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叮当

https://blog.jinbay.com/huanhuan_111/  复制链接收藏

叮当个人头像
叮当
博客日历
«November 2024»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博客自定义分类
10/10/2009 5:05:00 AM [军事探讨] 分享

分享

 

        开封鼓子曲传入南阳后发展成曲剧和大调曲子,大调曲子像秀气的“大女儿”,在高雅的演唱中维持着一种小众格局;曲剧则像泼辣的“小女儿”,风风火火走入民间,在自觉而迅速的通俗化过程中赢得了超高人气。

        因为缺乏文字资料的佐证,具体追踪其中的渊源流变是十分困难的。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曲艺史专家张凌怡先生说:“中国曲艺有史无记,因此曲艺立碑将是无字碑。”

  张凌怡先生目前正在编纂《河南曲艺史》,这是河南第一部曲艺史,也是国家级科研项目,全国只有河南立了项。

 

  河大教授张长弓先生在他的专著《鼓子曲言》中讲道:“鼓子曲渊源于明代俗曲,当无可疑……据口耳相传,鼓子曲初见于开封,后来分出三支,周口一支、禹县一支、南阳一支,之后,禹县、南阳两支合流。”

  明代俗曲源于宋朝的汴梁小曲,北宋时的宋惜姣、李师师皆为唱汴梁小曲的红歌星。到了南宋,文化中心南移,但汴梁小曲仍在发展,明代演变为俗曲,清代再演变为开封鼓子曲,之后形成南阳大调曲子。

  开封业余鼓曲社最盛时有七八十人,演出不收费,一般是遇喜庆之事(迎亲、生子、祝寿等),由东道主写请柬送给社头(鼓曲社的组织者),再由社头通知曲友,按期赴约。

  1938年日军占领开封后,曲友外部生存环境恶化,加之开封的鼓子曲词雅难懂,曲调复杂难学,学鼓曲的越来越少。鼓子曲的发生地开封,成了鼓子曲最先衰微之处。

  鼓子曲落户南阳后,获得了极大发展,这中间有个“地标”式的地方——南阳第一个唱大调曲子的茶社邓县(今邓州市)南阁楼曲子茶居。

  2006年4月7日,记者站在邓州南关一个小十字路口东北侧一片空地上。往前数近百年,这片长了几棵杂树、堆着水泥板和垃圾的空地终日有丝弦声萦绕,有茶香轻飘。那是1912年,民国政府邓县第一任县长上任时,在茶居接见了全城士绅,特邀曲友马腾龙、马万寿、赵金铎等人在此演唱。从此茶居成为鼓子曲经常演唱之地,这也是鼓子曲从厅堂走向茶社、走向广大民众的重要一步。

  有了第一个曲子茶居,才有了邓州城内小东关(现团结路)一条老街上密集的唱曲茶馆,最盛时有10多家。

  小东关是条老街,两边门面全是铺板门,老房子上长着高高的瓦松,进了茶馆,墙壁乌黑,靠墙摆台电视机,墙角放一口大水缸,小茶桌、骨牌方凳或长条凳上坐满茶客,多是老年人。走了四五家茶馆,皆如此。问老茶客还想不想听曲,答:想听,但现在唱家少了,只好看电视。

  有了这第一个曲子茶居,才有了遍布全南阳的无数的茶社,从厅堂到茶社,场景变了,市民、小手工业者(包括部分农民)和商人参与进来了(在此之前演唱者多为地方的精英阶层),他们带着浓厚的个人趣味开始演唱通俗的鼓子杂牌之后,鼓子曲才在南阳一带真正繁盛起来。

  鼓子曲进入茶社,促成了大调曲子和曲剧这两个“女儿”的成长。

  “辣妹”曲剧靠通俗赢得超强人气

  河南人谁不会哼两句“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陈三两迈步上公堂”呢?这是走平民路线的“辣妹”——曲剧。

  曲剧是河南第二大剧种,从1926年登台演出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短短23年的光景,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到河南的城乡,进而扩展到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河北、江西、福建等省。在全国200多个地方剧种中,曲剧排行前10名,在河南20多个地方剧种中,为第二大剧种。戏剧界人士认为:曲剧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以如此罕见的速度,迅猛崛起于中国戏剧之林,这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确是一个奇迹。

