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Henry

https://blog.jinbay.com/henrychau/  复制链接收藏

Henry个人头像
Henry
博客日历
«November 2024»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博客自定义分类
5/21/2013 2:41:00 PM [] 分享

分享

        世人皆惊叹于蒂芙尼卓越艺术工匠以175年悠久传统精心打造而成的传奇风格。他们的智慧和心血为珠宝商蒂芙尼赢得享誉世界的尊崇名望。他们以极致严谨和精湛技艺打造出的超凡作品成为美国设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同时更映耀出蒂芙尼作为世界顶级珠宝商和银器制造商的辉煌历史。这传奇的色彩被称为蒂芙尼蓝(Tiffany Blue),是公司创始人查尔斯·路易斯·蒂芙尼(Charles Lewis Tiffany)为蒂芙尼Blue Book精心挑选的封面颜色。它源自一种美国罗宾鸟蛋的颜色,即Robin’s egg blue。罗宾鸟,在西方传说中叫做知更鸟,是浪漫与幸福的象征;在东方神话中叫做青鸟,代表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罗宾鸟所传递的讯息仿佛伴随着罗宾鸟蛋蓝一起赋予了蒂芙尼,1845年首度出版的蒂芙尼年度珠宝系列手册Blue Book收录了每年度由蒂芙尼顶级工匠倾心打造的至臻华贵珠宝。这种独一无二的美妙蓝色又被称作知更鸟蛋蓝或勿忘我蓝。据说选择这一蓝色是源于19世纪曾在珠宝界风靡一时的美丽绿松石,拥有迷人色彩的绿松石在维多利亚时期是新娘的至爱,她们将一枚鸽子形状的绿松石胸针作为婚礼当天的礼物赠予出席的诸位嘉宾。近两个世纪以来,蒂芙尼驾着它的蓝色马车,给人们带去了无尽的惊喜。


         饱满粉嫩的糖果质感,可谓是小清新的代表作。在各种时尚盛会中,蒂凡尼蓝几乎没有缺席过。蒂凡尼蓝的指甲油、蒂凡尼蓝的宝石、蒂凡尼蓝的服饰……备受女性追捧。




来源:今题网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5/21/2013 2:49:00 PM [财经金融] 分享

分享

编者按:房价不如胸罩贵,也许这是任志强对女企业家们的一种调侃,但做房地产的比卖衣服的要赚钱这是事实,这一混帐逻辑背后是怀揣“住房梦”的人们所面对的残酷现实。百姓期望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房价真正降下来那天,也许任志强真的去做胸罩了。

  依文董事长夏华和当当网董事长俞渝在商界木兰年会向任志强抱怨房价太高,“一套房把三辈子的收入都掏进去了”。任志强反问夏华,“胸罩那么大一点,要好几百块钱,按平米算,比房子贵多了”。



  房产大亨任志强素以“任大炮”闻名国内,而且“任大炮”经常放“大炮”,连年高喊房价太低!这次“任大炮”更是放出“一炮”:胸罩现在是比房子贵!胸罩、房价,这二者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话题,胸罩与房价岂能相提并论?可比性在哪里?


  首先,两者的计量单位不同,房子以平米计量,而胸罩论件卖,任志强硬是将胸罩以平米计算,这就好比拿汽油和香水比,香水如果以升为单位出售,那肯定比汽油贵得多。同理,如果将房子和胸罩都以“套数”计算,那一套房和一套胸罩孰贵孰贱一目了然。所以二者不具有可比性。


  其次,房子是必需品,他的消费和适用人群是人,而胸罩则是女人,至于买不买,穿不穿胸罩也是女人的自由。女人即使不戴胸罩也照样能生活。但是房子呢,如果没有房子,我们住哪里呢?睡马路、睡回到原始社会的山洞吗?


  再次,二者的不可比还表现在,与服装这样的耐用消费品相比,商品房更多体现出的是投资属性。以某件消费品的价格去探讨投资品的价值,本身也是有 瑕疵的。以经济学角度来讲,商品房并非消费品,而是投资品。在本质上,购买商品房是一种投资行为。而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房子也一直是人们规避风险、寻求 价值兑现最为有效的商品。


  中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屡调屡涨。据最新公布的数据,70个大中城市中,有67个的房价环比都在上涨。房价上涨后,很多人只能“望房兴叹”,“好想有个家”的愿望就犹如那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及。


  买个几百元的胸罩容易,但是买一个房子难。拿胸罩和房子比的人是从来不缺房、缺钱的人,是那些唯恐天下房价不高的人!买胸罩和买房子更是风牛马不相及,没有可比性。


  有道是: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两者只能看,不能比。尽管“任大炮”的逻辑很混账,却也道出了两个现实问题:一者,房价调控苍白无力;二者,很多人需要房子却买不起房子。这值得深思。


