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之问题探讨】</STRONG> 中国社会公平状况分析──价值判断、权益失衡与制度保障(郑功成) 社会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当前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利益受损者有强烈的不公平感与受剥夺感,受益者也开始产生程度不同的不公平感,公众对社会公平的敏感性在持续上升,这表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关注公平的新时代。经济增长不能自动地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权益失衡是导致社会公平感弱化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变革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家特别需要消除制度性歧视、弥补制度缺失,根据公平正义共享原则来改造事关公民基本经济社会权益的制度安排,通过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援助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来促进社会公平,并为之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社会公平;价值判断;权益失衡;制度保障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国民福利日益增长,民生问题持续改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经济变革的新阶段,进入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然而,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并没有自动解决好社会公平问题,进入本世纪以来,公众的社会公平感在减弱。这引起了学术界、政界的关注,各种议论与观点纷呈。中国的社会公平状况究竟如何?笔者通过组织大规模的社会公平感问卷调查与理论分析,获得了一些基本结论,愿在本文中与读者分享。 一、价值判断:社会公平感问卷调查结果的描述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2007年8~10月,我们选取北京、温州、东莞、沈阳、吉林、兰州、太原、长沙、成都、六安等10个大中小城市作为调查地点,围绕社会公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司法、损益评价等问题,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公平感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4 275份,其中有效问卷4 264份。2008年5~8月,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的同时,还在其他一些地区进行了补充调查与访谈工作。从受访者的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35%,中部地区占36·5%,西部与东北地区占28·5%,基本上可以代表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公众对社会公平问题的反映。从受访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占55·4%,女性占44·6%。 从受访者的年龄分布看,18~25岁占39·1%,26~35岁占29·7%,36~45岁占16·3%,46~55岁占7·6%,56~65岁占3·8%,18岁以下及65岁以上者占3·5%。其中,中青年受访者占85%以上,由于中青年的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发展当中或者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他们对社会公平的体会更能代表总体的、平均的水平。 从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看,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者占45·8%,中等教育程度者占28·5%,完成初等教育者占20%,未受教育和小学程度者占5·6%。在受过高等教育者中,有研究生学历的占10·1%。 从受访者的职业构成看,职工占31%,专业技术人员占14·6%,个体户占6%,自由职业者占3·2%,这四类群体代表了当今社会的中间层。党政官员、私营企业主、管理人员群体占8·5%,离退休人员、失业下岗及无业人员、农民及农民工等占18·1%,高校学生及其他占18·5%。 从受访者的收入状况看,月收入在500元以下者(含高校学生)占22%,500~1 000元者占24%,1 001~2 000元者占29·9%,2 001~4 000元者占6%,4 001~8 000元者占6%,8 000元以上者占2%。中低收入群体是调查的主体。 本次调查所选择的地点及受访者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构成、收入状况等均有代表性,因此,获得的数据及其结论能较全面地反映公众对当前社会公平状况的基本看法。 (二)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参考补充调查记录,可以获得一些基本结论。 (1)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度。受访者中,对社会公平表示关注与比较关注的占72·7%,选择不太关注、不关注的仅为19·3%,选择说不清者占8%,这表明社会公平成为绝大多数国民关注的重大问题。其中,男性比女性更关注社会公平;中年人(36~55岁)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度最高、敏感性也更高;有信仰的人群比没有信仰的人群更关注社会公平;中高收入者较低收入者更关注社会公平;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度越高。在不同的职业群体中,农民工群体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度最低,而党政官员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度最高。这表明,公众对社会公平的关注,既与性别、年龄、信仰有关,更与其收入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呈正相关关系。 (2)对当前社会公平状况的评价。在“公平”、“比较公平”、“不太公平”、“不公平”、“说不清”五个选项中,所选者比重分别为3·2%、20·2%、44·4%、22%、10·1%,即认为“不太公平”与“不公平”的高达66·4%。这反映出公众对当前社会公平状况的评价较低。男性对社会公平评价积极者多于女性,这与女性在各方面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直接相关。社会公平感与年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认可社会公平的人数越多,这与受访者个人人生的纵向比较即公平感的历史意识有关。