  至于唱腔特点,南阳市群众艺术馆原馆长李长溪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大调曲子的唱腔如楷书,一笔一画比较规范;曲剧自由、委婉随意,像行书草书比较流畅。

  清末民初,曲友们进了茶馆,鼓子曲里出现了在茶馆弹唱的茶馆曲子,鼓子曲更加普及和通俗。茶馆曲子出现的同时,又出现了“高跷曲子”。相传洛阳南郊有位叫王凤桐的秀才,是个狂热的鼓子曲友,他逃荒到南阳当塾师,课余常为村中鼓子曲同乐社抄编曲词唱本,人称“老编先生”。他返回洛阳故里后,开创了在民间社火踩高跷中演唱鼓子曲的新形式,把原来“不说不唱的哑巴跷”化装成四个角色:相公、姑娘、丫环和和尚,用鼓子曲的曲本和唱法,又扭又唱。清光绪六年(1880年)农历二月二十二,在洛阳关林庙会上,老编先生的高跷曲子打败了所有的哑巴跷,于是这种演出方式传遍洛阳所辖10县以及汝州、陕州所辖各县。民国后,这种高跷曲子不但盛行于洛阳、豫西,也传入南阳各县镇。

  茶馆曲子与高跷曲子,对鼓子曲的普及和传播产生了重大作用。而鼓子曲随着参与者的急剧增多,逐渐形成雅派和俗派。雅派多为士绅、文人、富商,他们常唱《红楼》、《三国》等文雅曲目,使用大牌子如“劈破玉”、“满江红”等,演唱遵照旧制“闭目端坐,耸肩拔顶”(坐姿非常端正之意),常在富豪之家厅堂演唱,被称为“客房台曲”。俗派多以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市民、农民为主,喜爱唱些通俗谐趣、婆婆妈妈的曲目,如《小二姐做梦》、《李豁子离婚》等,所用曲子也是小牌子、杂调居多,如“鼓子头”、“鼓子尾”、“诗篇”等,常在集市茶馆、农家院落演唱,群众称其为“针线笸箩曲子”。

  上世纪20年代,洛阳、南阳一带的俗派曲友与高跷曲子进一步结合,辅之以说白、表演、动作等,去掉高跷登上村中的庙台,或用几辆牛车对成台子进行演唱,被称为“曲子戏”或“小调曲子”(新中国成立后称曲剧)。一时间小调曲子成为时尚。南阳一带坚持厅堂演唱的曲友们为标明自己为“正宗”并与“小调曲子”相对应,将自己坚守的传统鼓子曲改称为“大调曲子”。鼓子曲养育的“两个女儿”就此踏上不同的道路。

  曲剧当时怎么受欢迎,70多岁的张凌怡先生谈起儿时往事:“我的老家禹县(今禹州市)是小调曲子窝,解放前我十几岁时一街两行都是自拉自唱的,老百姓走夜路唱的就是小调曲。集市上有很多唱本叫卖,一两个铜板就买一本。曲剧班子在场院里就能演出,几辆太平车一对就是舞台,‘踩台’的丑角,唱些风趣的唱词,小孩子很喜欢。”当时汝州曲剧社盛极一时,定期活动的曲剧社就有近70家。

  曲剧后来广泛吸收了其他曲种的一些东西,伴奏乐器也逐渐增多,成为健全的“文武场”,形成完整的地方戏曲,并在以后的岁月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演员。1959年,著名作家田汉在观看“曲剧皇后”张新芳演的《陈三两》后,连连说:“演得太好了,你感动了我!没想到曲剧这么美,这么富有表达力,叫人忘不了!”上世纪50年代河南拍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常香玉的《花木兰》,另一部就是张新芳的《陈三两》。

  河南人谁能忘了曲剧中的“陈三两”、“小苍娃”、“寇准”、“高秋芳”等人呢?与此同时,又有多少河南人知道曲剧的同胞姐妹大调曲子呢?

