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02瞿兆玉数字神话自毁蓝田 瞿兆玉的蓝田公司有一个好概念,也有一个好模式,还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好蓝图。可惜蓝田的蓝图太大,需要十八般好武艺,瞿兆玉自知武功不足,故走旁门左道,造出一串“好数字”,怎不知数字过于美好也让人生疑,结果数字神话毁了蓝田蓝图 蓝田倒了,蓝田神话的创造者瞿兆玉也老了。 2008年10月,这位60岁的老人又刚刚获刑三年,但他并不值得同情,因为在如今的瞿家湾镇,有一条“农民伤心街”,在多雨冰冷的冬季,街边几百户村民都住在漏风漏雨的窝棚里艰难度日,还有7000人无地无业。 这正是他和蓝田欠下的“孽债”。 戳穿蓝田神话的是中央财经大学的教授刘姝威,而真正断送它的却是瞿兆玉本人,以及当地大大小小的一帮官员。 蓝田问世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两岸是故乡”,1948年1月,瞿兆玉就出生在这个偏僻的秀美之地。父母给他取了个乳名——蓝田。和87万洪湖父老乡亲一样,瞿兆玉在1968年参军之前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 1980年退伍后,瞿兆玉走仕途,先是在沈阳电信局当宣传部长,1983年又升任沈阳市委秘书。 瞿兆玉从商的真正机遇始于1988年。那一年,他调任沈阳行政学院副院长,主管后勤,其实就是主管校办企业。瞿兆玉一上任就接管了1987年成立的校属企业沈阳市新北副食商场和1988年成立的沈阳市新北制药厂,任法人代表及董事长。1991年,学院又成立沈阳莲花大酒店,仍由瞿兆玉任法人代表。 1992年是个转折之年。 这一年10月,经沈阳市体改委批准,沈阳市新北制药厂、沈阳莲花大酒店、沈阳市新北副食商场全部资产合并,然后再通过资金定向募集,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新公司中,国有资产1828万元折算1828万股国家股,归属沈阳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企业资产3525.6万元折算3525.6万法人股然后再向企业内部职工以1:1.25溢价定向发行1342.4万股,最后总股本6696万股。 推动这一改制的正是瞿兆玉,改制之后,法人股占到52%,属绝对控股,而法人股的持有者正是他本人的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下称沈阳蓝田)。 这一圈下来,瞿兆玉完成了院属资产的乾坤大挪移,而日后的发展表明,这才是瞿兆玉小试牛刀。 蓝田上市 沈阳蓝田“三合一”之后,瞿兆玉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将农业定位为公司新的发展方向,这个定位并没有太多的产业思考,只是资源导向而已。1993年3月,瞿兆玉的老家湖北洪湖市瞿家湾镇党委政府到全国各地招商引资,找到了他。 瞿兆玉首先投资500万元,建立一个冷藏加工基地,向家乡人问好。 试水顺利后,瞿兆玉又利用定向募集资金,成立沈阳蓝田的全资子公司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洪湖水产),决定回家乡大搞水产品种养、加工基地,这在日后成为蓝田上市的主体产业和核心资产。 经过4年的发展,到1996年,沈阳蓝田已形成了以农副水产品种养、加工、销售为主,兼营制药、酒店、贸易、零售、房地产开发的多元生产经营格局。1993到1995年,沈阳蓝田的主营业务收入从13亿跃升到了30亿,税后利润也从1亿多增长到近3亿。瞿兆玉认为,沈阳蓝田的上市时机已经成熟。 瞿兆玉率先瞄上的两位官分别是王法雄和孙鹤龄。前者于1994年至1996年期间担任中组部调研室副主任,后者任农业部财务司司长,在农业部金融领域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与王法雄的“合作”是,他帮助瞿将“沈阳蓝田”上市,瞿兆玉则以内部职工股名义转给王法雄股份。 在王法雄精心策划下,瞿兆玉在申报材料中,伪造了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三个银行账户1995年12月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对公司国家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的数额作相应缩减,隐瞒内部职工股在1995年11月6日至1996年5月2日在沈阳产权交易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事宜。一番包装之后,沈阳蓝田已经具备上市资格。 与孙鹤龄的交易也很简单,瞿为孙鹤龄领导的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赞助500万,蓝田上市后再转一些内部股份,孙则只需要在瞿的假材料上签字认可。 有王法雄和孙鹤龄相助,沈阳蓝田上市一路绿灯。 1995年12月,经农业部“农财函[1995]113号”文批复同意,沈阳蓝田国家股股权1828万股由沈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划拨给农业部持有。 1996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沈 阅读全文>> |
股市希望今何在,2380缺口支撑否? --兼答朋友们提问 温建宁 【问题一】大家都看2380,那么2380有支撑吗? 这次股市要是真跌,周五(4月24日)的走势即可见分晓! 如果真跌,2380几乎就是一张纸,什么希望都寄托不了。那个位置,什么支撑都不存在。 【问题二】券商内部经理层传闻说,基金经理们已经达成共识,统一看大盘到3000。迷茫的散户问,可能吗? 今年2月份笔者离开兰州前,就告诉券商的朋友,关于上海指数,笔者只看到2500--2700,不看3000。现在,坚持看法,暂时不变。 笔者最近还写过一篇文章《股市江湖风浪急,基金是条“丧家犬”?</STRONG>》,文章中已经明确说明:基金群体已经一失“民心”(基民之爱心);二失“党心”(政府之欢心),完全彻底沦落为“丧家的”资本市场的“乏走狗”了。要是离开了政府的政策扶持,要是离开了基民狂热的追捧,基金经理只有干瞪眼,已经无力无钱,再去造个经济危机条件下的“牛市”! 再说了,真正有本事的基金经理,基本都离职跳槽另谋高就了,剩下的恐怕除了。。。劣币驱逐良币嘛。像王亚伟那样的经理人,肯定不多了。不然,大家看看,基金在市 |
分享
![]()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