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宝贝鱼鱼

https://blog.jinbay.com/peng_12/  复制链接收藏

宝贝鱼鱼个人头像
宝贝鱼鱼
博客日历
«November 2024»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博客自定义分类
6/3/2009 1:31:00 AM [体育运动] 分享

分享

 

 

惠若琪搭上末班车

        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漯河站开赛前夕,中国女排曾作出人员调整,来自上海的张磊、北京的曾春蕾和来自浙江的罗瑜离队。3日,昆山站就要点燃战火,赛前又传出来自河南的霍萱离开国家队的消息。这样留在队中的球员只剩下14人,正好是今年国际排联新规则允许的参赛人数。这标志着中国队的基本阵容已经形成。

  14人阵容8老6新

  4月初新的中国女排开始在郴州集训时,蔡斌教练就表示,希望能够用50天的集训时间,初步确定中国队的一个框架。

  当时参加集训的共16人,后来调进殷娜、霍萱,调出罗瑜、曾春蕾、张磊,到漯河集训赛前,在册队员为15人,这应该就是蔡斌教练心目中国家女排的初步“框架”。

  漯河精英赛时,中国队参赛的14人中不包括来自江苏的惠若琪,但她并没有被退回,这说明当时蔡斌还在惠若琪和霍萱之中进行选择。漯河精英赛结束,这样的选择也有了结果,中国队的14人名单随之全部水落石出。蔡斌宣布,此14人还将参加9日开始的瑞士精英赛,显然,这无疑已经是中国女排的基本阵容。

  14人中,主攻、副攻各四人;二传、接应、自由人各两人,结构非常合理。其中李娟、薛明、徐云丽、马蕴雯、王一梅、魏秋月6人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加上曾经较长时间入选中国队的楚金玲、张娴,共8名老将。惠若琪、赵燕妮、殷娜有过国字号的经历,但时间都很短;尹萌、王茜、沈静思均为国家队的新面孔,此6人当为新人。

  14人的平均年龄为21.9岁、平均身高1米86――这应该算是一支新老结合、身高突出的年轻队伍。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估计上述基本阵容会稳定相当一段时间。

  从开始集训到现在不足两个月,中国队能够筛定基本阵容,得益与蔡斌对队员的了解。他毕竟担任国青主帅时间相当长,国内数得上的女排队员大都是其昔日弟子,国家队选拔队员,就避免不少弯路。

  国家队能够顺利地确定基本阵容,无疑是一件好事。它有利于教练组集中精力尽快磨合队伍、完善技战术打法、培养新人,从而为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争得更充裕的时间。

  关键赛仍会老将为主

  有了基本阵容,进一步确定主力阵容便要提上议事日程。漯河精英赛,中国队三场比赛的首发完全一样,主攻为李娟、楚金玲;副攻为薛明、马蕴雯;二传、接应、自由人分别是魏秋月、王一梅、张娴,七人清一色得均系曾经入选国家队时间较长的队员。

  不过,蔡斌教练反复指出,现在的首发并不一定就是主力。这背后的潜台词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力阵容尚未选定,目前的首发只是一种过渡;二是国家队的主力阵容需要通过更多的比赛,才能逐渐形成。

  漯河精英赛后,有人对蔡斌的用人提出质疑,认为他给年轻选手的机会太少。作为一支新军,国家队要考察队员,除了考察新人、也要考察老将;另外,比赛中尽可能多地赢球也是应该的,这对于提升全队的自信心非常重要。鉴于此,新女排开始阶段的比赛多用一些老将,是难免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说,国家队的所谓老将,像薛明、马蕴雯、王一梅、魏秋月都不过20岁出头,虽然参加过一届奥运会,实际上也都是年轻队员。七名首发中,李娟28岁,年龄最大。不过眼下的国家队中,她的位置确实还无人能够取代。

  万事开头难。新的国家队刚刚开始参加国际比赛,一些新的技战术打法需要通过比赛加以磨合、调整、检验、逐步完善,这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阵容加以保证。

  接着进行的精英赛昆山站、乃至迫在眉睫的瑞士精英赛,中国队都极有可能会沿用漯河精英赛的首发阵容;而且,关键比赛仍会坚持以老将为主。

  漯河精英赛,是“蔡家军”的首次演出,蔡斌教练对自己队员的发挥、参赛其他三支队伍还心中无底,用人谨慎一些可以理解。到了昆山站,在与土耳其、多米尼加两队的比赛中,相信他会遣更多的队员登场。

