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朱明娟

https://blog.jinbay.com/maoqinglxq/  复制链接收藏

朱明娟个人头像
朱明娟
博客日历
«November 2024»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8/9/2008 11:28:00 AM [文化-历史] 分享

分享

有人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善良的。在现代的许多诗人中,泰戈尔更是一个“孩子的天使”。他的诗正如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感得和平,感得安慰,并且知道真相和爱。

在《采果集:诗哲泰戈尔献给生命的诗篇》中,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咏叹,透过清新优雅的文笔,传达丰富精妙的哲理,配以意大利著名插画家唯美清雅的图画,带您步入如诗如画的伊甸园,让您的生命感动久久!正如书中的一节所述:“不,催蓓蕾开花,那可由不得你”,“摇撼蓓蕾也好,敲打蓓蕾也好”,甚至“撕碎它的花瓣”,花蕾仍是没有开放,“没有色彩,也没有芬香”。因为“催蓓蕾开花,那可由不得你”。

而真正能使花蕾开放的人,他却做得轻而易举,只消“看它一眼”,“吹一口气”,花蕾便开放了!

这能使花蕾开放的人,到底是谁呢?诗人将他的名字隐去,要读者去猜。默默凝想——他不是别人,正是“自然”!

自然,他的魔力无比,你永远也不能超越他。

自然啊,他把美藏在最合适的地方,你发现它,也恰在自然早已安排好的一刹。这朵花,不会早一分,不会晚一秒地开放。你永远只有安静地期待,而不是粗暴无谓的强迫——要使花蕾绽放,那可由不得你。

这《采果集》便是一个花蕾,待我们将它读完,花便开了——一朵生命哲理之花绽放。

本书信息:《采果集:诗哲泰戈尔献给生命的诗篇》(中英双语,彩色插图本)作者:(印)泰戈尔插图:(意)妮可丽塔译者:吴岩(翻译家,上海译文出版社原社长)[附]泰戈尔原诗不,催蓓蕾开花,那可由不得你,摇撼蓓蕾也好,敲打蓓蕾也好,催它开花可无能为力。

你的触摸玷污了它,你撕碎它的花瓣,把它们撒在尘土里。

然而,没有色彩,也没有芳香。

啊!催蓓蕾开花,那可由不得你。

能催蓓蕾开花的,他轻而易举。

他看它一眼,生命之液便在它血管里流动。

他吹一口气,花儿便展翅随风飞舞。

色彩纷呈,如内心的渴望,芳香又透露了甜蜜的秘密。

能催蓓蕾开花,他轻而易举。

NO: it is not yours to open buds into blossoms.

Shake the bud, strike it; it is beyond your power to make it blossom.

Your touch soils it, you tear its petals to piece and strew them in the dust.

But no colours appear, and no perfume.

Ah! it is not for you to open the bud into a blossom.

He who can open the bud does it so simply.

He gives it a glance, and the life-sap stirs through its veins.

At his breath the flower spreads its wings and flutters in the wind.

Colours flush out like heart-longings, the perfume betrays a sweet secret.

He who can open the bud does it so simply.

评论 (14)

分享 分享

对话:14个评论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8/9/2008 11:29:00 AM [文化艺术] 分享

分享

在文化读书界,余秋雨无疑已经成了“文化苦旅”的最佳形象体现者。毕竟早在十几年前,他就辞去官职走出书斋,开始了一个人的大地之旅和思想之旅,并很快掘取了梦想中的“第一桶金”,同时也与其他同行者首次拉开了前所未有的“距离”。

无论是先前的一卷《文化苦旅》,还是随后的一册《文明的碎片》,余秋雨都是以大地旅行者和大地热爱者的形象出现的。他凭借着对山水风物和人文风景的倾心观照与独

到理解,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适时澄清文化人格与文化良知。对此,一些人的善意“担忧”显得多余,一些人的有意“诋毁”也显得无聊。相反,读者纷纷选择了余秋雨,并促使他坚定信心开始了长达几年的中东之行和欧洲之旅,实现了他对人类文明废墟进行一一实地考察的夙愿,于是又相继有了受读者欢迎的文化散文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可不想有一天,置身于万里之外的余秋雨,突然得知昆曲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之后,“荒凉的心境间立刻增添了一份滋润”的同时,多年麻木的一根神经也随之被激活。毕竟在12年前,自己曾经以一个昆曲研究者的身份出访过台湾。其间除了进行正常的学术演讲之外,还就有关昆曲之美的问题与台湾着名作家白先勇作过长篇对话。遗憾的是,自己并没有因此而进一步攀援昆曲艺术的“山脉”,倒是白先勇却常年往来于美国、台湾和苏州之间,不断把昆曲艺术隆重地推向海内外,为昆曲最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一个以敏锐着称的文化学者,余秋雨理应为自己的“最早启程”,但又“最后迟到”的事实而惭愧。好在余秋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心情重归平静之后,翻阅了以前从事昆曲研究时留下的诸多文字,把12年前在台湾的演讲和有关篇什整理成册,这样既能了却一段前缘,也可求得内心的一点安宁。

如果没有余秋雨的《笛声何处》,我相信许多读者只能从媒体中了解到如下一些零碎信息:被称作“百戏之祖”、“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昆曲,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曾风靡中国200多年。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做”,世界上共有19个文化活动和口述文化表现形式被首批授予。昆曲艺术,则是中国第一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通过阅读《笛声何处》,可以使我们对昆曲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毕竟余秋雨在书中详尽地介绍了昆曲的整个兴衰过程,同时对昆曲剧目的四大代表作《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和《牡丹亭》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是本质上的“另一种文化苦旅”。毕竟对余秋雨而言,过去所关注的是“历史的、地理的、物质的文化”,而在《笛声何处》中,关注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是“历史的、声乐的、非物质的文化”。

就阅读感觉而言,《笛声何处》对于昆曲艺术的分析与解读,更多地是站在戏剧学的角度而非社会学的角度。这就与文艺教科书的有关章节和某些学术着作的相关内容保持了应有的距离,从而更容易清除与昆曲艺术无关的“杂质”,使昆曲艺术的文化内涵得以“明晰”。仅从这一点来说,余秋雨写作《笛声何处》,不能说没有实际意义。而余秋雨在写作中也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昆曲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前辈的遗产而被尊重和保留,也不应该仅仅因为蕴藉雅致的古典美而被欣赏和介绍,它本是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范型。”此外,对于昆曲艺术的命运,余秋雨也有着这样清醒的认识:“昆曲无可挽回地衰落了,这是不必惋叹的历史必然,人们也不必凭着某种使命感和激动去做振兴的美梦。它曾经有过的辉煌无法阻止它的衰落,而它的衰落也无法否定它的辉煌。一切辉煌都会有神秘的遗传,而遗传的长度和广度却会倒过来洗刷掉辉煌时代所不可避免地迸发出来的偶然性因素,验证造成辉煌的质朴本原,中国人审美定势的本原。”

余秋雨的新作《笛声何处》,也许是地道的“老酒入新瓶”。不过我相信,只要是“酒”,就不怕与“老”字结缘。

阅读全文>>

阅读(543)评论(0)

8/9/2008 11:25:00 AM [美食-旅游] 分享

分享

黑与白一向是设计师的色彩宠儿,它们百搭各种色彩和款式的衣装,它们独具优雅大气的气质,它们出奇的瘦身效果和纯净的质感,都让黑色和白色成为经典的时尚佼佼者,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最能展现个人魅力的最佳选择。

阅读全文>>

阅读(504)评论(0)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