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及山西、河北和陕西部分地区,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各地的二人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人们通常以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路和西路。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东路和西路二人台,经常演出的剧目共有100多个。《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是东路独有的剧目。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 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二人台的唱腔相当丰富。西部吸收戏曲和蒙族音乐营养较多,如《走西口》的唱腔已向板腔体发展。唱法主要有真假声结合和高打低唱两种,东路受“道情”、“咳嗽腔”的影响较深,如〔卖药〕、〔十不足〕等的曲调,几乎是全盘移植而来。西路二人台在演出前合奏牌子曲。曲目有百余种,来自戏曲、曲艺吹腔、佛曲和蒙族民歌,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 东路二人台的牌子曲大多来自戏曲,配合剧情进行演奏。建国以来,一批传统剧目如《走西口》、《打金钱》、《卖碗》、《拉毛驴》等以新的面貌登上舞台,同时还编创了许多反映历史题材和现代生活的新剧目,如《方四姐》、《闹元宵》、《杨柳青青》、《烽火衣》等都颇受群众欢迎。 |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至清嘉庆、道光年间的19世纪初叶已趋成熟。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北路梆子是蒲州梆子北上留下的剧种,逐渐与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成。北路梆子老艺人代代相传,有几句顺口溜:“生在蒲州,长在忻州,红火在东西两口(指张家口至包头一线),老死在宁武朔州。”宁武县、朔县一带是山区,许多老艺人上了年纪之后,到这一带搭班混饭,直至老死,可见这一带是北路梆子的重要基地。 北路梆子早期的唱念用“蒲白”,设科教戏讲究请蒲州师傅,也有蒲州艺人来北路搭班唱戏落户的,如十三旦、夫明亮、二奴旦、孙潘安等,足见北路梆子与蒲州梆子的渊源。清咸丰以后,北路梆子迅速发展兴盛,出现了侯俊山(十三旦)、刘德荣(云遮月)、赵玉亭(金兰红)等著名演员。至抗日战争前夕,班社发展很快,名家迭出,仅崞县(今原平)即有班社30多个。后因战乱造成剧种衰落。1954年,在人民政府关怀下得以恢复,老艺人贾桂林(小电灯)、董福(狮子黑)、高玉贵(九岁红)、安秉琪(亚八百)、王玉山(水上漂)等承前启后,培育学生,在山西、内蒙古重建了专业剧团。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王宝钏》、《金水桥》、《血手印》、《李三娘》、《访白袍》、《四郎探母》、《劈殿》等,同时创作演出了部分现代戏。山西忻县地区剧团的《金水桥》已摄制成影片。 北路梆子的行当分三大门(须生、正旦、花脸)、三小门(小生、小旦、小丑)与杂扮。剧目以反映历史题材为主,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较少。表演艺术以严格程式化与生活气息相结合、豪迈壮烈与细致入微相结合著称。 北路梆子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结构,是七声清乐音阶徵调式,板式有四股眼(慢板)、夹板(慢二性)、二性、三性(有板的流水)、流水(紧打慢唱)、箭板(散板)、滚白以及垛板、引子、起板、导板等。不少艺人在演唱中还创造了许多花腔(俗称“弯调”),为高亢激越的唱腔增添了感情色彩,富有高原风味。曲牌调式多样,分别用唢呐、丝弦或笙管演奏,有的来自民歌俗曲,有的则是佛道音乐的移植。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为“四大件”,板胡为主,二弦、三弦、四弦副之,唢呐、笙管由操丝弦者吹奏,武场由边鼓、手板、梆子、马锣、水镲、小锣、碰盅、铰子、狗娃子等组成。 |
一个不善交际的女孩子总会落寞与孤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甚至很难适应,因此,“富养女孩”,就一定要让孩子过了交际这一关,学会交际不光要会说会听,还要学会各种交往技巧,比如,愉快、真诚和助人,这都是“富养女孩”的内容。 女孩子的交际能力是“富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小而言之,这涉及她的朋友交往,大而言之,关涉到她未来的一切发展,不善交际的女孩子在这个社会上总是会处于劣势之中,这是所有家长公认的。 女孩子的语言能力本就优于男孩子,她们既“能听”又“善说”。所谓能听,就是能够迅速捕捉“弦外之音”,所谓善说,女性经常被认为是喋喋不休的。所以自古就有“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戏称。一个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的孩子通常交际能力也很强。而女孩子的确具有不一般的人际能力。作为父母,要依顺孩子的这一特性,培养出一个善交际的“万人迷”。 人际交往对于女孩子来说,要比男孩子重要得多,这是由女孩子倾向于关系式生活的特性决定的,大多数女孩,只有生活在人群中,才能拥有安全感,通过别人的赞赏和肯定,来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但是,一般来说,女孩子的人际智慧并非在出生后就已经很完善,还有一些女孩子天生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这些就需要父母进行后天的培养。只有让女孩子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人际能力,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她才能够如鱼得水。 