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Ed9445

https://blog.jinbay.com/Ed9445/  复制链接收藏

Ed9445个人头像
Ed9445
博客日历
«May 2025»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博客自定义分类
7/30/2009 8:18:00 PM [新闻时事] 分享

分享

抽象社会中的政治经济
 
--------------------------------------------------------------------------------
  无论卢曼,还是哈贝马斯,在分析现代社会的政治系统时,都将“政治”看作是一种系统整合的方式10,其突出特点就是与价值理性日益脱离。11事实上,这两位学者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政治的非政治化”的观点,只不过一位学者竭力用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及其特殊的化减机制来为政治系统的这一特点进行辩护,而另一位学者在勉强承认这种辩护的同时,另外诉诸属于生活世界的“公共领域”来制约这种趋于技术化的政治。这种将政治系统等同于国家机器的做法,与法国结构主义一度产生的问题没有什么两样,都忽视了葛兰西反复强调的国家的市民社会基础的重要意义(1992:第395页以下论“国家与市民社会”)。事实上,从近代国家的发展来看,无论国家统治技术的发育,治理观念的更迭,还是包括科层制在内的政权建设过程,都涉及了治理理性与市民社会,统治权力与基础权力,政府治理与自我治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1. 国家理性与生活纪律
  现代国家中治理技术的兴起,是面对所谓“17世纪的总危机”(The general crisis of the 17th Century,H. Trevor-Roper语)逐渐采取的理性化步骤。17世纪早期,在欧洲出现的广泛危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此期间,自中世纪盛期(High Middle Age)以降逐渐发展的西欧的人文主义传统,以及所谓“文艺复兴的现代性”(the modernity of the Renaissance),逐渐为一种理性主义的现代性所代替。这种理性主义的现代性,放弃了怀疑主义色彩的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寻求一种普遍性和“确定性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certainty,Toulmin 1990)。
  这种“确定性的政治”寻求建设一个以更加理性的方式来管理的国家。用福柯的话说,在新的理性国家中,权力的形象将不再是针对死亡的,充满了随意性的暴虐权力,而是一种小心谨慎、细致入微地管理生命的权力(Foucault 1979:第5部分)。在国家政权的建设过程中,国家治理技术的发育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国家理性(reason of state)学说和各种治理术的发展上。
  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无论中世纪的基督教政治神学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公民共和思想(civic republicanism),政治理论关心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建构一个体现正义和善的政府(Pocock 1975,Muller 1993:39ff)。政治理论,作为一种最尊贵的学科,提供的是有关共和的艺术(art of republic),而共和意味着一种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自由与为公共的善服务的德性结合起来的努力。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学说将社会的整合与政府的正义性以及公共的善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被视为现代政治理论先驱的马基雅维利仍然坚定地捍卫政治学的这一根本特征(Viroli 1992)。但他在《君主论》中的论述还是引发了某种列奥·斯特劳斯所谓“马基雅维利的革命”(Strauss 1989:88)。这种“革命”就体现在《君主论》通过对当时盛行的人文主义观念的批评,第一次试图不再只从一种规范的立场出发思考政治问题,而是从所谓现实的人出发,解决治国术(statecraft)的问题。通过探讨现实的政治生活,从一种政治的修辞学转变为一种现实主义的政治观,以处理世俗历史中的偶变因素(Pocock 1975)。不过,马基雅维利仍然希望在传统的共和艺术的政治理论中兼容治国艺术的观念,而并不是将政治等同于国家问题,因此,他的思想仍属于公民哲学的共和观念(Viroli 1992:第3章)。但继马基雅维利之后,许多撰写“王公之鉴”的学者开始抛开共和问题来探讨治国术的问题,随着“国家理性”学说占据了整个政治观念的舞台,治理术与国家理性的问题开始逐渐脱离了与带有规范色彩的政治理论的关联,并将“治理”问题从马基雅维利那里的国家和“君主”引申到“元首、皇帝、国王、君主、贵族、长官、教士、法官及类似的人”,而且治理问题也不再局限于战争问题与国家问题,而是囊括了从家庭、儿童到宗教秩序的诸多方面,正是随着治理问题摆脱了共和观念,甚至主权观念的限制,所谓“马基雅维利的革命”才算是彻底完成了(福柯 1998)。
  不过,这次“马基雅维利的革命”真象列奥·斯特劳斯所认为的那样,是从此将政治问题变成一种技术问题吗?德国历史学家奥伊斯特莱赫有关新斯多噶派与早期现代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所做的研究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论述(Oestreich 1982)。
  奥伊斯特莱赫指出,在荷兰等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新斯多噶派的复兴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面对由宗教战争等因素带来的“总危机”,欧洲传统的国家体系以及旧的社会整合方式已经趋于崩溃,重建权威和秩序成了当务之急。在这一过程中,绝对主义国家这种现代国家形式逐渐脱颖而出。但如果说,传统的封建国家体系和法团国家体系借助教会宗教和封建法律完成了社会整合和利益分配,那么在宗教战争带来的社会分裂之后,绝对主义国家却很难再依靠这样的制度化宗教来提供共享规范式的社会整合方式,这一点在荷兰这样新教与天主教共处的国家中尤其明显。而荷兰的“律师/学者”们借助新斯多噶派的复兴运动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会整合方式。奥伊斯特莱赫指出,这种新斯多噶派在荷兰的广泛影响,形塑了一种新的“政治人”的形象。新斯多噶派在强调实力和军队对于增长国家的权力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要求人们的自律,扩大对统治者的义务,对军队、官员乃至整个社会进行教育,从而建立一种适应新的工作、生活,保证人们的服从和义务感的社会纪律。而在这一过程中,来自罗马社会的德行和义务的学说为这种新的国家理性提供了一个基础。在奥伊斯特莱赫看来,如果说“ ‘国家理性’的现代现象,将更高程度的理性和热情带入了政治生活中,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新斯多噶派关于理性的力量与人应该积极生活的要求的教诲的产物”( Oestreich 1982:70)。
  韦伯在分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有择亲合关系时,曾从生活秩序(life orders)的问题入手发掘带有伦理色彩的个性塑造的关键意义(Hennis 1988)。针对早期现代国家的形成过程,奥伊斯特莱赫的研究可以说同样提供了一个韦伯式的命题。国家治理技术的发育,并不仅仅是一种国家权力的简单扩张,而是与一种新的“政治人”的塑造,一种政治文化联系在一起。荷兰军队的组织和士气,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来自这种与新的国家理性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纪律。这种纪律正象深受新教伦理影响的企业家面对的纪律一样,重新安排了人们的生活秩序。用福柯的话来说,一种治理术,实际上是将一种权力技术与一种自我技术联系在一起。没有建立在特定的伦理基础上的自我技术,这种表面上看来是单纯的程序技术的治理术,就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2. 政治、经济与绅士社会:孟德斯鸠命题
  从绝对主义国家到民族国家,国家治理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将传统的所谓“家政”(economy)转变为政治管理的“经济”,并通过“治安”(police)的努力促成了所谓“社会”的兴起(福柯 1998)。这一过程展现了现代抽象社会中不同领域采用的程序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
  蒂利指出,在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战争这种所谓“有组织的犯罪”是一个核心环节,而战争的关键则是要在财政方面的资源榨取与军备方面的军队建设之间建立良性的循环,这就意味着要在强制的集中和积累与资本的集中和积累之间最终能够建立某种直接的联系,即通过所谓“资本化强制”(capitalized coercion),成功地实现军事武装与财政机制的内在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列强林立的西欧政治舞台上生存下来并得以发展(Tilly 1992)。那么在蒂利所谓的“资本化强制”过程中涉及了哪些隐含的社会整合过程呢?
  我们注意到自重商主义始,国家开始日益关注对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方面的管理。从表面上看,国家对于贸易的治理,似乎完全超出了传统的政治学,属于国家理性和治理理性的范畴。这样做可能进一步将政治问题技术化,并有将政治理性化与经济理性化合流的趋势。但实际上,故事并不是这样简单。18世纪许多杰出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认为贸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在他们看来,贸易的发展一方面限制了国家的任意权力的膨胀,另一方面则促进了国家的理性化,而国家的理性化,则有助于贸易的发展。在这些学者的心目中,贸易实际上是公民共和观念的一种新的实现方式和保障。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的论述鲜明地体现了这种观念。在讨论贸易、法律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时,孟德斯鸠指出,贸易的发展一方面既使民众风俗趋于温厚,而另一方面现代贸易(节俭的贸易)与多人统治,尤其是和共和体制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却与崇尚奢华的制度没有本质的联系。12从英国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贸易的繁荣,培植了一种与政治权力相对的公共财富的权力,促进了自由的发展。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银行和公司中(孟德斯鸠 1987,第4卷13)。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回到蒂利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在西欧的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英国和法国较早地实现了资本化强制。但是,英国与法国的条件并不同,从军备基础(尤其是人口)来看,英国显然处于劣势,但事实上英国在与法国的争霸过程中,却处于某种程度上的优势,这种优势就体现在英国通过财政改革,通过成立特许银行,从而在榨取资源与军备建设方面建立一个非常有效的制度关联。这种负责向国家提供借款的银行,使英国能够在战争期间,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购买雇佣军的方式参与战争,从而避免了在平时维持一个庞大常备军的高额军费。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国家治理过程的可预计性,否则难以维持政府借款的信用。这种可预计性 阅读全文>>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7/30/2009 6:31:00 PM [车辆-E.V.] 分享