  期待三新人展示自我

  既然是一支新军,从长远考虑,真要使得自己的的实力有大的突破,年轻队员的冒尖、增加全队新的活力必不可少。漯河精英赛,蔡斌教练先后派11人出场比赛。其中包括年轻队员赵燕妮、殷娜、霍萱等,赵燕妮、殷娜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昆山精英赛,人们期待另外几名新人也有机会通过比赛接受教练的考察。

  一位是来自八一队的二传沈静思。2007年,她便是蔡斌执教的中国青年队的一员,并与队友一起获得世青赛亚军。较之国家队的另一名二传魏秋月,沈静思显得稚嫩一些,毕竟她是第一次进入国家队,稳定性和对大局的把握能力,肯定逊于经过奥运会历练的魏秋月。

  沈静思也有自己的优势。20岁的她身高1米86,传球点高、且节奏相对更快,这恰恰符合蔡斌教练对二传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国家队队长的魏秋月,无疑是中国队主力二传的首选,但即使担任魏秋月的替补,沈静思也需要在比赛中经受锻炼,以便尽快进入角色。

  来自江苏的惠若琪是国家队14人阵容中,惟一一名“90后”运动员,只有18岁,但身体条件相当不错,1米90的身高,出色的协调性、柔韧性,加上已有过的联赛主力和国家队经历,她应该是将来最有可能挑起国家队主力主攻重担的年轻选手。

  当然,惠若琪应该提高的地方还很多,如她的一传、拦网、以及进攻的力量等。这些离不开扎扎实实、日积月累的训练,也需要通过比赛去砥砺、体会。相信蔡斌教练今后会给这位爱徒越来越多的出场机会,以便促进她尽快走向成熟。

  再有一位是来自天津队的自由人王茜。她比赛中有激情,防守出色,今年联赛中一传水平也有明显提高。按照国际排联新规则,今年起每队都将有两名自由人随队参赛。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规则,王茜需要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估计昆山精英赛,她就能实现自己的国家队的首演。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6/4/2009 4:41:00 AM [军事探讨] 分享

分享

京剧的发展前景,是所有关心这一传统艺术前途的人都会思考的。“振兴京剧”的口号也喊了近二十年了,虽然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直到今天,有很多方面还不能令人感到十分满意,可以说“振兴京剧”还显得任重而道远。



  我觉得首先应该明确“振兴京剧”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就是说大家要有个共识:怎么就算是“振兴”了。是恢复到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的局面吗?我看这是不切实际的。我的个人看法是,“振兴京剧”的具体目标,就是让京剧艺术能按照自身的艺术规律蓬勃地发展下去,不萎缩、不走样、不降格。像青壮年人一样,能健康的、自立的生活,并传宗接代。而不是疗养院里的老太爷,谁都尊敬,但是得靠医护管理,得靠家人供养。


  如果要达到我所希望的这个目标,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一、京剧观众的培养问题。



  “京剧要从娃娃抓起”,不光是抓演员的好苗子,更重要的是抓“娃娃观众”。当然,不是说要让小孩子都去看戏,都去学戏。从广义上说,就是要尽早的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让他们能够比较全面和正确的接触京剧艺术形式,了解基本的艺术常识,有欣赏它的审美能力。做到“师傅领进门”的效果,而不是只关注那些极少数喜欢戏的人,做几个讲座、唱几台戏、组织几个学校的社团。中、小学生应该每月都有一堂戏曲艺术的鉴赏课,并有人辅导和适当讲解。每个18岁以下的中国少年儿童,都应该完整的看过十出以上经典的京剧(戏曲)传统剧目的高水平演出(由当代优秀演员表演),每周末各剧场都应该有一次低票价、甚至免票价的学生专场,和各中、小学艺术欣赏活动挂钩(北京音乐厅每周六下午都有这样的古典音乐会,票价10元,有人穿插讲解)。我们的终级目的就是要培养京剧能够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没有这个,脱离大众,其他的就都谈不上。试想,如果绝大多数的青少年都对京剧有很正面的认识和感知,不会再说“真俗”、“老土”、“听不懂”这样轻率的话,而把它当作一种熟悉的、亲切的、自豪的民族艺术来对待,愿意偶尔听几段、看几场,说起戏曲都能谈上几句。那会是什么局面呢?对于少数特别喜好戏曲艺术的人,也应该象学钢琴、学舞蹈那样,在社会上有供培训、深造的场所,满足广大爱好者的需求。