  “姐姐”大调曲子高雅中维持小众格局

  曲剧的蓬勃发展对大调曲子是有震撼的,高傲的“姐姐”虽然带有轻视地将其称为“小调曲子”,但这个“与工农相结合”的“妹妹”还是影响了它,它变得更通俗化,民间唱曲者也更多了。

  南阳在清代时开辟有驿道,从北京至云贵,多取道于此。驿道又紧靠白河码头,成了南船北马水陆交通要道。随着商贸往来,晋、陕、川、鄂等地的曲子和声腔先后融入大调曲子,使之得以充实和发展。

  清光绪年间,南阳市石桥镇的鼓子曲友王庚轩府试中秀才后进北京谋官,结识了北京的一个曲艺发烧友王某,王某赠送了他十三段子弟书《露泪缘》,他将其带回后邀请大调曲友设曲改词反复弹唱,这便是大调中“红楼”曲目的由来。此后他借经商之机到皖、鄂、陕、川等地广采曲子。他的老乡郝吾斋向他学习习唱与演奏,并以自己的家为中心常邀曲友弹唱并资助贫苦曲友。他本人擅唱“三国”、“西厢”等曲词。两人同是南阳“清雅派”的代表人物。

  南阳市区喜唱大调曲子者甚多,至今知道的光绪年间所谓的腕儿就有十五六位。他们分别被尊为“曲圣”、“曲子状元”、“五虎上将”、“曲子旦”、“曲子丑”等。这些曲子名家,有的行医,有的经商,有的是小手工业者,自娱自乐,但已经不再单纯追求高雅清逸的情趣,从他们的雅号中能够看出来,大调已脱离早期“孤芳自赏”的阶段,进入雅中有俗、俗中见雅的时期。“曲子丑”张宝歧善唱《斗鹌鹑》、《狗咬狗》等富有生活情趣的俗段子,诙谐幽默,极受欢迎,一般上了场就下不了场,因此他常常等别的曲友唱完再唱,以免曲友难堪。俗段子的名唱家也拥有大批粉丝,大调曲子层次更加丰富。

  最能显示出大调曲子“雅中有俗、俗中见雅”特点的,是“曲子圣人”汤印侯。

  汤印侯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他“声如洪钟,震沉落花”。年轻时已负盛名。他与开封鼓子曲演唱者相交甚厚,在南阳唱法的基础上,革除“汴派”腔多词少的弊端,吸取其快、中、慢三种唱法之精华,创新唱腔,令人常听常新。他演唱的曲目雅俗兼有,更能见景生情,随时随地即兴编唱,一反大调呆板的坐唱。当他到新开业茶馆或商行助兴演曲时,他往往先暗自巡视一周,入座后应弦而唱,将生意字号、规模设置、掌柜伙计,甚至楼梯层数,都能合辙押韵唱出来,一时名声大振,追随者甚众。

  汤印侯重气节,讲仪表,入场唱曲,正襟危坐,目不斜视。1943年春,他为避战乱,客居湖北老河口。农历九月底,他同当地曲友数人到约定地点聚唱,途经伪“皇协军”队部门前,伪军中队长要他到队部唱曲,他断然拒绝。几经争执仍被阻行,他大怒骂道:“我汤老爷的曲子是唱给人听的,岂能给狗唱?”十几把刺刀一齐刺来,汤印侯倒在血泊中仍怒目圆睁。

  透过汤印侯改革汴派唱法,反映出当时开封仍有鼓子曲的演唱,而且依然是“腔多字少的清雅之曲”。汤印侯改革的不仅是唱法,还包括那种清高自傲、不食民间烟火的小众格调。比较开封、南阳两地,开封之所以过早衰微,正因其崇古守旧。南阳得以兴盛,正因其不断的革新与发展,特别是朝向通俗化发展。

    开封鼓子曲落户南阳后,发展成曲剧和大调曲子,当时南阳邓州城内小东关的一条老街上密集着唱曲的茶馆。从厅堂到茶社,场景变了,更多的市民、小手工业者等参与进来,他们带着浓厚的个人趣味演唱通俗的鼓子杂牌,使鼓子曲在南阳一带真正繁盛起来。图中这片堆满垃圾的空地就是当年南阳第一个唱大调曲子的茶社——邓县(今邓州市)南阁楼曲子茶居的所在地。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10/12/2009 5:01:00 AM [文化-历史] 分享

