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飘逝的含蓄:回首勃拉姆斯克制43年的爱情</STRONG> 1896 年,63岁的勃拉姆斯拖着病危之躯,绝望而痛苦的行驶在欧洲大陆。从瑞士急匆匆地赶往法兰克福参加一场葬礼。由于行色匆忙,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车载着他离他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远。 当他赶到法兰克福的时候,那场葬礼已经结束。十字架后面睡着他永远无法再看到的人。 天苍苍,野茫茫,他一个人孤独的站在墓前。他把小提琴架在肩上,拉了一首无人知晓名字的小提琴曲,倾诉着43年的情愫与40年的思念。听众唯有墓中人。这位墓主的名字叫克拉拉,一位钢琴演奏家,音乐家舒曼的妻子,勃拉姆斯的师母。 1853年,20岁的勃拉姆斯初次见到大他14岁,并且已是几个孩子母亲的克拉拉。勃拉姆斯对克拉拉一见钟情。在此后几年内,勃拉姆斯一直同克拉拉一起照顾生病的舒曼以及他和克拉拉的孩子,直到1856年,舒曼在精神病医院里死去。几年的朝夕相处加深了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意。但是,克拉拉是自己的师母,是他始终尊重如同父兄的老师舒曼的妻子。理智压制住了勃拉姆斯的感情,他用空间隔绝的方式把自己的爱也隔绝在绝望的思念里。所以,他选择离开,永远不相见。那一年,1856年。勃拉姆斯身体离开了克拉拉,但他的心是不是也离开了,无人知道。 离开克拉拉的勃拉姆斯,曾经资助克拉拉全国巡回演奏舒曼的所有作品;他曾经无数次写给克拉拉情书,却始终没有寄出去;他一直和克拉拉保持联系,时刻关心着对方的生活;1875年,他完成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前后用了20年;他一生所创作的每一份乐谱手稿,都寄给克拉拉;他一生未婚。 爱情爆发时如同洪水猛兽,势不可挡。但是,勃拉姆斯始终没有让自己爱欲浪涛漫过理智的大坝。他把这种思念全部用音乐表现。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 情感的表达方式,过去和现在,人与人,是极其不同的。 1859年,勃拉姆斯写下了他的A大调第二号《小夜曲》。勃拉姆斯一生中只写了两首《小夜曲》,他当然会珍惜这第二号《小夜曲》。这一年的9月13 日,他将这首《小夜曲》的第二、第三乐章寄给了舒曼的夫人克拉拉。这一天,是克拉拉40岁的生日。这一年,是舒曼逝世后的第三年。 这一年勃拉姆斯26岁。 这几个数字,对于我们理解勃拉姆斯这首《小夜曲》很重要,是一种由数学方法而组成的音乐背景。因为我们知道,舒曼是勃拉姆斯的老师,勃拉姆斯在他20岁那年第一次进舒曼家,第一眼看到克拉拉的时候就一见钟情爱上了克拉拉。舒曼的去世,应该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拉开大 幕,但羞怯的勃拉姆斯一直到克拉拉去世也未向克拉拉开口吐露这份感 情。在克拉拉去世的第二年,勃拉姆斯也与世长辞。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之间长达43年的生死恋,被传为一段佳话。当然,勃拉姆斯虽始终没有向克拉拉开口,敏感的克拉拉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她也不挑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有了这样的背景,勃拉姆斯这首《小夜曲》寄到了克拉拉的手中,即使什么话不用说,其意义也是十分明了的,克拉拉是最能感知的。我们要 阅读全文>> |
关于过桥米线的来历,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滇南蒙自有位秀才,为了躲避迎来送往之应酬,独居于南湖中小岛攻读诗书。他的贤惠妻子每天为他送饭,总是在送到时饭菜都凉了。一天,她提了一罐鸡汤送去,揭开一看,还热乎乎的,原来是汤面一层厚厚的鸡油保住了汤的温度。她由此受到启发,常用鸡汤烫米线给丈夫吃。在妻子的细心照顾和鼓励下,丈夫悬梁刺骨,发奋攻书,终于考上了状元,一时传为美谈。由于这位贤惠的妻子送米线时要经过小桥,这种米线就被称为“过桥米线”,又因秀才考中了状元,也一度被叫作“状元米线”。 经过历代滇味厨师不断改进创新,“过桥米线”声誉日隆,享誉海内外,成为云南的一道著名小吃。 |
以前,一直是领着学生出去玩的我, 这次,终于轮到别人领我出去玩了,哈哈。 咱也翻身当回上帝。。呵呵。。 有点大言不惭也请见笑见笑。 9月29,30日,作为忠清北道观光大使, 受道厅的邀请,我们在忠清北道的中国留学生大使们聚到一起, 进行了为期2天一夜的旅游。。 第一次这么跟团去旅游,还真是有点小兴奋。 去道厅集合时我还趁机照了一张,共享共享。呵呵 请允许我把我的小兴奋一点点跟大家分享吧。嘻嘻。 我们去了相洙香草园-青南台(前总统别墅)-堤川-民俗村-丹阳(拍电视剧的地方)-忠州湖等等。 那就从第一站开始吧。LET’S GO! ^^.. 我们的第一站-相洙香草中心是韩国香草的中心,据说在东方来讲也是最大规模的,在这里每天都是鲜花盛开。道厅也特意为我们安排了花饭 。话说跟我学中文一个学生还在那里当职员,我去了很是牛叉了一番。呵呵。不多说,看图说话。。另附一张我的个人照。那今天就先写到这。下次再见。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