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過去十二個月,多達五百家中國企業悄悄將總部遷往新加坡或在新加坡註冊,以避開美中緊張加劇所導致的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以及印度等主要市場的反中情緒,並以「洗星」(Singapore-washing)形容中企的相關行為。 包括時裝零售商Shein、電動車製造商… |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汽車「漲」風從進口車吹到國產車。裕日車(2227)昨天宣佈,受原物料、運輸成本大增與匯率等因素影響,造車成本大幅提高,NISSAN車款已面臨價格調漲壓力,決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調整NISSAN國產車KICKS、SENTRA與進口車ALTIMA售價,平均漲幅2-4.5… |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MIH電動車開放平台會員之一的美國商用電動輕型卡車供應商Lordstown Motors公司(NASDAQ:RIDE)29日宣布,旗下由鴻海(2317)俄亥俄州廠代工的Endurance系列純電動皮卡車,首批500輛已陸續出貨。 首批500輛已陸續交車 Lordstown… |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由於武肺疫情復燃,確診人數激增,多地加強防疫封控措施,十一月經濟活動進一步萎縮,在成長可能持續疲弱下,中國人民銀行預料將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中國官方十一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十月的四十九.二降至四十八,為四月以來最低,亦不如市場預估的四十九;涵蓋服務業和建築… |
中國產線占比由2019年47% 降至去年的36%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路透對蘋果全球供應鏈的分析,自武肺疫情大流行以來,因中國堅持動態清零政策,導致人員移動和物流受影響,中國供應鏈存在不確定性,蘋果逐漸與中國供應鏈脫鉤,對中國製造的依賴明顯下降。 蘋果最大代工組裝廠商鴻海旗下富士康鄭州廠… |
機械公會理事長︰開發美洲甚至非洲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昨表示,白紙運動對中國造成不小衝擊,鼓勵台灣廠商除了中國市場外,也要放眼全世界,業者可開發美洲、甚至是非洲市場;他還提到,這一波景氣雖然反轉,但台灣在智慧製造、工業四.○著墨已久,一時的下降,不會造成機械業的蕭條。 … |
「防疫雙險」理賠大海嘯,讓國內產險業「傷筋也傷骨」!根據統計,截至11月28日止,今年防疫險理賠金額已高達1721億元,使得產險業光是今年前10月就大虧1338億元,損失慘重。由於防疫險是一年定期險,最遲明年6月下旬就會結束理賠,但產險業要恢復元氣,恐怕得花不少精力與時間。 首先,從11月7日起,… |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華航(2610)指出,就目前觀察,航空市場雖未出現之前預期的報復性復甦,不過,明年農曆春節期間熱門航點,包括日本東京、大阪、韓國首爾以及泰國曼谷等航線都已滿載。而隨著航班陸續復飛,預計2024年航空市場景氣將全面復甦。 航空市場 2024將全面復甦 華航表示,防疫措施陸續… |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費時二年研議,中央研究院昨發布厚逾四百頁的《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以科學的角度研析,提供決策者淨零排放的研發路徑建議;中研院表示,只靠現有科技難以達成二○五○淨零,故須提出新技術,並以「零碳電力」為主軸,建議台灣盡速推動去碳燃氫、地熱等五項淨零科技。 這場發表會由院… |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利基型記憶體IC設計廠鈺創(5351)董事長盧超群昨指出,半導體業正遭遇新一波不景氣。業界雖處在「颳風下雨」期,但他認為台灣半導體業已建立一個好環境,預期明年下半年會開始復甦,產業重拾成長可期。2024年隨著新應用陸續衝出,台灣半導體產業可望大有發展。 盧超群指出,汽車是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