然,陆游已经不满足于对绿色食品的享用,他还要亲自开辟菜园,广种菜蔬。在他看来,种菜是一种朴素的生活,更是高雅的体验,它既能自求自给,又能怡情娱人。据陆游的诗可知,他身体并不好,时常生病,如“家贫阙粱肉,身病忌鼀鱼”,“山泽有臞儒,残年病满躯”。俗话说得好,弯弯扁担不得断。只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便可延年益寿。对于身体虚弱者,大鱼大肉,反而消受不了,引起疾病缠身。 在宋代,人们普遍认为,食鱼吃肉是生活富裕的象征,有好日子不过,却喜欢吃素,应该是很另类的。既然是另类,当然少不了遭人讥讽或疏远,如他在《巢菜并序》中说:“冷落无人佐客庖,庾郎三九困讥嘲。此行忽似蟆津路,自候风烛煮小巢。”(注:小巢是一种豆科植物。一作饲料,二作蔬菜。人畜兼食。) 陆游晚年性情淡然,笃信佛教。他在《白发》诗中说:“清坐了无书可读,残年赖有佛堪依。君看世事皆虚幻,屏酒长斋岂必非!”他对佛教的理解可能更多地源自于对日常生活中菜蔬的体悟。可以这么说,佛教的悟化更加坚定了陆游的素食主义;更可以说,陆游是素食主义的最大受益者——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在菜蔬的调理下,竟然活到许多文人无法企及的高寿。 陆游坚定的素食主义,充分体现了他淡化超然的人生观,使其抵达物义交融的人生境界,更是对生命回归自然的礼赞。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