分享

 

“扬州八怪”的书画作品很多,在民间也有不少收藏,其中尤以郑板桥的书画作品为盛。但据湖南省博物馆古代文物部副研究员刘刚介绍,在民间收藏的郑板桥书画作品,大多数是赝品。

那如何鉴别郑板桥的作品呢?刘刚介绍说,目前对于书画作品的鉴定,科技手段介入得还比较少,主要是靠观赏。在观赏上,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

首先,要了解郑板桥的创作背景。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他们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大胆地张扬个性,这也是后来被称为“怪”的原因。在这一点上,郑板桥更可称为“扬州八怪”之首。了解了创作背景,是对作品鉴别的最基本一步。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是要了解郑板桥作品的鲜明特点,因为只有在了解郑板桥的创作特点后,才能判断:这样的作品,究竟可不可能是出自他之手。郑板桥擅长画竹、兰、石,用墨干淡并兼,笔法挺拔,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他还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用作画的方法来书写,自创出一种“六分半书”。其特点是:以真、隶为主,融合真、草、隶、篆各体。后人在模仿这种特点时,往往做得十分生硬,并不协调。

另外,刘刚还特别介绍,平时多欣赏一些郑板桥的画册,如果收藏作品和画册上的十分接近的话,那么这样的作品,很可能就是后人的临摹本。

刘刚说:“百姓在对书法作品真伪的判断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多培养个人的艺术内涵。此次‘扬州八怪’的作品展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多看看真正的作品是怎么样的,一定会对自己的鉴别有帮助。”

阅读全文>>

阅读(1100)评论(0)

10/10/2009 5:00:00 AM [军事探讨] 分享

分享

      又称为汉调二黄,习称“土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又因它是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多称“汉调”。解放初期,为与皮黄系统各剧种通用名称相统一,在安康地区又有“陕西汉剧”之称。


  汉调二黄,是陕南地区仅次于南路秦腔(即汉调桄桄)的大型剧种。音乐唱腔,与皮黄系统各剧种基本相同,以“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干,帮与京剧接近。其二黄由来,在陕西省有各种说法,皆与湖北“黄岗”说、江西“宜黄”说、安徽“石牌”说不合,而与陕西直接关系。据安康汉调艺人世代流传,都说二黄是在本地土调“黄腔”基础上受南北曲与兄弟剧种的影响发展演变而成。而所谓“黄腔”,在陕南三共本属“出格”、“变调”之意。如此,则“二黄”也许是西秦腔在陕需的“变调”之意。在汉水流域,旧有“一清二黄三月(两湖写作“越”)调,梆子跟上胡吵闹“之说。二黄名称或与此相应。至于有人写“黄”为“簧”,是否因原来曾用笛和唢呐伴奏,尚待查考决定。清代威阳刘古愚、蒲城张东白、民国时富平王绍猷、乾县范紫东等前代学考,相继考察,同谓二黄乃“秦声吹腔古调新声”。这种说法是有它的道理的。它与“西皮调”东传的时间,虽然有先有后,但其渊源则同属早期“陇东调”、“西秦腔”在江汉流域的分支,与现称的梆子秦腔同源异流,以致在清朝中叶秦腔艺人、汉调艺人与微调艺人先后同台,才成为可能,也因此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这一剧种。 汉调二黄向以木偶、皮影与人演大戏三种形式在民间流传。流行区域,以秦地为主,延至甘、鄂、豫、川等省。就现在所知,仅在陕西的的活动范围,计达三十余县。按其区域,可分四路:一、商、镇一路,以商县、龙驹寨、山阳、镇安为中心,流行于洛南、商南、及豫西、陕东部分县域;二、安康一路,以安康、紫阳为中心,流行于洵阳、白河、石泉、汉阳、宁陕、佛坪、镇坪、岚皋等县域;三、汉中一路,以西乡、南郑、镇巴、汉中为中心,流行于城固、勉县及甘南、川北一带;四、关中一路,以西安、三原、泾阳为中心,流行于富平、咸阳、凤翔、户县、临潼、蓝田一带。二黄戏的这些活动据点,多属当时的水陆码头或商业重镇。随着商业贸易的兴衰变化,二黄戏也因之呈现出荣枯更替的状况。


