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Robert J

https://blog.jinbay.com/Robert111/  复制链接收藏

Robert J个人头像
Robert J
博客日历
«April 2025»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博客自定义分类
6/17/2009 3:44:00 PM [新闻时事] 分享

分享

(转)最近以来,印度高调宣布向中国藏南地区增派二个师约六万兵力,以及增调二个苏30中队往藏南地区,旨在加强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能力。据网上消息,作为回应,中国军队最近也加强了在西南地区的兵力部署以作为反制。中国网民对中印边境局势也聚然关心起来了。</SPAN></SPAN>
 </SPAN>
藏南问题的久拖不决,势必让中国在领土争端中陷入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处境。随着印度加快对该地区的移民步伐,以及文化渗透与侵略,中国的藏南地区现在正逐渐朝</SPAN>“</SPAN>阿鲁纳恰尔邦”的方向发展。眼下最令人担忧的的实际情况是:印度传统文化在</SPAN>“</SPAN>阿鲁纳恰尔邦”当地居民心中影响逐渐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当地日渐式微。因此,“藏南地区”距离中国是渐行渐远了。</SPAN>
 </SPAN>
其实一直以来,无论是从战略态势来看,还是从战役层面来看,还是从双方战术态势来分析,中国与印度相比都占据着一定的优势。如果中国毅然发动收复失地的战争的话,中国取得胜利将会是毫无悬念的。但是,自1962年那场自卫反击战以来,中国并没有将这些战略及战役上的优势转变为对自己有利的整体态势。反而是坐视印度这几十年来,采取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付诸实施,苦心经营中国藏南地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印度对藏南地区的实际控制力已经不断得到加强。</SPAN></SPAN>
 </SPAN>
1987年,印度议会通过法案,</SPAN>正式在“麦克马洪线”之南建立“阿鲁纳恰尔邦”,并且开始了往该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埋头于经济建设,执行“韬光养不出头”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印度方面的挑衅行动,中国政府除了由外交部门照例发表了一通“抗议”,宣布“决不承认”及“保持继续采取行动的权利”之外,就悄无声息的将此事压下来了。然而,中国对印度方面蛮横行为的冷静处理并不能阻止印度对藏南地区的变本加厉。印度方面更加快了朝藏南地区大规模的移民步伐</SPAN>。二十多年来,印度直接往藏南地区移民约30至45万,这几十万</SPAN>印度移民目前已经在藏南地区定居、安家落户、耕耘劳作,并且繁衍生息。而且,现在这些移民大部分已经有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总人口接近六十万。而中国在藏南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为</SPAN>珞巴族、门巴族和僜人,其中珞巴族占绝大多数。据中国统计部门2001年统计的数据是:珞巴族约30万人,门巴族约4万人,僜人近2万人,合计共约35万人。</SPAN>
 </SPAN>
从以上数据中得知,藏南地区现在实际居住人口中,印度人已经逐渐成为多数,中国人已经沦落为少数民族。
 </SPAN>
我们都知道,文化认同感是一个地方居民对主权归属的一个重要标杆。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经久不衰,其中最具凝聚力的地方就是华夏子孙们根深蒂固的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也是中国历经多次外族入侵,但始终没有分崩离析的主要原因。现在,在藏南地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华文明在藏南地区的影响是越来越弱了。中国的行政管理力量长期无法投射到藏南地区土著居民身上,长期不能为他们提供有关中华文明的教育,自然也就无法实施对藏南地区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影响与渗透,也无法为他们提供各种政府服务,更加不能为他们提供军事保护。长此以往,藏南地区的土著居民们还会认同中华文明吗?还会认同中国政府对这一块土地拥有管辖权吗?还会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他们的祖国吗?
 </SPAN>
我们都知道,剥离原住民的传统文化是侵略者对占领区采取的一个必然手段。如今,藏南地区长期处于印度实际管辖下,一方面,印度当局对当地居民从小就进行“</SPAN>阿鲁纳恰尔邦自古就属于印度领土”的灌输</SPAN>教育,另一方面,大量印度移民涌入该地区,自然带来了印度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当地土著的珞巴族人、门巴族人平时与这些印度人进行日常交流、接触,耳濡目染印度文明,无时不受到印度文化的熏陶。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成长的中国土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在再经历几代人的繁衍后,他们对中华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到底还能剩下多少呢?
 </SPAN>
这是印度在藏南地区长期进行管治及文化侵略后的一个最可怕的后果。
 </SPAN>
