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文:联合早报报出中国社会矛盾之根源
原题:中国社会信任的解体及结果(作者郑永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社会基层的案件在中国发生,例如贵州的习水案、浙江的丽水案、重庆买处案和最近湖北巴东案。这清楚地呈现出中国社会令人忧虑的两大发展趋势。 首先是基层官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灰暗面令人吃惊,不得不让人感觉到四处蔓延着一种大面积的制度性的道德腐败。笔者已经论述过,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基层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表明民与权之间、民与钱之间的对立。 政府本来应该提供社会安全这种公共产品的。如果政府官员的行为、权力的运行本身让人感到不安全,还有什么比这种由政府本身导致的无政府状态更可怕的呢?至少,这比丛林法则更无安全。在丛林法则下,个体之间况且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互相竞争。但在政治权力和资本的结合下,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的生存空间就荡然无存了。 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社会信任正处于一种解体状态。在中国,社会不信任已经盛行多年,并且表现和深入到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与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民与官之间、官员之间、政府上下级之间等等。在传统的话语里,这是一种“礼崩乐坏”的状态。 失去对法律的信任最可怕 在所有社会信任关系中,最恐惧的莫过于社会对法律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法律是任何一个社会运行的框架,但当法律不被社会信任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暴力就会泛滥起来。 就是说,法律起作用的前提是信任。在民与官、民与钱之间没有一点社会信任的前提下,法律就起不上任何作用。 法律是任何社会必须具备的一个底线,并且往往是穷者和弱者需要法律的保护。如果不相信法律,那么穷者、弱者怎么来保护自己呢?如果他们相信法律俨然成为了富者和强者的工具,那么他们要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呢?暴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浙江杭州的富家子弟飚车撞死浙江大学的学生,肇事人激起了多么大的民愤!但假如是一个出租车超速行驶撞死了人,那么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中国的很多社会群体中,莫名其妙的一个“恨”字正在泛滥开来。人们心中有“恨”,但往往不知道向谁去发泄。因此一旦出现任何一个机会,“恨”就很容易也很自然爆发出来。 杨佳案件很典型。在这个案件中,警察其实也是受害者,但为什么民心都是在杨佳身上呢?湖北邓玉娇这个案子里,为什么没有人去同情 阅读全文>> |
</STRONG>
开博已经整整一年了,一年的时间说起来是那样短暂,孩子的成长是喜人的,但也伴随着隐隐的担忧。</STRONG> 情景一</STRONG> 早上送儿子进教室,儿子说口渴,我问值班的王老师有没有开水,回曰:“还没有去提。”我就拎了两个暖瓶去楼下的开水房帮老师拎开水,回到三楼的教室里给儿子倒好冷着,那边王老师让小朋友依次将昨天的作业拿到她那儿批改,我疑惑的望向儿子(他昨天晚上回家并没有写作业),只见他眼中掠过一丝不安;</STRONG> 我走到他跟前:“你没有写作业吗? ” </STRONG> </STRONG> 看着我的严厉眼神,无语......</STRONG> 我扭头看向黑板,昨天的作业还在上面,是8道20以内的减法题,每题必须写4遍。</STRONG> “你抄了吗?”</STRONG> “抄了。”</STRONG> “抄了为什么不写?”</STRONG> “我都会,还得写那么多遍,麻烦死了。”</STRONG> ......</STRONG> 轮到我无...阅读全文>> |
cowfishfy:2009-06-09 14:08:26 问个问题:今天在207群里面有人说刚提到的新车就需要调节气门,回来这个朋友打电话询问了厂<img src="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157721,198521,203525&cid=0,0,0&sid=191501&advid=5916&camid=27682&show=ignore&url=http://d1.sina.com.cn/200905/25/176509_gm3.gif?0.14177780729760153">,给的回答是:有些车需要调节气门,有的不需要,想问下为什么都是东标生产的汽车,为什么需要调节气门,有些不需要调节气门。调节气门有什么作用,对车有损害吗?</SPAN> 答: 207的发动机都是进口件组装的。为了适应中国的油品,在组装时节气门和ECU程序都是要重新调整的。出现这样的问题,肯定是有某个生产班次在组装时忘了重新调整节气门了。 在这里BS一下东风标致的生产管理。 . 新的ECU程序必然要配合调整节气门,非常不幸,看来我当初的预言不信又正确了一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70ace0100bstf.html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