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到2015年,每7个中国人,就会有一个到云南来旅游。这是未来几年,云南旅游在数量上的一个目标。 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编制《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计划纲要》,建设一批重点旅游市县、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抓好边境旅游,全面启动游客服务中心,大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等。云南旅游产业已在为倍增计划努力。 从0增长到1亿容易,在1亿的基础上翻倍,似乎就不太轻松了。 现状 云南6成旅游资源待利用 一边是大理丽江的不堪重负,一边是大量新兴旅游区对游客的急切盼望,整个云南形成并不平衡的状态。昆明风光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伯威透露,经过国内相关旅游专家、学者的多次考察和认证,并进行探讨后得出一个平均数字,目前云南旅游资源利用率只达到40%左右。云南本来就骄傲在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资源利用率还不高,这就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朱伯威看来,2015年云南旅游接待人次能否翻一番,关键在于云南旅游资源的利用率能否得到倍增。 多样性成就了未来云南旅游的潜力,除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游客在云南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情,不会跟大理丽江重复。但这些旅游资源同样丰富的地方,想获得一些关注并不太容易。 “我们是非常希望游客能多给红河一点关注的”,红河州旅游局局长张碧伟表示,红河旅游特别希望能从大理丽江等地分流一些客源过来,但似乎想要这样并不容易,“主要是红河旅游现在知名度不高,除了元阳梯田外,似乎省外游客对红河其他地方就没有了解了”。 滇西一线近饱和 按照现有的接待能力,每到大假来临,传统的云南旅游热区——大理丽江,特别是丽江,接待能力已近饱和。云南康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肖刚表示,到云南的游客,有80%会选择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一线。而按照目前云南年接待1亿多游客来测算,实际到达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三地的旅游者已近8000万人次。 相当于云南人口两倍的游客数量,显然已经让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不堪重负。云南尚博智库旅游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刘志敏告诉记者,云南旅游现在最集中使用的就是丽江,古城和周围几个景区景点有时都在超负荷运转。目前云南旅游资源利用率非常低,2008年十一黄金周时,据丽江市相关部门统计,10月1日当天,丽江有3000多人“露宿街头”。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丽江旅游接待人数达344万人次,大理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48万人,同比均在增长。 “我真不敢想像如果游客数量再增加一倍,丽江会变成什么样”,在丽江古城开客栈7年的湖南人邹炳余说,平时客栈的入住率都已达7成,遇到有节假日,哪怕是小长假,客栈都可以爆满,“光是省内游客都应接不暇”,如果遇到黄金周,用邹炳余的话说,“简直要了命”。 业内人士表示,大理丽江的接待能力可以提升的空间实在很小。毕竟,游客显然更愿意住在古城而不是新城,虽然丽江开发了束河,大理正在开发喜洲,但这些显然无法应对未来还在持续增长中的游客数量。 旅游开发重景区轻线路 刚刚结束的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未来云南旅游一系列目标。提出建设六大旅游区、培育八大旅游产品,建设9大康体度假休闲基地、60个旅游小镇、30个文化旅游示范线、8大会展商务旅游基地。线路方面,尽管打造五条旅游线路已提上议事日程,五条线路已经涵盖滇西南、滇西、滇东南、滇东北,一系列正在崛起的旅游目的地都涵盖在外来紧急开发的线路中。 然而,五条精品线路的规划,并未设计相互之间如何合作共赢等具体操作事宜。比如开发滇西南热带雨林及多国精品旅游线路,但并未提及这条线路是否与滇西一线,特别是昆明——大理一线联动。“开发系统性的线路产品,是拓展旅游市场最重要的,却也是州市领导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朱伯威如是说。 分析 整条线式开发旅游资源 “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不是点式的开发,而应该是一整条线式的开发”,朱伯威认为,丽江的成功,实际就是整条线式旅游开发的成功。 1995年以前,丽江在省外还没有任何名气,即便在云南做旅游的人看来,也还只是一个地名的概念,没有任何知名度,更没有旅游景点这样的概念。而那时候的大理,却因为一系列影视作品、甚至金庸的小说,使中国人对大理有一定的向往。当时的省长和志强带着一批专家、企业家等,在沿线做了一件值得云南人铭记的事情,一场现场办公会议,拍板制定了开发云南滇西北“大理-丽江”旅游精品线路的战略决定。此后,政府开始对此区域进行大规模战略开发,投资建设高速公路、高星级酒店,对接待设施的开发等,短短5年后,’99世博会的时候,丽江已形成了批量客源市场,为云南旅游经济带来了质的飞跃。