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生活就一定会和美国邻居打交道,美国人都有很强烈的社区意识。他们关注所居住社区里所有的事,也很看重社区的团结,他们会定期举行街道邻居聚餐来加深互相之间的认识和了解。果是一家新搬来的住户,一般都会去周围的邻居家做一次礼节性的拜访。这样做不仅可以熟悉一下周围的社区环境(邻居会为你做详细介绍),还可以很快地与邻居建立睦邻友好关系。除此之外,在美国,还有很多独特的邻里文化。 不说家长里短也不能问隐私 与美国邻居相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议论家长里短。尽管美国人刚一接触给人热情大方的感觉,然而你最好不要过度热情。尤其是见了你还不十分熟悉的邻居,不要见了面就“嘘寒问暖”。路中遇到熟人,也不兴大呼小叫,只限于打个招呼,说声“hello”,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造成尴尬的局面。这在城市社区尤其如此。这是因为美国人喜欢个人独立,不愿与初次相识的人发展很深的私人关系,更不愿意承担义务。总之,“尊重隐私”在美国人看来,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 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包括:一个人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个人财产、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感情世界、政党取向、体重等。中国的邻里街坊喜欢没话找话,借此寒暄几句,套套近乎。如见面就问,“你吃了没有?”看人刚出家门就打听:“你上哪儿啊?”在美国人眼里,这些都不是你该关心的事情。还有,遇到邻居“穿金戴银”,你最多夸她两句:“你看上去很漂亮!”千万不要打听这首饰是真是假,穿的衣服值多少价钱。如果你这样问,会让人感到很为难;告诉你是真货,怕露富;告诉你是“赝品”,又怕你看不起她。至于夸她“很漂亮”,这是人人都爱听的话了。 美国人除了不喜欢别人打听他们的私事,更不喜欢被外人打扰,因此美国人很少请人到家里来做客。西方有一句谚语:“英国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它生动地道出了英国人在自己家里所拥有的不受别人打扰的自由和权利。美国的早期移民都是从英国来的,受英国文化影响很大。直到现在,美国人也都认为家是自己的城堡,很少对外开放。 以上信息由美国EducationRen教育网整理(https://ww2.educationren.com) |
美国邻居之间更不作兴“串门”,他们从周一工作到周五,周末喜欢和家人呆在一起。如果交情不深,千万不要在周末登门拜访邻居或朋友,除非受到特别邀请。如有美国邻居、朋友在周末请你去他家后院“烧烤”,说明你们俩人交情不浅。 因为烧烤在美国是一项拥有悠久历史的烹饪传统。烧烤聚会已经成为邻居间一种主流的社交活动,是和睦邻里的最佳方式。许多美国人喜欢比较和炫耀他们后院的烤肉架,并以拥有独特的秘制烧烤菜谱而自豪。在美国,烧烤可谓是“各州有各州的风味”。 比如说,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堪萨斯城的人们更喜欢用一种带有甜味的烧烤酱料来腌制肉类,而南部德克萨斯州的居民则更喜欢以辣味酱汁给牛肉调味。卡罗来纳东部的居民喜欢以醋制成的酱料烧烤肉类,而他们西边的邻居喜欢用一种由西红柿制成的浓稠调料。在加利福尼亚州,很多人喜欢烧烤海鲜。而烧烤汉堡、热狗和鸡肉则风行整个美国。跟中国人的习惯不同,美式烧烤的特点不在于要使用多么昂贵的食材,BBQ本身就是一次和家人、邻居、好友欢度美好休闲时光的机会,菜式可以简单,关键是心情要放松。 而每一次的邻居聚餐,大家都总是等到天空变成深蓝了,才意犹未尽地回到各自的家中。第二天早上,总会发现大家在问好时的笑脸比以前大了许多,心情也因此变得更清朗。 一般邻居,即使住在同一楼层、同一街道,登门拜访也需提前打电话预约,不速之客将被视为冒犯的举动。甚至没有什么正当理由、或在不适当的时间(如早上7点以前,晚上10点以后)给别人打电话,也都是干扰了别人的正常生活。 正因为美国人喜欢保持个人天地,他们在郊外的住宅都有篱笆相隔,绿树荫窗,使屋内人的生活起居。社交往来不为外人所知。在城里的公寓居住,如果两个楼之间间隔较近,就必须十分注意自家的“隐私”是否曝光,如室外不允许晾晒内衣内裤;室内最好使用厚窗帘隔断对面楼层住家的视线,尤其在夜晚更要注意这一点。 以上信息由美国EducationRen教育网整理(https://ww2.educationren.com) |
中华“根”植种心底 已经20岁的儿子,中文说得不错,但他只认识很少的汉字,也不会书写。我觉得,只有经常使用、有实际需要,学的中文才能记得住。让下一代亲身感受中国,让他们不忘自己的“根”有时比让他们背几个中文词汇更有意义。我们要求他在家说中文,一有时间和机会就让他回中国看看。 2001年,当国内有关机构第一次在美国组织“寻根”夏令营时,我们让儿子自己从费城飞到北京加入夏令营,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那次,夏令营组织他们与北京和上海的小朋友联欢交流,爬长城,看天坛、故宫,游苏杭,每天都吃中餐,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融入他们这些“小华人”的心里。儿子也渐渐认识到,他们这一代华人如果能在海外学习优秀、事业成功,也是给“中国人”这3个字增光。从此以后,儿子的暑假大都是回中国度过的。也许是因为能常回中国看看,一直连着祖国的“根”,也许是因为受父母影响,谷峥很看重自己的中文名字。在美国,人们称呼他ZHENG GU。他很以美国人费劲地喊他ZHENG为荣。 多年前批准他的美国“绿卡”时,我们说为大家称呼你方便也改个英文名字吧?他立即拒绝了。做研究也好,找工作也好,美国的一些最尖端科技领域和岗位是要有美国公民身份才行的。前不久,谷峥入籍时,我们再次询问他是否也取个JOHN之类发音接近“峥”的英文名,他再次拒绝了。和我们一样,儿子虽然来美国10多年并且已经入籍,但他并没有英文名字。 以上信息由美国EducationRen教育网整理(https://ww2.educationren.com) |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