分享

该车搭载6.75升V8引擎,它将制造出超过550匹的马力和高达1000Nm的扭矩。使得这辆全轮驱动豪华轿车达到321.9千米每小时的最高速度。

阅读(65)评论(0)

7/30/2009 6:18:00 PM [体育运动] 分享

分享

近日,NBA球员易建联与非常6+1的砸蛋女友李亚红的几张亲密靓照在网上沸沸扬扬。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照片的拍摄时间从2006年开始到2008年,足以证明在这三年里易建联与李亚红的关系。众所周知,近年来不断有人以“易建联绯闻女友”的名号博人眼球,使得易建联不得不承受“花心”的非议,但这些“绯闻女友”大都是昙花一现,成功借易建联上位后就没有了下文。这期间也一直流传着李亚红与易建联的种种消息,但也仅仅属于“绯闻” 的范畴,而这几张照片的出现,使得李亚红与易建联的关系完全浮出水面。
    记者试图与李亚红取得联系,而她的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从李亚红的博客上得知,她目前正在长春参加2009国际汽车模特大赛。在大赛的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一个标题为“易建联砸蛋女友俏美惹人爱”的视频被放在了网站的显著位置上,而在视频采访中,李亚红亲口承认了她就是易建联真正的女朋友。而这一宣言将改变公众对易建联“花心”的印象。
本文来源 :丁香网址大全--丁香|网址导航|网址之家|百度网址大全|www.582858.com</STRONG>
 

阅读(102)评论(0)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