在朱伯威看来,这就是旅游资源利用率提高的典型代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带动旅游市场总量的提高,这就是“大项目带动大市场”的典型代表。在未来的旅游线路开发中,云南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模式,用成熟的景区带动不成熟的,拓展成一条线。 想办法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了只从大理丽江看云南,忽视云南很多同样美丽的地方。 朱伯威告诉记者,在业内看来,地接旅游产品有“不重复”这一特点,也就是说,一名游客去过一个地方,很难让他再去第二次。但如果云南做出了很多精品旅游景区,有多条线路可供游客选择,那很多游客来云南游览过其中一条线路后,很有可能再次来到云南,光临其他旅游地。这样一来,云南旅游资源利用率能得到倍增,到云南的游客重复旅游率就会提高。如此,云南地接市场格局就会被改变,就能打破过去不重复观光的概念。使到云南的游客有重复入滇的条件和可能性,这样2亿人次就有保障和支撑点了。 朱伯威以最具代表性的红河州来做举例:虽然这些年红河州政府方面做了大量的旅游开发工作,但是都没有形成批量旅游资源。他认为原因在于,旅游景点分布太散;景点没有唯一性,严重缺少带有区域性旅游资源形象代表的景点。即使是元阳梯田,但是它属于专项旅游产品,不适合批量客源市场开发。 线路地区垄断应打破 旅游开发画地为牢,不愿与邻居联合,害怕收益被别人抢走,依然是云南旅游市场开发中,最致命的观念。“现在云南旅游开发‘画地为牢’的理念仍未打破,因此开发模式上缺乏整体包装” ,刘志敏告诉记者。 大理、丽江一线的成功,实际就是打破了区域垄断,由上级主管部门配合所有部门召开现场会议决定,形成今天的滇西旅游黄金线。而现在云南旅游市场中,还有许多线路需要打破地区垄断,以滇东旅游线为例,云南五龙至贵州兴义一线,具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综合度高。刘志敏认为这条线路如果开发得好的话,很多年轻人甚至老年人都会喜欢上这条线路。要开发和促销一条旅游线路,需要政府及资源端、渠道段共同努力完成。例如红河,目前景点开发力度都很强,但是没有把这些景点连成一条旅游线路,产品现在还没有转化为商品。而旅行社如果想将大批游客带进此条线路,投入成本之大、价格之高,导致目前没有旅行社能把大量游客带进这条线路。 刘志敏说,要打破区域垄断,主要靠上级部门政策上的倾斜。他们应有意识地引导中小型旅游企业做专项旅游开发,同时扶持一些中小型企业,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 加强市场营销 货好也要吆喝得好,但云南的旅游营销,似乎只有政府部门在吆喝。 刘志敏认为,和其他省份比较起来,云南旅游营销还停留在政府宣传层面上,没有进入市场营销的层面。而旅行社开发新旅游产品的成本非常高,旅游产品受保护度极其低,这样一来,存在旅游景区景点“热的越热,冷的越冷”的现象。 而省外的一些旅游营销,已经把侧重点放到了一些非热点旅游景点宣传上。云南省应该把旅游宣传重点放在那些有资源,但是没有能力做大规模宣传的地方。不能只宣传云南的优质旅游资源,应该向一些新兴旅游景区、景点或者现在正在发展的景点倾斜。应对云南旅游营销分段宣传,对知名品牌的宣传应该走出国门,吸引国外游客;对于周边市场宣传,应该更多地加大对新开发的旅游产品的宣传。但要从资源、渠道和客源三方面进行捆绑营销。 走专业化的营销道路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云南旅游产业大会虽然提出,将支持一些中小型专业旅游营销公司。但光靠这些旅游营销公司来整合资源,难度非常大。 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一系列云南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如保山腾冲、如玉溪抚仙湖-星云湖,已经被列为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这些“条件较好”的地区,主要都是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而基础设施中,首推交通。 产业大会期间,昆明康辉旅游集团的代表对腾冲整个资源情况,交通状况及接待设施条件等做了考察。感觉到腾冲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但如果想把腾冲旅游资源全部调动起来,做活腾冲旅游,最大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现有交通状况。保山市委书记熊清华表示,未来两年将打通“保山-腾冲”高速公路,届时将大大缩短前往腾冲的交通时间。 近年来,开发腾冲的力度很大。柏联温泉SPA副总经理陈菁源介绍,机场建成后,飞腾冲的航班,从每天一班迅速增加到7班,对腾冲旅游的带动作用显而易见,和顺古镇的游客数量正在几何增长。 单一依靠飞机来运输游客,显然不太现实。记者了解到,西双版纳的最高纪录是每天飞36个航班,靠飞机带动的游客量一天最多也就4000人左右。朱伯威则透露,在云南旅游热点地区大理,大巴车为当地带去了70%以上的客源,高峰期间每天有上千辆大巴往返于昆明大理之间。但目前利用大巴前往腾冲,对于很多游客来说,太辛苦。云南其他很多地区同样存在着交通不便的问题。 云南现在很多地方的旅游接待能力,一样不太乐观。很多景区只能满足某一种类客人的需求,比如滇东南、滇南等地,都缺乏高档酒店等设施,无法满足高品质团的需要。事实上,旅游线要能具有接待不同旅游团队、不同旅游需求客人的能力,旅游景区才有可能形成批量客源。 景区需要特色文化支撑 “四川作为‘休闲之都’,可以说每一个打麻将的四川人都为这一品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刘志敏表示,然而云南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大省,却没有太多的特色文化来支撑云南旅游。穿着各种少数民族服装的景区导游、看似热闹实际宰客的各种婚礼、四处都在跳的几个民族舞蹈,传统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从未经过系统性的整合与综合利用。