  汉调二黄在陕西的班社遗迹,因明、清两代战争破坏,已难查寻。据说安康县东神河沟王爷庙碑有明正德(武宗朱厚照,1506—1521年)或明永乐(成祖朱棣,1404-1424年)皇帝于此看过二黄戏的记载,只因庙毁碑失,亦难证实。惟知紫阳蒿坪乐楼曾有清乾隆二黄班社的题名墨迹。嘉庆道光时班社有汉中的汉荣班、西多仁丰班、城固宜太班。咸丰初年更有杨金年、范仁保等名艺人分别在西乡、安康二地设科授徒,先后培养出“洪、来、”、“永、清”、“吉、寿”、“天、久”等辈艺人。随着这批艺人到处呈献技艺,二黄班社遍布川、陕两地。其中知名者如咸丰年的裕太、鼎太,同治年的仁太、瑞仁等班。这些班社散布各地,因地方主意与师承关系的不同,又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安康派擅于文戏,通用“紫阳幽雅绵软,吐字吟泳多带川味;商洛派擅于功别样腾跃,以武戏见长;关中派注重唱、做、表演细腻,唱腔豪放。虽然特色各异,而其基本风格仍然相同。各代班(社)中,先后培养出了不少颇有成就的艺人。如道光年间查来松以生、末擅长,在川北曾获“戏状元”之称。屈来寿擅于净角,多演神戏,曾有“活灵官”之称。刘久强以生、未见长,在川、滇等地也颇有声誉。清末的姚彩盛、赵清平、董兴平,民国中期的邢大伦、杨大钧,民国后期的山鸣岐、刘鸣祥等也驰名遐迩。这些班社和名艺人,对汉调二黄的发展和延续起过重要的作用。 在抗日战争前后,汉调二黄一度衰落。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组织失散艺人,分别在安康、商洛、汉中、西安、成阳等 地设立一批专业剧团,在随团培养青年艺徒的同时,又在省戏校设立了汉剧班,所有这些团体,在“文化革命”中几乎损失殆尽。唯一存在的安康汉剧团,也摇摇欲坠。打倒“四人帮”后,才又在安康、汉中、商洛三地陆续恢复了一批专业剧团,使汉高二黄重现复兴景象。