试设想一下后果:几十年来,藏南地区的印度移民越来越多,占据了当地人口的大多数,而当地土著居民自小就接受“</SPAN>阿鲁纳恰尔邦自古就属于印度领土”的教育,一直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成长。在该地区人民心目中,恐怕印度比中国更象是自己的祖国。如果在某一天,大批荷枪实弹的、他们从未见过的陌生的中国军人突然出现在这块土地上,并声称要赶走印度军人,收复领土时,设想一下,这些当地居民们届时到底是帮助印度军人保卫自己的土地呢,还是会帮助中国军队打击印度军人?平时,印度移民与当地土著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休戚与共,甚至相互通婚,相互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相信不久后,很难再分辨出谁是真正的原住民,谁是移民了。中国政府需要花多少精力与时间,才能说服他们、让他们相信“藏南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印度才是侵略者”这个道理呢?</SPAN>
 </SPAN>
因此,印度通过往藏南地区大规模移民,实现了对当地中国土著居民的文化渗透和文明归属影响,为他们永久占领藏南地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此,我们不能不佩服印度人的精明与目光长远。自1987年正式宣布</SPAN></SPAN>在“麦克马洪线”之南建立“阿鲁纳恰尔邦”</SPAN>以来,印度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往该地区实施移民。为了混淆视听,印度在设立</SPAN>“阿鲁纳恰尔邦”时,</SPAN>还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布局。</SPAN>“阿鲁纳恰尔邦”的地理区域并不完全与麦克马洪线划分的藏南地区重合。从地图上可以看得出来,“阿鲁纳恰尔邦”大部分属地是中国的藏南地区,但却有一小部分属地是位于与中国无领土争议的印度境内。也就是说,“阿鲁纳恰尔邦” 和藏南地区的领土并不完全重合,两者相互交错、重叠。所以,当中国日后提出边境的问题时,将会遭遇到更大的困难,比如:如何处理这些移民?如何厘清印度移民与土著原住民之间错综复杂、犬牙交错的关系?</SPAN>
 </SPAN></SPAN>
 </SPAN>到今天,印度占据藏南地区已经长达36年了。当年,中国主动放弃藏南地区是在当时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以及自身国家实力未有足够强大的情况下的不得已之举。没有想到的是,当时的“暂时放弃”这一“放”就“放”了三十多年。</SPAN>
 </SPAN>
现在,严重的问题是:如果听任印度继续往藏南地区移民、继续对藏南地区行使实际管辖权的话,藏南地区将毫无悬念逐渐变成</SPAN>“阿鲁纳恰尔邦”,国际社会也会逐渐承认印度对该地区的实际管辖权(如中国的琉球群岛一样),藏南地区的当地居民也会产生对印度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这绝非危言耸听。</SPAN>
 </SPAN>
到了那个时候,纵使中国变得强大的,军事力量强大得足可以与美国抗衡了。但恐怕届时我们解放藏南时,面临的将不仅仅是印度军人,我们还将会面对国际社会强大的压力,以及“阿鲁纳恰尔邦”当地居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排斥与抵触情绪。甚至,不排除在印度的挑唆号召下,当地居民会奋起反抗中国军人“入侵自己领土”的现象。很难想象,祖国母亲届时会是何等的心痛!全国人民届时将会是何等的心痛!到那时,中国还能心安理得地强行收复这块失地吗?</SPAN>
 </SPAN>
我曾经读过解放军作家金辉的著作</SPAN>《</SPAN>墨脱的诱惑</SPAN></SPAN>》,书中的一段非常精辟的评述,我一直刻骨铭心:“(当时战争的)胜利者和失败者是十分明确的。但是,经过了近三十年之后,结合现在再来看那场战争及其结果,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却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失败者除了没有胜利的名义,却得到了胜利者的一切。胜利者因为胜利的飘飘然,以至连对胜利成果的彻底丧失和巨大的屈辱都无动于衷。失败者因为唯独还没有得到胜利者的虚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发誓要报一箭之仇。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嘲弄,如果当年印度取得了胜利,那么现在他们在这一地区肯定不会如此占尽便宜,如果当时中国在此地失败,那么现在反而大概不会这么被动和可怜。”</SPAN>
  </SPAN></SPAN>
中印藏南领土之争,最终会是这种令中国人悲伤的结局吗?我不希望是。</SPAN>
 </SPAN>
在中华文明历史上,我们先失去了一块土地、继而再失去了中华文明在那块土地上立足之地的实际例子是太多了。现在,当我们的儿女们在教科书中学习“西伯利亚”的地理知识时,可曾有人告诉他们,这块广袤的土地曾经叫“鲜卑利亚”,是我们的祖先鲜卑族人曾经放牧的地方;当我们的儿女们在教科书中学习“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名词时,可曾有人告诉他们,这个地名原来叫“海参崴”,是中国东北居民出海捕鱼的码头。当我们很自然地称呼“冲绳群岛”为“日本领土”时,可曾有人告诉我们的年轻人,这里原来叫“琉球群岛”,曾经是中华的附属国。</SPAN>
 </SPAN>
我实在是不希望看到,我们的后代在以后的教科书中,会学习到</SPAN>“阿鲁纳恰尔邦”这个名词,而忘记了这里曾经叫“藏南”、“达旺”。</SPAN>
 </SPAN>
希望国家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从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出发,在目前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对印度尚占上风的时候,趁目前我们在收复藏南失地问题上尚存有有主动权的时机,趁伪</SPAN>“阿鲁纳恰尔邦”未获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的时候,趁藏南地区当地土著居民对中华文化尚有一丝认同感的时候,趁印度移民在藏南地区立足未稳的时候,</SPAN>当机立断,尽快采取果断措施,一举收复藏南失地,赶走印度移民,恢复对藏南地区行使国家主权,进行实际的、有效的行政管辖。(易之风)</SPAN>
</SPAN>
</SPAN>
</SPAN>
</SPAN>
</SPAN>
</SPAN>
 
