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大嫂早上起来,把小米下到锅里,搁在门口的煤球炉子上,就到外面随便一转。一天也就是这个时候能出去。捎带着就把一天的菜都买了。 早晨,城市醒了。学生背着大书包骑车走路的直奔学校。各式店铺陆续开门。各处地点,定点拉客的出租车排起了队,司机有的发呆,有的瞌睡,有的在车边上活动腿脚。公交车转起来了。商场门前放起了音乐,一群男女站队做操了。还有不少晨练方回的中老年人,精神抖擞,交流心得。这个时候是城市最美的时候。没有杂乱的人流,没有喧嚣的吵闹,没有鸣笛乱撞的汽车,没有乱扔乱弃的垃圾。一般也不见忙于办事,急于了结的各种表情。为生计奔波的无业群氓或者正准备出门或者已经奔赴各处。太阳一视同仁,催生新鲜的空气和心情。好啊,怪不得说我们每天早晨如天使般醒来,每天晚上却如魔鬼般睡去。就这一天光景,折射出众生百态。 7:00。乔大嫂已经结束活动,提菜回家。准确地说,不算个家,就在桥儿上,小巷的曲折尽头,一个大杂院,倾颓毁败的一圈老房子。在最不起眼处,租住了一间偏屋。屋子低,进门还得低头。屋子小,仅有转身之地,摆满了一应生活用具。床,旧衣柜,一个大案子,旁边是几台缝纫机械电熨斗。墙上挂水箱,屋顶乌黑的木梁下拉着纵横的铁丝,挂着衣物。连做饭的地方都没有,小煤球炉子就在门口,上面用油毡木条搭个架子,全部身家尽在于此。 乔大嫂原本也不是干这个。她是寺庄人,中年丧偶,有个儿子。以前在服装厂上班。说起服装行业,高平也曾风光过。又是旧事重提了!可那又怎么样?不能提啊?提一下也没什么不好。大家可以领略一下嘛,高平几十年怎么过来的。没有这些大大小小的公司企业,高平哪会有开放以前的那样规模?你沿着以前的老四环——东、西、南、北四条街一扫荡,就会发现无数机构遍布全城。虽然已经基本上没有生命力,但当时可是养活了高平这方水土上的芸芸众生的。即使现在,也还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是另一回事了,职能已经彻底改变。但是,现在身价却依旧存在,并且还将高出以前几十倍,那就是他们盘踞的那些地盘。总有一天,会借地生财。不过,当初在这里忙碌的人们已经不见影子了。乔大嫂就是这影子中的一个。 1954年5月,在县城书院口,成立了高平股份缝纫合作社。随后在1956年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改了名字。1959年改为生产合作社,有各式机械30多台,从业人员60多人。1970年,产值达到35万元。看起来欣欣向荣。 1973年6月,改为被服加工厂。1977年又改回服装厂。1974年,用到了现代化高科技,建立了电动传动式流水作业线。就在这个时候,高平创出了名牌:“青松”牌中山装、女西装、夹克衫。看这路线实在对头,这些产品就到现在也属于主流,发展不错。1976年,产值达到50万元。1980年,男西裤位列晋东南服装质量第一名。随后,开发新产品,1981年,又增加了刺绣服装产品。1983年,达到了事业顶峰,产值130多万元,产量达到近11万件。男西裤全省质量第一,圆领女西装、男童西装排名全省服装设计二等奖。随后,还有新品开发,比如双绉、真丝服装等。不过,到此为止,其后如何没落下来,就不用再提了。总之,原因是很多的,困难是很大的。我们也不该提出在某人手里这个行业毁掉了,那没意义。反正,就像美国大兵说的:“借口是屁眼,每个人都有一个。”天经地义,你说凭什么人家就不该有? 反正啊,没有这些行业,高平人也活得自在。每天每年扔出大把钱钞,让外地人高兴的要死。高平人也不能就此不扔。钱儿嘛!就是流通嘛!凭什么就得攥在高平人手里?高平人大方,不当 阅读全文>> |
在德国不怎么爱吃肉,我创造了一个新词描述我现在的状态,叫做“主动吃素”,而在请客或被请的时候被动吃肉,哈哈。这次做肉当然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位对中国人民有深厚感情的老太。我一直受惠于她,无以为报,所以提出给她做顿中餐。德国人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了,当然一拍即合,就在她家做,她提供场地和主材料,我出技术和劳力。 她是每次请客必做肉的,所以我也当然得做个肉菜。本来呢我想做深受国内人民好评的洋葱大排,但是她很起劲地说,她负责买肉,买最好的里脊肉。我为了想出一个又有纯中国特色,又能为德国人民所接受,还能对得起那里脊肉的菜,可动了些脑筋,最后决定做京酱肉丝。 因为这个菜以前没做过,所以多买了些材料,在家里试了一把。结果很成功: ![]() 做法: 1。300克猪里脊肉切细丝(尽量切细一点!),加盐加酒抓匀,加半小碗水使劲搅拌,让肉吸饱水,然后加淀粉,最后加点油把水 |
平常而又简单,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心境,当我把所有遇到的事的处理,都能以坚持到底的态度去面对,那么就不会有复杂和困难。生活、工作和学习都能踏踏实实认真对待并成为习惯,这是我要求自己去达到的一种态度。 平常心就是自己的心境习惯,它不是社会生活里的某种潮流导向,是你自己的心理取向,每个人的平常心是不一致的,所以不要认为提到平常心就是大家共同的心理基准,对我是简单的对他可能是复杂的,对他是经常的对我可能就是突发的。我努力把“尊重”培养成心理习惯,就能从更多人那儿得到教导。 拿得起和放得下,常常听人说要放得下,为了能够奔跑一定要放得下。其实,要放下什么我们自己知道吗?要放下的那个东西我拿起来了吗?很多很多时候我们为那个根本就没有去拿的东西而伤心难过,然后就听到有人劝解我们说:“要放得下”。如果我们还能思维,我们会很轻易就知道,那个东西我根本没有尝试去拿或根本就拿不起来,还谈什么要放下。那么我们拿得起的就一定是财富是荣誉了吗?我们赤裸地来到人间又将以灰烬的形式离开世界,这期间我们不要为没拿起的感伤也别把承载着的当作负担,本来无一物,心妄是烦根。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