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族饮食中的鹿</STRONG> 我国56个民族之一的满族以其强烈的进取精神及兼收并蓄的包容力生息繁衍于关东的白山黑水之间。自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开始到满文的创制再到建立起庞大的满清帝国,满族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重大贡献。 满族的饮食风俗带有浓厚的北方特色,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形成了色味丰富、独具特色的满族饮食文化。这其中既有融合满汉饮食精华的满汉全席,也有现已风靡华夏各地的满族传统食品——火锅,当然也少不了寻常百姓日常使用的家常风味及面点小吃。 满族的重要主食为饽饽,饽饽是北方方言,指馒头、包子、黄米团等面点的统称。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食品,饽饽的样式品种很多,因季节不同做法也各异。春天吃豆面饽饽,原料为大黄米或小黄米,将米浸泡后磨成水面,蒸熟折成卷状,同时卷入豆面,亦称“豆面卷”,满语为“萨其马”。夏季吃苏子叶饽饽,用黄米面蒸成糕,取出作饼,包以苏叶,内裹小豆,热食冷食均可,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秋冬季节则做粘糕饽饽,说道粘糕饽饽我要向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粘豆包了:粘豆包又称黄米团,至今为止,东北的满族家庭每年冬季都要蒸上几大锅粘豆包冻起来,随吃随拿。粘豆包是将黄米或江米洗净泡到发酵,漂净以后磨成水面,用纱布吊包,滤净水分凉干。然后加水将面团调和均匀,拍成圆饼状,将小豆煮熟捣烂做馅,也可用豆沙,将豆馅包入粘面内,做成馒头状,放入笼屉蒸熟,讲究一点的人家每个粘豆包中还可以放一颗红枣,增加口味,宜凉食或热食蘸荤油、白糖为佳。粘豆包现在已经成为东北平常人家冬季必备的食品之一,老人尤其喜欢食用。 满族除面制的各种“饽饽”之外,主食还有小米、黄米、高粱米、玉米馇子作成的干饭、稀饭、水饭、水团子、八宝粥等。在盛夏满族人还喜欢吃酸汤子,俗称“馇子”,其制法用玉米发酵面团调成面片或面条,直接甩入汤锅而成。其制作方法:将玉米浸泡磨成水面用布滤去渣滓,细面入缸发酵至微酸,然后从手指上戴的漏斗形汤套中挤出长条。制作时锅内水必须滚开,若洗浑汤的可将各种汤料先放入锅中;若喜清汤,则需另备好佐料,将煮食面条捞出,锅中在放凉水,待面条凉后在拌佐料食之。食用时略带酸味,美味可口。 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最喜欢的吃法是“猪肉血肠浍酸菜”。满族冬天习惯渍酸菜、灌血肠,每临冬季就将白菜在热水中渍过,压如缸中上放重石挤压,待酸菜发酵陆续捞出食用,过去的东北冬天新鲜蔬菜较少,满族人冬天全靠酸菜与窖藏的萝卜、土豆、白菜过冬了。血肠多在腊月杀猪是制作,用猪血加盐、姜、辣椒粉、味精、香油的等调匀,灌入猪小肠中,所用的肠以不足二尺为宜,两端用细线扎紧,血浆不可灌的太满以免煮时迸裂,煮到一定时候要用干净的钢针在肠体上刺一些针眼,一则放出气体,防止煮时膨胀迸裂;二则掌握火候,当没有血水自针孔中渗出即可捞入冷开水或冷水中,食用时切成片直接夹食,也可以蘸以酱油、醋、蒜泥、姜汁、辣椒油等食用。既鲜美可口、又多食不腻,佐酒下饭均可。酸菜白肉血肠中的白肉不可过于精美,必须肥瘦相间 阅读全文>> |
|
单位下周去江浙考察学习,我准备带儿子去玩玩。 老公不是很乐意这个主张,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我知道会遭到他的反对。我查看了儿子的书本,这学期的新课程只有一点点,对儿子不会成问题。何况出去走走应该可以开阔儿子的视野,也可以长长见识啊。儿子倒是高兴得不得了。难得有机会出去观光。 最后老公也只好勉强同意了。 儿子从小到大,去过张家界、海南、三峡、深圳、凤凰;近处也到过大熊山、曾国藩故居、湄江......我觉得小孩出去的确很好,儿子很大方,开朗,自信,而且很多知识不是书中能学到的啊。 记得去年暑假儿子和他老爸去了三峡,回到家里写了很多日记。当写到青龙瀑布时,他还感觉与李白有同感呢。在曾国藩故居观赏荷花时,他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荷叶不沾水,发现荷叶不沾水的原因是荷叶上长满了小绒毛。后来遭到他老师的异议,老师说合叶不沾水是因为荷叶上有层不沾水的膜。为此我和儿子也查了很多资料,应该是儿子的答案最符合要求。 我小时侯也玩过荷叶,可从来没有去想为什么荷叶不沾水。如果儿子老呆在城里,会有这样的发现吗?如果儿子不去农村,会发现金龟子飞起来能象飞机一样“嗡嗡”叫吗? 能感叹金龟子的头真的象乌龟一样伸缩吗?我小时候在农村的学校长大,没有到农村体验过生活,现在这些知识竟然是儿子告诉我的,真的很羞愧。。。。。。 多带孩子出去吧,我想应该对孩子有好处。
...阅读全文>>
|
|
一、现象:顾家让中国人穷上加穷 中国人由于所在的国度,至今仍然没有摆脱农业文明对应下的熟人社会的格局,政治的力量过于集中和强大,社会自治的严重萎缩,因此,不得不顾家。家成了抵抗社会风险的港湾。也因此,中国人在经济上,将所有的金钱和资本倾注于自己的家,而不愿亦无力为社会、为他人付出一丁点,所以,中国人不得不自私。 家是一个远离“王法”的地方。而在各自的家中,由于有了血缘关系,所以就没有了对、错之分,一切都好说好商量,一切都可以和稀泥。因此,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一直无法培养出独立的社会人格,故中国人在人格上是不健全的。我们受了委屈,采取的办法往往是“撒娇”,因为有家长的庇护;一旦这种庇护不成功,很多人的心理防线就会彻底崩溃,有的以至走上极端,因此,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撒娇:中国式自杀的原因》。 有一首流行歌曲叫《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反映的就是中国人的共同心声。年头的南方雪灾让人产生了很多思考,对中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的思考。中国现在仍然是一个为世界“打工”的国家。“打工仔”、“打工妹”们之所以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