有很多孩子在家一个样,在幼儿园、学校一个样,这就是孩子不善于交际的主要表现,由于家里都是关心她让着她的大人,而在幼儿园、学校里,都是同龄的小朋友或同学,她们只依靠人际关系来解决彼此的问题,如果女儿没有一定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那么就会表现为在家在校不一样。 “你在幼儿园说话要大声些。”妈妈对灵灵说。“是大声的嘛。”灵灵有些不满意地嘟囔着,为了掩饰自己的窘相,她啊啊地怪叫着。“撒谎,老师都告诉我了。”妈妈显然很苦恼,她不明白,在家里声音洪亮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怎么就成了“小绵羊”? 灵灵心里也非常难过,过了许久,她才说:“我想大声讲话,可怎么也说不出来。也想玩个痛快,可就是不行。” 这样的问题似乎不在少数,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孩子在幼儿园在学校表现得非常软弱,可是一回到家,说话的声音大了,身体也运转自如了,成了一个十足的小霸王。为什么在幼儿园和在家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专家分析说:这是因为孩子对集体生活的心理压力太敏感,有一种压抑感。而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由孩子不善于交际引起的。对于那些自小就跟小朋友们玩的孩子,对于那些经常随家长出去交际的孩子,一般不会存在这样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父母还得从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开始。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声? 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诗经·伐木》 不管女儿的个性是哪一种,内向还是外向,无论她是天生容易交朋友,或是具有侵略性,或胆小懦弱,有一些一般的原则可以帮助孩子交朋友。 首先,家长要克服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第一种错误认识就是“能说会道不算本事”。对于女孩子来说,与心灵手巧一样,能说会道只会让人显得虚浮,这是一些家长的看法。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有人对21世纪的人才定了这样几个标准:能言善辩;通文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即兴抒发感情。这四个标准中竟有首尾两个标准涉及“说”,可见“说”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二种错误认识就是“交际能力是天生的”,这种认识所带来的结果就是非常不重视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其实,交际作为一种能力,是后天培养逐步形成的,培养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实践,因此孩子的交际能力不强,父母具有一定的责任。 第三种错误认识就是认为交际要影响孩子的学习。这更是大错特错的,很多学习都是通过交往发生的,如果没有交往,那么只通过课本的学习又有多少意义。当然,这里所说的交往是适当而正确的交往,因为与不良者交往确实会影响学习。关于这一点,父母的主要责任就是帮助孩子接近那些与她们志同道合的和优秀的孩子,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助于促进学习,有助于智力激活。 其次,交际是一种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碰撞,因此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就会在碰撞中触礁,有几点交往要素一定要告诉给女儿。 1. 一定要表现出愉快的心情,没有一个人会喜欢整日嘟着脸的朋友。在友情的培植上,愉快之态度的功效就好像是在说:“我喜欢你!”一个愉快的人有时候甚至不用说什么,就可向对方传达出这个信息。因此,一个愉快的人很容易交朋友。 2. 乐于助人与诚实。这一点很重要,乐于助人能赢得人作你的朋友,因此说赢得友谊的一个办法是在需要帮助时帮他。 一个虚伪的女孩子可能会交到很多的朋友,但是真正的朋友可能一个也没有,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在交际的过程中,要做到诚实,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敌人,是现在的或者是未来的朋友。 3. 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 虽然说女孩子具有语言天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这样,对于那些不善言谈的女孩子,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就显得很重要。怎么做呢?家长可时常出些模棱两可的辩论题与孩子辩辩;也可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确或片面的观点,让孩子据理反驳;对孩子平时话语中的差错,家长也可作必要的挑剔,帮助其认识;平时,还要鼓励孩子参加演讲赛,鼓励孩子上课或开会时积极发言。 4. 多交朋友。很多人把交际只当做交际来做,而忽略了培植友谊,其实相比于交际来说,友谊显得更重要,因为一百个交际场上的朋友也比不上一个知心朋友,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 一般来说,人们都乐意找一些意气相投的朋友,同样有一些人能够交到一些与自己性格差异较大的朋友。因此,我们可以告诉女儿,只要她真诚,只要她能够推心置腹,交到知心朋友还是不难的。 5. 学会倾听。一定要教会女儿倾听,一个不会倾听的人很难得到表达的机会,也很难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要作一个会谈话的人,不但要会说,也要会听。 总之,“富养女孩”,要帮助女儿学会交际,要让她能够自如运用语言,能够处理各种人际交往关系,能够交到很多的知心朋友。 |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