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RFA RSS

https://blog.jinbay.com/rfarss/  复制链接收藏

RFA RSS个人头像
RFA RSS
博客日历
«November 2024»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2/2/2024 4:03:00 PM [新闻时事] 分享

分享


最近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陆续推出与十多个欧洲及亚洲国家的旅客免签入境政策。在中国经济下行、亟需吸引外资的同时,海外旅客到访中国都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免签政策又能否成功刺激更多观光客或商务客前往中国呢??
中国简化美国游客赴华签证申请 中国再对爱尔兰、瑞士开放单方面免签 马来西亚人盼望不仅中国签证放宽 也要有自由网络 今年一月,中国政府陆续宣布将对爱尔兰及瑞士单方面免签证,对新加坡则是开放三十天相互免签。此外,自今年3月1日起,中国和泰国也将开放对双方公民永久互免签证措施。中国政府取消签证、打开边境在过去几个月成为了一种趋势,半年来,中国已对汶莱、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游客开放了免签政策。
不过,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2023年,外国旅客的出入境人数为3547.8万人,比2022年的447.3万人增加了将近7倍。但这一官方数字,依旧远远不及2019年疫情前9767.5万人次的水平。
2023年,外国旅客的出入境人数为3547.8万人,比2022年的447.3万人增加了将近7倍。但这一官方数字,依旧远远不及2019年疫情前9767.5万人次的水平。图为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的入境口岸(路透社图片)
海外华人:前往中国受到公安严密监视
外国籍人士对于前往中国感到犹豫,不乏是因为机票高昂、没有中国手机号码抵达后生活不便,以及必须受到当局的密切管控。
身为澳大利 阅读全文>>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2/2/2024 4:03:00 PM [新闻时事] 分享

分享


被外界看作是御用经济学者的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李稻葵上周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中国领导人比美国更焦虑、更不安、更偏执。
在这篇采访中,李稻葵说,中国仍然有可能在经济上超过美国,因为中国人口比美国多得多,只要中国经济像拉丁美洲国家一样成功,其经济规模就与美国相当。他预测中国超过美国的时间在2032-2035年期间。
他还说,中国人口减少不是问题,因为教育质量在提高,预期寿命在增加,这意味着劳动力供给在增加。但他主张中国政府应该在人民身上多花钱,要放宽消费限制,比如不要限制摩托车。
在谈到中国领导人时,李稻葵说,中国的领导人实际上比美国的人更焦虑、更不安、更偏执。他用中国古语“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来说明中国官员的领导哲学,暗示他们对民意很重视。
李稻葵还辩解说,中国关于核心技术自主的政策不是出于攻击的目的,而是为了防御,是害怕被美国攻击。他又说,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以尊重为中心,是为了让其他国家的人来到中国,赞美中国。
报道指出,李稻葵将在1月出版第一本英文通俗读物《中国的世界观》,在书中解释很多让人费解的中国问题,包括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官员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私营企业如何与政府互动,以及为什么像台湾这样的话题如此敏感等等。
但李稻葵的这篇访谈传出后,一些海外的中文媒体和观察家认为,李稻葵在谈到中国领导人时实际指的是习近平。有人评价说,李稻葵的说法是对习近平思想体系的一种挑衅,甚至怀疑是不是采访的记者听错了。
(责编:王允)

阅读(265)评论(0)

2/2/2024 2:35:00 PM [博客广场] 分享

分享


熟悉中国政治生态的人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有句名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共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推进自我革命的锐利武器,也是中共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如何理解“批评与自我批评”呢?批评应该是指别人,也就是非中国党员或组织,包括非中共官方媒体,对中共及其领导人的执政方针,理念和措施等提出的不同意见。而自我批评则更好理解了,就是中共本身对自己行为的批评和检讨。
既然“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共的优良传统,那就应该继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然而,当下的中国大环境,似乎与中共这一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前几天,《纽约时报》登载一篇文章,说中国国家安全面临新威胁,而这一新威胁不是美国等西方敌对势力,而是恶意唱衰中国经济的中国人。我的理解,所谓恶意唱衰应该是指对中国的经济现状提出的批评。
为什么一贯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中共,突然对批评它的人如此反感,乃至上纲上线到国家安全的层面呢?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阅读(159)评论(0)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