  二、京剧体制的改革问题。


  这里又包括教育(戏校)体制改革、演出机制调整、戏曲文化宣传三个方面。这都是京剧从业人员需要认真研究的。体制问题可以阻碍京剧师资的丰硕,京剧人才的涌现,京剧市场的拓展。先说教育,我们不能说没有用心血,没有花力气。但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基层教戏的老师或能力不足或缺乏舞台经验;很多戏校连行头都没有好的、漂亮的;学院里一些流派根本就没人能教。对解放前的科班,我们总在宣传“生死契约”、“打戏”等陋习,但我们看看它的师资力量、看看它的管理模式,就没有可取的地方吗?从“富连成”走出来的角儿,无论是量还是质,能被忽视吗?再说建国后,杜近芳、杨秋玲、孙岳、张学津等等一大批优秀传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即便是八十年代教出来的于魁智、张建国、李胜素、张火丁、孟广禄,二十年过去了还是舞台的中坚,有多少能与之抗衡的新生力量呢?我不愿意说“一代不如一代”的话,戏校的老师们都很清苦,但我也真没法说“一代强于一代”。走出戏校的研究生、一级演员越来越多了,但是观众公认的好角儿却不是这样的,不应该反思和改革吗?



  再说演出机制,京剧是舞台艺术,本事都是台上练出来的。我们的演员普遍缺乏舞台实践,比起老一辈艺术家的演出密度,远远不够。只有不断演出,才能精进艺术,才能得到第一手的观众回馈反响。说戏曲没观众,可全国很多地方,一个业余草台班子都能引来方圆几十里地的百姓,携老扶幼,露天一站就是半天,黑压压一片看得津津有味。总不能这高雅艺术就得死盯着有娱乐销费能力的城市中产阶级这一小撮人吧?说可以看电视,有戏曲频道。那电视是个辅助手段,舞台艺术不进剧场看,能感受其真正魅力吗?效果一样吗?不是本末倒置了吗?依我看,全市有三家一、两千人的大戏院、大剧场,不如有三十家三、四百人的小戏园、小剧场。大舞台变成小舞台,演员表演的场所多了,实践机会就多了,观众看戏的地方也就多了,剧场间的良性竞争也就有了,演出会越来越丰富精彩,票价也会越来越合理。如此十年就将有一番新面貌。京剧的繁荣不是看你有多少豪华的大剧院,而是看你有多少好演员、有多少懂戏的观众。



  戏曲文化宣传,这是和前面观众的培养问题紧密相连的。戏曲文化必须迈入时尚的大门,找到有效的宣传手段。时尚生活中,应该有戏曲文化的天地。这种时尚应该更多的体现在生活中,而不是在舞台上去扭曲程式表演!!优秀的、有条件的青年演员应该纳入明星制,成为品牌和偶像,借用娱乐界已经比较成熟的宣传手段来推广。戏曲文化符号决不能再停留在旅游工艺品的层面上,应该打开思路,走进流行市场。手机彩铃、QQ表情、婚纱摄影、电子游戏,都可以融入戏曲文化内容,将它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群众娱乐方式和另类的时尚生活。


  三、京剧的国际路线问题。



  我们都说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是世界表演艺术的三大体系之一。这个说法的最大意义就是,中国戏曲是属于世界的。我们有责任用全球化的大视野去向世界展示中国戏曲艺术,推广中国戏曲文化。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一提起国际化,我们总是先将目光对准欧美,好像国际化就是美国化。我看应该先关注东亚市场,我们这些近邻们。因为同是东方人的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戏曲文化。一部《大长今》,巧妙的把韩国传统礼仪、食膳、医药等文化传播到亚洲其他国家,并风迷大批青年人。如果他们先拿去给大鼻子洋人,未必能有如此共鸣。我们国家不缺少传统和文化,而是缺少传播它们的有效手段。作为世界表演艺术体系,应该有其相应的世界影响力,至少在亚洲应该有相当的追求者。而不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或当作旅游文化的一站和中国文化的国际标签。



  解决这三大问题,肯定有很大难度。但我们应该有这个决心和魄力,更要用这份担当和责任。这需要领导者的带动,需要有识之士的鼎力,同样需要我们这些普通戏迷的团结和支持。


  这是个大题目,我人微语轻,真是由痴心而妄想,写了上面这些本没有资格谈的话。想来里面幼稚的东西不少,但也总算尽了一份当代青年戏曲爱好者的心力吧。以文明志、以此为证,盼望京剧振兴早日实现。

阅读全文>>

阅读(422)评论(0)

6/2/2009 4:33:00 AM [文化-历史] 分享

分享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阅读全文>>

阅读(1068)评论(0)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