中印早定边界得失?丢掉藏南无法交待
作者:  符孙浪的博客</SPAN>

中印早定边界得失?丢掉藏南无法交待</SPAN>
2009年06/17
胡锦涛十五日在俄国表示,希望中国和印度早日妥善解决边界问题。印度(包括英印当局)非法侵占中国固有国土是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如果今天急于划定中印边界,必然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去几万平方公里。中华民族所得所失,国人不可不知。
据北京官方媒体报导;胡锦涛当天会见印度总理辛格时强调,经过共同努力,双方已就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达成协议。希望双方着眼大局、相向而行,本着和平友好、平等协商、互相尊重、互相谅解精神,继续推动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妥善解决,努力使边界问题不影响、不损害两国关系大局。印度总理辛格则表示,在边界问题上,印度寻求公正合理、双方都接受的方案。
说到印度能接受的方案,一定不会将中印边境东段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即我藏南地区)乖乖交还中国。而中国丢掉这9万平方公里领土,政治损失无可估量。
自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退潮后,北京迅速接受市场经济,深深卷入全球一体化。共产主义高调不唱了,换上民族主义大旗凝聚13亿国民。国家观念的根本是领土完整,1962年反击印度的理由毛泽东讲得清楚;“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不能轮到我毛泽东,领土就变成950万,我无法向6亿人民交待。”今天要是丢了藏南,你同马英九都没法交待,同乾隆皇帝的子孙也难交待。更不用说13亿饱受爱国主义熏陶的中国人。
更有甚者;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侵占了中国南海岛礁各国必然喜出望外;中国一贯的政策是主权搁置,共同开发。原来以为中国有核导弹、核潜艇、歼-10战机、中华神盾舰,威武之师,军费世界第二。现在看来连贫穷的印度都能占便宜。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为中印边界问题尽快解决,印度方面做出的“让步”只是“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会允许任何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反华政治活动”。言外之意是;中国不送上藏南领土,印度就不承认整个西藏是你的,还要大力支持藏独在印度反华。辛格总理不是虚声恫吓,6万精兵逼近西藏,苏-30鬼影憧憧;中国人民解放军何在?
</SPAN></SPAN> 
 
