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指出,申请大学教育资助(Financial Aid)时,华裔最容易犯下三个错误:以为只有低收入家庭才能申请;看到周围情况相似的朋友家没有申请到,自己也没信心;没有提早税务规划,到孩子高中快毕业时才匆忙准备。 他指出,家庭收入并非越低越好,若家庭年收入低于3万1000元,则无法申请教育资助。若等到申请时才开始整理报税纪录,为时已晚,一定要在高中毕业前两年开始谘询税务规划专家,尽早规划家庭财务情况,合法降低收入,调整到最佳状况,才能保证申请时拿出合格的税表。 他表示,只要提前做好税收规划,即使有可观收入,多套房产的中产阶级也无需担心孩子读名校的昂贵学费会让家里倾家荡产。 此外,他建议学生打破私立学校学费太贵的迷思,勇于尝试私立学校。根据美国教育部和大学的规定,家长只需支付子女大学教育自付额,而非全额学费。在此计算下,申请不到加大的教育资助不代表长春藤的资助也没份,私立大学的最终花费不一定比公立大学贵。 从经济角度来计算,他认为去外州的公立学校是最烧钱的选择。他建议SAT在2000分以下的考生还是安安心心待在加州最合适,但高于2000分的考生可以尝试申请外州的私立大学。 |
美国移民申请人在移民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不过,在这里提醒大家,遵循以下五条规则能帮你在美国买房省钱。 规则一:买房比租房更划算 移民美国你会发现,房价不是很贵,但是租金、水电费比较贵,所以大多数人都更愿意买房。而且,买房可免缴个人所得税,美国联邦、州以及地方政府都有许多鼓励买房的法律和政策,对买房者提供诸如免税、低息贷款等多种优惠。 规则二:签约45天内可退房 侨外移民顾问建议:想买美国房子的人,可以通过投资移民公司联系房产中介,也可上网查询自己选中房屋的所有情况。然后交相应的定金,在一定时间内就能交房,如果是现金买房手续会更加简单。如果一切正常,45天后合同生效。买方在这段时间内可请专门检查房屋质量的公司对房屋进行检查,若发现有质量问题,可以单方面中止合同。而且对于已签约付款,买主也可以在45天内随时退房。 规则三:有产权和有居住权不同 在美国买房分为买产权或是有居住权,有产权的房屋可以供业主自由买卖和出租,而有居住权的房屋只有十几年的产权,租售只能通过物业居委会,价格比有产权的房屋便宜几倍。 规则四:买房和美国投资移民不挂钩 在美国,房产管理与移民机制是相分离的,虽然申办EB-5投资移民同在美国购房置业并不矛盾,但用于个人购房置业的款项不能算作EB-5移民的投资款。外国人可以在美国投资买房,但却不能借此获得美国身份。不过,办理绿卡的移民申请人可以买房。 规则五:新移民有工作才能贷款 美国的一手房价比二手房要贵很多,如果看中一所新房子,可以在它竣工之前先买下来,不然等到房子建好价格就上涨了。美国银行对于那些没有工作的美国移民是不给贷款的,因为没有工作也就意味着没有信誉。但只要你有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有工资档案且无不良记录,就能轻而易举地从银行贷到款。 |
留学生来美国,有个独特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第一层次是解决生活基本需求(basic needs);第二层次是解决软环境问题,包括“支持、关系和资源(support, connections, resources); 第三层次是解决心理需要问题,包括“信心、成长和友谊”(confidence, empowerment and friendship)。 事前的准备。中国留学生来美国之前,总害怕美国有东西买不到,故而参考比较笼统的“攻略”和清单,把吃的喝的锅碗瓢盆清凉油消炎药春装夏装秋装冬装都带上。其实,事前不妨上网了解以下目的地的环境,相应去准备可能更有帮助一些。很多消费品,如衣服,可能在美国买还便宜一些。手机与电脑,窃以为在美国买,维修更方便。你应该预备一些美国不易找到的东西,尤其是不会有人大批量购买的 “精神食粮”,如图书和影像资料。 解决生活问题。刚来的学生需要应对时差、找房、找车、银行开户等问题。有些不可一蹴而就,但最好趁开学前尽快熟悉和办理,解决衣食住行、银行开户、申请社会安全卡(如果 在校内工作)等基本需求。大部分人刚过来,解决这些问题,还存在一个快速获取信息的问题。当然日后也不能永久性地呆在这个小圈子里不出去,否则会形成“留学生气泡”,和本地学生和社区绝缘。 参与开学的各种活动。刚来时信息来得很密集,尤其是入校培训(orientation)期间,美国人常说这叫“对着消防水龙头喝水”(drinking from the fire hose), 不免有被淹没的感觉。即便这样,还需迎难而上,不要错过学校为了让留学生“软着陆”而组织的各种orientation活动,也尽量去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接触关于移民、工作许可、学籍管理、社区资源、人身安全、学习方法等诸多有用信息。 主动寻求建议。开学时信息集中,或许你最关心的情况没有说到。不要等着有人来找你,应该主动去预约时间,和留学办公室顾问(international advisor)、学术顾问(academic advisor)去谈论自己关心的问题。有事应该多问。对于刚来的人,大部分人是宽容的,不作任何假设,会说“没有一个问题是愚蠢的问题”,他们不知道或许会告诉你谁可能知道。应该学习美国人,宁可事先问清楚,不要盲目做事,事后后悔(Better safe than sorry) 你甚至可以主动和导师(advisor)或是结伴的对象(mentor)约定定期见面。 利用学校资源。美国高校的学生服务,全面而深入,很多是国内以前根本没有想到的,应该尽早去了解这些服务,看自己有无可能在某些方面得到帮助,而不仅仅依赖熟人圈,把求助限于自己熟悉的少数几个人,或者仅仅依靠留学生办公室。让专业人士来帮你,你会进步得更快。很多学校都有写作辅导中心(writing center), 帮你看作文,甚至帮你修改。残疾学生大部分学校有专门的部门提供必要帮助。生活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问题,可以去找心理咨询中心 (counseling center)。很多美国学生因考试前压力过大而去找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很多学校还有义务法律咨询,绝大部分学生服务是免费提供给学生的。 建立自己的社交圈。性格外向开朗的同学可能这方面会无师自通。如果存在语言、信心等障碍,可利用一些特定的渠道去接触他人:学校有时候会建立“结对帮忙”(peer mentor)的关系,让本地学生和国际学生结成对子互动,有时候还寻找当地家庭,去尽地主之谊(host family)。一些社会组织,如教会,也会组织这种资源。中国学生进入一个其他社会,利用这些有组 织有结构的圈子,会非常有帮助。这种圈子也不限于面对面的圈子,也可早入加入Facebook等社交网络圈子,和周围人群互通有无。 主动走出气泡。在美国的留学生中有73%的人称自己的美国朋友为“两个以下” 。这一点可能有双方面的原因,一来大部分美国人本来就喜欢在关系中保持适当距离和区隔,也就是所谓“没有篱笆做不好邻居”(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ors),这样的距离,并非刻意针对你我个人。这方面期望值需要调整,不要指望大家会发展成那种非常哥们非常闺蜜的关系。还有一点:很多美国学生对其他国家人缺乏了解,除非你刻意努力,否则他们愿意接近跟自己类似的人,这也是惯性使然,人之常情。留学生与其等着他人来接触,不妨主动了解美国社会交往的潜在规则,主动地去培植友谊。同时,要对他人保持距离的做法,尽量习以为常,不要感觉受伤。 |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