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盲犬的一点思考</SPAN> </SPAN> </SPAN> 美国有一项詹姆斯费雷奖,又简称为积姆奖;此奖专门授予那些热心盲人事业的明眼人,尤其是重点奖励热心帮助盲人克服视觉障碍的人。</SPAN> 据今年二月在纽约出版的盲文综合月刊报道,</SPAN>2001</SPAN>年度积姆奖授予了布鲁斯本日 乐先生。</SPAN> 本日乐先生的获奖理由是:他四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地培训导盲犬;从青年时期,他就投身于培训导盲犬事业;他不断探索提高导盲犬的品质,也积累了大量导盲犬的使用经验。他还组建了导盲犬信息交流中心。在为盲人培训导盲犬和指导盲人使用导盲犬这个专业上,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影响卓著,深受人们的爱戴。</SPAN> 这让我想到在国内导盲犬还是一片空白,甚至很少有人想起或者谈及这件事。盲杖始终是中国盲人行走的辅助工具。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把盲杖作为行走的辅助工具也是应该的。一是经济,二是便利,特别是那些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盲人,随手找根棍棒就可使用。然而,由于生活方式与文化教育的不同,人们的心态也就不同,因此对康复的需求也会不同。有些盲人也希望能用上导盲犬。那么社会也就应该考虑提供这方面的服务。</SPAN> 江苏、福建、湖北、四川几位年轻的盲女都打电话对我说,他们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走路的困难,不敢出门;她们又说,你们男人更容易些,不像我们女人出不去。实际上,她们就是不愿用盲杖去探路,觉得用盲杖很难为情,样子难看,更容易引来人们的讥笑。许多年前我去过北京盲校,那里的几个盲姑娘发现我用盲杖,也非常反感地说,拿个破棍干什么。有位到中央电台作节目佳宾的盲女也说过,她由于不愿意使用盲杖,人们就看不出她是盲人,但这样一来,她在购物的时候,也遇到了许多麻烦。尽管盲杖对盲人行走有诸多益处,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的盲女们不愿意使用盲杖,这种心情也实在值得理解。从一些资料上看,国外相当一些成功的女盲人,年轻的时候也很少使用盲杖。虽说残疾不该掩饰也无法掩饰,但如果找到一种更优雅的方式,让盲女们接受起来心里没有疙瘩,乞不更好!</SPAN> 我觉得我们也有必要开始尝试培训导盲犬,或者对导盲犬的需求做一番调查,有关部门也该研究探讨盲人行走辅助工具的多样性。显然,让中国盲人用上导盲犬还得有个过程。这既需要有经济基础,也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残疾人事业工作者和盲人本身共同转变观念,而残联工作者转变观念尤为重要。只要残联肯于思考,肯于呼吁,肯于重视,政府和社会才能够给予考虑和支持。残疾人的事,如果残联自己都不闻不问,不声不响,甚至有人找上门来都不冷不热,那就怪不得政府和社会想不到了。</SPAN> 这篇短文是五六年前的。现在大连已经有了导盲犬培训基地。据电视新闻,这个基地眼下才有六只可以提供给盲人的导盲犬,而中国需要导盲犬的盲人恐怕有</SPAN>1</SPAN>千万左右。更重要的是,导盲犬的价格大概也很不菲,即便某一天在数量上能满足需求,大多数盲人能不能用得起也是值得考虑的。现在能用上电脑的盲人也不很多,有的盲人专用电脑软件,甚至比一台电脑还贵。所有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该注意到。</SPAN> </SPAN> </SPAN> 阅读全文>>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