现在旅游并不是资源利用型旅游,相反则是产品引导型旅游。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名山大川已经不具有唯一的吸引力,相反一些特色项目等,反倒能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方面。 如果依靠传统知名的景区景点,单一的市场结构,要达到1亿人次向2亿人次的提升,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过去设计的环境容量、景区承载量等都对此有一定的限制,现在有的景区景点都在高负荷运转,一味地扩大游客接待量,只会是资源破坏性的发展。 作为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政府一再倡导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与体验并重的旅游发展,通过多种方式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还要一些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支撑。如何营造对外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文化氛围,这一点当然非常重要。在做休闲旅游来说,旅游目的地的人,应该更多的考虑“用什么来吸引别人”。云南不缺名山大川,但是很多地方是“抱着金饭碗要饭”。 滇东一线大有可为 几年前,朱伯威提出滇东旅游作为未来云南旅游又一新精品线路这一设想,得到的反响却截然不同。作为市场经营的代表,旅行社业界的一片反对声,大家纷纷质疑,这条线能否吸引客源,能否为旅行社带来利润,而社科院方面专家却表示出了赞同之意。 在他看来,滇东旅游在旅游承载能力方面,有南昆线、324国道的支撑,昆明到罗平只需要4 个小时。滇东沿线师宗,有便利通达滇南、滇西南等地区的优势,将来有成为复合型旅游者中转站的优势。从复合型客源市场角度来说,沿线不但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瀑布”、“中国最美的峰林”等自然旅游资源,而同时布依族、壮族聚居区的独特少数民族人文旅游资源,也对各类型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这一区域,还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设计出如“ ……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阅读全文>> |
甲型肝炎是一种由过滤性病毒感染肝脏所引起的疾病,在发展中国家非常普遍;此病一般由肠道传染,例如进食受了病毒沾染而未经煮熟的食物
(特别是蚬、蚝等贝壳类食物),或饮用受沾染了的水和饮品等。
儿童如患上甲型肝炎,病况一般都很轻微。不过,成人的情况会较严重,病征包括轻微发热、食欲不振、全身疲倦、肌肉痛、头痛、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和胀痛腹泻、面色变黄及尿呈茶色。极少数的病例会发展成肝脏衰竭,甚至死亡。痊愈后患者会终生免疫。 旅游人士只要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就可保护自己免受感染。在预备食物和进食前或如厕后,切记洗手。要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或含冰饮料,不进食未彻底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或未经煮熟的蔬菜和已切开的水果。这些简单有效的行动,可以预防感染甲型肝炎及其他肠胃病,包括食物中毒、痢疾和霍乱等。 另外,旅游人士亦可选择接受甲型肝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的注射。甲型肝炎疫苗须在相隔六至十二月内注射两次;由于疫苗在注射第一剂后四星期才生效,所以如决定接种疫苗,旅游人士必须在启程四星期前接受第一次注射。注射免疫球蛋白则可以即时带来免疫力达三个月之久。 我刚完成学业 |
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傲人的S型曲线也是女人梦寐以求的。而快节奏生活常常让我们腰间的赘肉不经意变多,大腿越来越粗,体重也慢慢飙升……平时吃饭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尤其是女性朋友,不吃姜不吃蒜不吃.....。平时口口声声要健康,可自己就把健康给丢了,因为就那些你不吃的东西就是健康最需要的东西。 生姜排汗降温</STRONG> 生姜性温味辣,含有姜醇等油性挥发物,还有姜辣素、维生素、姜油酚、树脂、淀粉、纤维以及少量矿物质。能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健胃增进食欲。此外,生姜还能杀灭口腔和肠道的病菌,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在炎热的夏季,吃姜还可以起到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并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所以在我国民间流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的谚语。值得注意的是,生姜虽好,但阴虚内热以及痔疮患者要忌食。 辣椒预防感冒</STRONG> 辣椒性热味辛,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蛋白质、胡萝卜素、辣椒碱、柠檬酸、铁、磷、钙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