中国对印作战早有准备:已秘密“增兵百万”</STRONG>
 
如此诡异的怪梦!(谁会解梦就请进入)</STRONG>
 </STRONG>假如中国没有毛泽东——(中国)台湾人眼里的毛泽东</STRONG>
 
 
史上最强执法 武汉50人城管用眼神整治路边摊
传金正日长子金正男中国境内遭暗杀!外交部称不了解</STRONG>
 
 
许宗衡风流成性,找他办事的女子都得跟他上床!
郑州副局长质问记者:替党还是替百姓说话!(附音频)</STRONG>

 
 阅读全文>>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6/17/2009 3:45:00 PM [体育运动] 分享

分享

[老鬼看盘]联合会杯B组战盘口  巴西比赛再开大
联合会杯  06-18  22:00   美国VS巴西  比勒陀利亚 
电视直播:CCTV-5
欧洲平均赔率  8.464↓ 4.442   1.334↑
亚盘1.060 一球/球半 0.840
赛事提点:美国队在联合会上的首秀虽然败下阵来,但对阵的是世界杯冠军意大利队,况且球队是少一人作战,后30分钟的失败也属于非战之罪,球员的表现也一致得到媒体的肯定。目前球队无积分的局面下,碰到五星巴西球队可以甩开包袱,布拉德利的球队只要找回世界杯小组赛上9人防守意大利逼和对手的下半场的经验,相信美国队并不是一味地落后挨打。

 

五星巴西在本次联合会杯的首次表演应该说是相当的糟糕,从3:1的领先到最后的4:3胜利,依靠的不过是卡卡的一粒点球。邓加对本次联合会杯的轻视险些让巴西面临尴尬。不过球队稍不留神就能丢3个失球的防线恐怕给了任何对手无限遐想的机会。

 
近期战绩:
联合会 0 09-06-16 美国 1-3 意大利 
世界杯 0 09-06-07 美国 2-1 洪都拉斯
世界杯 0 09-06-04 哥斯达黎加 3-1 美国 
世界杯 0 09-04-02 美国 3-0 千里达及多巴哥
世界杯 0 09-03-29 萨尔瓦多 2-2 美

阅读(103)评论(0)

6/17/2009 4:16:00 PM [新闻时事] 分享

分享


 
 
 
恋爱 有在某些时候已经变成了“你吃饭了么” 一句作为“谈”的内容 一个宾语而已
 
金工考试前 寝室里呈现出当初微观经济学考试前的诡异状态
复习复得快死掉 然后开始呓语一般的交谈
A:我要生小孩
B:我要恋爱(原本是想说早恋,但毕竟已经过了年龄)
在我的定义里 初中 最多延长到高一 那才叫早恋
早恋有什么好的呢?
影响学习 家长反对 老师叫你去办公室谈话
而作为自己 满足了好奇而已吧 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所以大多数早恋只是为了“谈”而“爱”
不可否认 当初我也有这样的好奇 但是仅限于一点懵懂的想法
说自己精明 有一点 但傻不楞登更合适
其实就是自以为聪明的天真
哈哈 扯远了
“快大三了,再不谈就没得谈了”,某一直想早恋者曰
“不急不急,大学生也是学生,好好学习,高高绩点,那也是人人求之不得的,工作之后又是一段新的开始。”
但话说回来,恋爱的感觉还是令人向往的。如果是我,我也会希望有一段美好的恋情降临。但也许,我不会非常“迫不及待”吧。(也许也会,嘿嘿,我也搞不清楚,假设的嘛)
恋爱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幸福 快乐 吵架 磨合 未来 依靠  ?
我觉得我从一直学到的是与人相处
 
社会好大 什么人都有
以后要接触的人很多 困难很多
最近 感触最大的是“又付出才有回报”
最希望自己能做到的是可以不盲目 学会静观其变
 
下个礼拜还有两门 要加油
明天的英语也是!
 

阅读(95)评论(0)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