  或许只有让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让每个人实现“我想有个家”的梦想,“任大炮”才不再会、不再敢大放厥词。


来源:今题网


阅读全文>>

阅读(436)评论(0)

5/21/2013 12:59:00 PM [车辆-E.V.] 分享

分享

编者按:不久前,一生毁誉参半的撒切尔夫人去世,对她的声讨之一就是她在任期间英国汽车工业没有了自主品牌。当年撒切尔夫人允许外国汽车公司在英国投资建厂,政府通过国有化方式挽救大型汽车公司,然而保姆式的政策干预、车企自身不思进取、频繁变动的税收法规,让英系车虽然不失豪门本色,却难以遏制衰落。终于在德系车和日韩系车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英国曾经拥有多个全球知名的汽车品牌,但为什么没有一个强大的汽车集团?


  关于英国汽车,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些大名鼎鼎的名字:宾利、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Mini、路虎、捷豹、莲花汽车……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汽车产业来说,这简直就是梦幻之队。


  但梦幻仅限于此。英国汽车另一个让人惊讶之处是,这个国家目前竟然没有一个大的汽车集团。比如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意大利菲亚特集团、美国通用、日本丰田、印度塔塔汽车那样的。



  英国汽车的窘境还不仅于此,实际上那些大名鼎鼎的品牌都已经卖给了英国之外的汽车集团。如宾利被大众收购,Mini和劳斯莱斯归宝马所有,捷豹和路虎被印度塔塔收购。对于通常为国家支柱的汽车产业来说,没有比这个更悲剧的结果了。


  当然,英国汽车业其实也曾经强盛过。如1950年英国出口的车辆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2%。当时也出现过一个规模庞大的汽车集团-英国利兰汽车公司。鼎盛时期,利兰汽车公司拥有一系列标志性品牌,包括奥斯丁(Austin)、莫里斯(Morris)、名爵(MG)、莱利(Riley)、霍斯利(Wolseley)、凯旋(Triumph)、捷豹等。


  但英国汽车业和利兰汽车公司在1970年代陷入困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生机。那么到底是谁杀死了英国汽车业呢?


  政府政策干涉 政府不恰当的干涉导致了英国汽车业遇到了一系列不利的局面。过去几十年,历届英国政府都奉行放弃制造业的战略,这使得英国汽车制造业缺少本土的零配件产业链。从1952年到1973年,分期付款法案修改了18次,造成国内汽车需求不稳定,制造商产能无法扩大。1960年代,英国汽车转向出口的时候,英国政府却在1960年代末出台保英镑的政策,使得英国汽车出口利润大降。


  国有化

  微观角度,英国政府最大的错误也许是1975年将英国利兰汽车公司国有化。但到了1983年,撒切尔政府又决定将利兰汽车公司全部私有化。国有化影响了企业发展的节奏,而反复又让正在为日本汽车冲击下汽车业发展出现变数和机会的时候,错失了机会。


  创新

  英国汽车业似乎把更多的创新精力放在了技术和设计上,这使得英国的豪华车和赛车一直保持领先,比如全球大部分的赛车都由英国生产。但与丰田在精益生产上的创新、通用在管理上的创新相比,这并不足以在商业上取得领先。虽然在豪华车和赛车的技术及生产质量上无可比拟,但英国汽车业在普通汽车的质量和效率控制上一直不好,这影响了英国非豪华汽车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


  全球化

  英国汽车业并没有从全球化中获得真正的利益。二战后,英国政府对汽车工业实行关税保护,英国汽车公司的国外市场主要依赖那些前殖民地国家,如非洲国家、印度等,这些国家通常缺少真正的竞争,反而使得英国汽车业的质量和效率更加不堪。而英国政府取消了汽车关税保护后,英国汽车业则受到了国外汽车公司的残酷挤压。


  如果倒退数十年,恐怕很少会有人押宝英国之外的汽车公司会赢得如今的汽车销售比赛。毕竟英国当时有那么多的知名汽车品牌,还有最领先的汽车技术和设计,以及规模庞大的熟练技术工人。


  但英国汽车业的确是败了,而且败得很惨。作为一个产业,政府和企业是两个主要的参与者,而且都应该为此负有责任。英国政府的政策的确给本国汽车业带来了一些困扰,但其最主要的问题是为本国的汽车业提供了过于轻松的生存环境,这包括早期的关税保护和那些自动打开的前殖民地市场。


  当然,最应该自我反省的是英国汽车公司自己。过去半个世纪不仅是汽车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发展最快的时期,从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组织管理等多个层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完善和改进,无论是丰田、通用还是福特都在相互竞争中获得了全面的提升。而只有“活得最好”的英国汽车公司缺乏改善的动力,被潮流所抛弃。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商业就是这样。


来源:今题网

阅读全文>>

阅读(499)评论(0)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