社会公平感与受教育程度负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认为社会公平的人数越少,如高校学生认为当前社会公平的人数仅占0·7%。在不同的职业人群中,农民和私营企业主中认为当前社会公平或比较公平的人数比例最高,而下岗失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则相反,管理人员认为社会不公平或不太公平的人数比例最高。农民处于社会底层,却认为社会相对公平,而管理人员处于社会上层,却认为社会不公平或不太公平,这种有悖常识的职业群体分布,揭示了对社会公平的价值判断与社会分层并非一回事,也反映出公众的公平感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只有相对的评价标准。 (3)哪种公平最为重要。在“教育机会公平”、“就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其他”等选项中(允许多选),认为社会保障公平最重要者为51·8%,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分别为47·8%、39·3%、44·7%。这表明社会保障是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它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残缺和人们的生活安全感缺失直接相关。 (4)对教育公平状况的评价。受访者认为教育机会公平、比较公平、不太公平、不公平、说不清者分别为9·2%、30·7%、36·2%、16·8%、7·2%,即认可公平或者比较公平者仅占39·9%,而认为不公平与不太公平者占53%,表明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评价较低。男性对教育机会公平的评价较女性要积极,未成年人(18岁以下)和中老年人(56岁以上)认为教育公平或比较公平的比例较其他年龄段更高,受教育程度越高者认为教育机会公平的比例越低,农民群体中认为教育公平的人数比例最高,管理人员中认为教育公平的人数比例最低,党政官员认为教育不公平的人数比例最高。 在评价各层次教育与城乡教育公平状态时,认为义务教育公平与不公平者分别为81·1%、18·9%,认为中等教育公平与不公平者分别为86·4%、13·6%,认为高等教育公平与不公平者分别为73·3%、26·7%,认为城乡教育公平与不公平者分别为55·8%、44·2%。这组数据反映出城乡教育差距巨大,人们对义务教育的公平性评价较高,而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评价较低。 (5)对就业公平状况的评价。受访者认为就业公平、较公平、不太公平、不公平、说不清者所占比重分别为4·8%、20·6%、44·1%、22·9%、7·5%,有67%的受访者认为就业不公平或不太公平。对就业公平与否的评价,男性较女性积极,这与女性就业处于不利地位有关;在适龄人口(20~60岁)中,年龄越大,认为就业公平的人数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越高,认为就业公平的人数比例越低。失业下岗群体认为就业公平的人数比例最低,私营企业主认为就业公平的人数比例最高,管理人员认为就业不公平的人数比例最高,而农民群体认为就业不公平的人数比例最低。在认为就业不公平的表现形式(可以多选)方面,52·8%的人认为是就业歧视,53·9%的人认为是就业领域的不正之风。在就业歧视方面,有30·5%的人认为是户籍歧视,24·4%的人认为是年龄歧视,30·1%的人认为是性别歧视,41·2%的人认为是学历歧视,还有24·8%的人认为是外貌歧视。从这组数据可以发现,就业歧视与就业领域的失范是导致人们对就业公平评价低的重要原因。 (6)对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评价。受访者认为收入分配公平、较公平、不太公平、不公平、说不清者分别占4·3%、17·7%、41·6%、29·6%、6·8%,其中认为不太公平和不公平者高达71·2%,这与国民未能合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直接相关。在不同人群中,中年人认为收入分配公平或较公平的人数比例最高,受教育程度越高者认为收入分配公平的比例越低,中等收入水平者(2 001~4 000元)比低收入水平和高收入水平者认为收入分配公平的人数比例更高,而中高收入阶层(4 001~8 000元)认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比例最高,个体户认为收入分配公平的人数比例最高,离退休人员认为收入分配公平的人数比例最低。在具体评价指标中,57·9%的人认为当前贫富差距过大,38·2%的人认为行业分配不公,29·1%的人认为劳资分配不公,23·9%的人认为管理人员与一般人员分配不公。这组数据反映了对收入分配公平性的评价与受访者的收入状态及其参照系有关。 (7)对社会保障公平状况的评价。受访者认为社会保障公平、较公平、不太公平、不公平、说不清者分别占5·3%、23·8%、38·1%、23·1%、9·7%,只有29·1%的人认可社会保障的公平性,而认为不公平或不太公平者达61·2%。受访者中,年龄越大,认为社会保障公平或较公平的人数比例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认为社会保障公平或较公平的人数比例越低;收入越高,认为社会保障公平或较公平的人数比例越低;农民和离退休人员认为社会保障公平或较公平的人数比例最高,管理人员认为社会保障公平或较公平的人数比例最低,而私营企业主认为社会保障不公平或不太公平的人数比例最高。在多选项中,有40%的人认为社会保障不公主要体现为城乡之间不公平,29·7%的人认为是地区之间不公平,47·1%的人认为是阶层或者群体之间不公平。这组数据反映了群体之间、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是影响公 阅读全文>> |
多年前的一次胃痛时,医生告知:慢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平时吃点苏打饼干吧!这才知道苏打饼干不仅能裹腹,还能舒缓因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胃痛。于是,常去超市买些回来备着,有事无事嚼两块。而今,有时间学习烘焙了,这苏打饼干是基础之作,而且自已做的也更放心,便常常在家自已作一些来消遣! 材料</STRONG>:低筋面粉150克 牛奶90ml 盐3克 酵母3克 白糖5克 小苏打2克 黄油30克 作法</STRONG>:1.黄油置于室温软化; 2.牛奶温热后加入酵母静置5分钟待其溶化,低粉和盐、白糖、小苏打混合后 过筛备用; 3.将除黄油外的材料混合揉成面团,再加入黄油,继续揉至面团表面光滑后 盖上保鲜膜静置二十分钟; 4.将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厚度不超过2毫米的面皮,并用叉子叉满小孔,再用 模具压出喜欢形状后,用刮板移至铺上锡纸上烤盘中; 5.烤箱200度预热,烤制15分钟即可。 提醒</STRONG>:1.压好形状的面皮用刮板移至烤盘比较易保持其形状; 2.盐和糖的量可根据自已喜好增减; |
分享
材料:蕃茄粉1匙、山药粉1匙、矿泉水适量。 用法:先将蕃茄粉、山药粉加凉饮用水搅匀敷脸,15分钟后用温水洗净。 小贴士:本面膜已在日韩广为流传,它性质温和,是一种具有去斑兼美白双重功效的 抗皮肤老化面膜,相当适合25岁以上的女性使用。 |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