  汉调二黄的剧目丰富多彩,在艺人中久有“唐三千、宋八百、野外史传数不得”之称。除了衰落期间大量遗失以外,仅现所知有传统剧目一千四、五百本之多。其中抄录存本者达九百三十七个整体戏和折子戏。取材范围从上古传说到明清故事,活象是一部“中国通史演义”。对于如此浩繁的剧目,艺人习惯谦称“三本半戏”,即“封神”、“列国”(八十余本)“一本”,秦、汉、三国(约一百二十多本)“一本”,隋唐至明清“一本”(包括四百多个本、折)。艺术风格上,喜剧与悲剧兼备,文戏与武戏并重,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为主,整本与连台颇多。尤以文戏的唱词繁、本头大、行当全为其特色。其中《炼石补天》、《曹刿论战》、《征北海》、《进妹喜》、《黑逼宫》、《尝百草》、《女界牌》、《有莘三聘贤》等二百多个剧目,为陕西二黄所独有的罕见剧目。从声腔着眼,陕西的西皮剧目要比武汉地区所占比例更重。建国以来,先后改编移植了《穷人恨》、《红娘子》、《北京四十天》等二百多个本、折戏,并创作演出了《红珍珠》等一批现代戏,给二黄剧种增添了一批新财富。 汉调二黄的行当,分为十大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嗓音运用上,四旦、八贴用假音(小嗓),其余各角用本嗓,即一末、九老用“苍音”,二净、六外用“虎音”,三生、十杂用正音,五丑、七小用尖音(细音)。舞台表演,向以细腻精到、认真传神为观众所赞赏。它讲究创造角色,要求把握人物性格与身份、情态,做到含情入理。《打龙棚》中郑子明、《二虎山》中王英等角,唱角、行腔皆须在乐器伴奏下边歌边舞,唱、做结合,以充分表现其特定性格与内在感情。其次,讲求按照所写地理环境与人物籍贯,准确使用方言、土音,往生育一个名角须习数省口音。如《三搜府》、《法门寺》须讲北京话,《渔舟记》得说湖北话,《张松献图》得说四川话,《打龙棚》得说晋中话。借此以增强故事的地方色彩或人物的某些特征。再者,讲求分析角色,猜度心理,注重在表演动作中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如赵清平所饰《失街亭》中孔明,在察看王平所送扎营地图时,就经过了“粗看”、“细盯”、“惊恐”、“平静”、“沉思”、“深虑”几个神情变化的层次,才用一个唱段把此时此地颇为复杂的内心活动和盘托出。然后,当机立断,一面遣送图人回营报信,一面布置迎敌措施。如此,便深刻细致地把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二黄的这一在演唱上的深刻认真和生动细腻的艺术传统,对于梆子秦腔亦有影响。 在脸谱勾画上,二黄各路亦别具特色。安康派讲求笔调细致大方,敷色匀称、鲜明;洛镇派讲求“直线要直,圆线得圆,白的一大片,黑的一条线”。原存脸谱有名有姓,一人一戏者,约计四百幅。类型大致有三块瓦、十字脸、吊膛脸、麦子脸、旋转脸、豹子脸、阴阳脸等十余种。许多脸谱勾有动物、植物、星辰、兵器、文字、图案以及宗教标志。其中赵匡胤、闻太师、包文正、关公、张飞等等人物随着年龄、时间、环境与遭遇的不同,在脸谱勾法上也相应有各种变化。即使同一人物在不同戏中,亦按其特定情景 构图、敷色诸方面各有讲究。可见其细致、传神。

  二黄音乐唱腔属板腔形式。其曲调简朴中存幽雅,婉转中有激昂,旋律注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吐字讲求尖团分明,而且要求达到清亮准确、字正腔圆和满腔满调。其二黄调的主弦胡琴用“5——2弦”。板式有[导板]([慢三眼])、[原板]([一字])、[碰板]、[滚板]、[反二黄]([阴板])等十余种。腔类有“回龙”、“四柱”、“流里表”、“板头”、“麻鞋底”、“幽冥钟”、“梅花题”等十余种。宜于表现低沉、怨愤一类的情绪,多用于正剧、悲剧的演唱。西皮调的主弦用“6——3”弦。板式有[导板]、[一字]、[二流]、[摇板]、[散板]、[反西皮]等十余种,腔类有“流里表”、“二凡”、“九眼半”、“麻鞋底”、“灯笼挂”、“黄龙滚”、“八车子”、“四不沾”等十余种。擅于表现豪爽、欢快一类的情绪,多用于喜乐气氛或愉快热烈的场面。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又因人物性格、身分、环境、情绪的不同,两种唱腔又往往灵活处理,甚至有上半句“二黄”下半句“西皮”的特殊唱法。还有其它一些杂调,与西皮、二黄相配合,以供描绘人物或敷陈场景。至于弦丝、唢呐、曲牌,据知原有四百多种,留传下来的仅只一百四、五十种。伴奏乐器,文场有京胡(软吊)、二胡、月琴、三弦、笛子、唢呐等,武场有鼓、板、道锣、二五子、喇叭、马锣等。建国以后,乐队由原有六人扩大到十人以上,吸收了其它一些乐器与京胡拉法,使二黄音乐有所发展。 汉调二黄近年来开始呈现兴盛景象。恢复一批专业剧团和上演剧目的同时,安康、汉中、商洛、西安等地相继出现了专业或业余的研究团体。在“二黄研究会”带动下,一些二黄爱好者,正将它列为自己的研究项目,这又将推进二黄剧的发展和提高。

阅读全文>>

阅读(418)评论(0)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