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Ann0478

https://blog.jinbay.com/Ann0478/  复制链接收藏

Ann0478个人头像
Ann0478
博客日历
«February 2025»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博客自定义分类
12/14/2009 6:39:00 PM [体育运动] 分享

分享

</SPAN>
从小丁夺冠到伍兹的“小三门”,竞技体育总是如此地悲欣交集!</STRONG></SPAN>
 </SPAN>
10</SPAN>:</SPAN>8</SPAN>击败希金斯,又有一连串新的数字与纪录在这一刻改写。小丁个人的第</SPAN>4</SPAN>座排名赛奖杯,</SPAN>1211</SPAN>天漫长的冠军荒就此终结,第一位两次收获英锦赛冠军的非英伦选手</SPAN>…</SPAN>。奖杯真的是奇妙的东西,它带来的不仅是奖金与数字,惊羡与眼球,还有严肃的思考,甚至娱乐的回味。这个世界真的象过山车一样奇妙。</SPAN>
 </SPAN>
一路连杀墨菲尔、马奎尔等苦手,当小丁顺利直抵决赛直面希金斯的时侯。这个英锦赛,对于小丁而言,已经注定是一项成功的经历了。连克苦手、一路高歌,这样的表现足以让世人信服。冠军,只是丁俊晖在本届英锦赛的皇冠上的最后一颗钻石罢了。从竞技的角度上看,这个冠军的过程远远比冠军的结果重要。</SPAN>
 </SPAN>
可以预见,所有的赞叹和褒场,都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如潮水般涌来。潮水巨大的声势,或许只有近期伍兹的“车祸门”可以与之媲美。有人被举在头顶,有人被踩在脚下,不管本人愿不愿意,竞技体育的光环下商业与利益的巨大惯性,决定了所有的所有,以近乎发疯的勇气与冲力被放大着,被夸张着。看到丁俊晖今天自信满满的笑容,我们可曾想到,曾几何时他折戟于奥沙利文时泪洒球台的一幕。</SPAN>
 </SPAN>
当年的质疑,就像今天的掌声一样漫漫而来。所有马后炮的媒体,都变得比最伟大的预言家更加先知先觉。从小没有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急功近利的家族环境很难造出真正的王者?心理的疲弱必然会让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一蹶不振?在一次次让人失望后小丁已经根本没有再站起来的可能?我们看到了是超过一万种的手术刀般的剖析,也看到了一个新的预言被毫无顾忌、天花散发般地抛散开来。</SPAN>
 </SPAN>
然后?三年多后的今天?两年多后的今天?一年多后的今天?我们在说什么?我们在做什么?!小丁的夺冠到底又娱乐了谁?!也许,对于年轻的小丁来说,这个英锦赛的冠军,也只是自己成长路上的一小步罢了。不要说一小步一定会成为一大步,在很多时侯,人生是没有里程牌的。小丁还会赢球,也还会输球。作为观众,我们在输赢中倾注了悲喜,小丁在输赢中经历和过往着自己的人生。甲方乙方,各得其所,如此而已。</SPAN></SPAN>
 </SPAN>
小丁夺冠,娱乐了谁?尴尬了谁?又启示了谁?那也许是遥远的事情。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我们只是在淡淡地喜悦中,送出淡淡的祝福:二十岁的天空很精彩,祝小丁一路顺风!</STRONG></SPAN>
 </SPAN>
 阅读全文>>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12/14/2009 6:29:00 PM [体育运动] 分享

分享

丁俊晖的自信(2009-12-14 09:49:05)</SPAN> 丁俊晖 英国锦标赛 希金斯 奥沙利文 马奎尔 中国 苏格兰 斯诺克 体育  这绝对是一场世界级的……苦战、鏖战、拉锯战。
新科世锦赛冠军希金斯vs80后最高水平代表丁俊晖,英锦赛决赛,只差1局打满19局。整整18局下来,竟然只有一次单杆过百记录:希金斯在第17局单杆打出115分。甚至还有一局,两人竟然耗时1个小时——要知道,奥沙利文最快的147只花了5分20秒。
18局比赛,两人一直像精密仪器中的齿轮般紧紧咬住:丁俊晖领先,希金斯扳平,一人一局的局面一直打到6比6,虽然第13局希金斯取得本场比赛首次领先,但丁俊晖随后又恢复平衡7比7。
也正是从第14局开始,22岁的丁俊晖的优势展现出来,比他大了整整一轮的希金斯(34岁)失去了注意力的集中,连胜3局后,中国神童9比7,本场比赛第一次2局领先的优势。
第18局比赛丁俊晖连续两个架杆击打红球做到黑球,实现超分,中国人的胜利即以注定;噢不,其实在第6局两人“互相折磨”、“折磨旁人”、但却堪称经典的1个小时鏖战时,你就能看到丁俊晖的决心,看到他的自信。

阅读(136)评论(0)

12/14/2009 3:49:00 PM [体育运动] 分享

分享


  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有许多标准。
  如果按照观影欢乐程度,那么《花木兰》成功了,导演马楚成轻喜剧的一贯作风,加上古今杂交的台词,让电影院"雷声"滚滚,笑声不断;如果按票房来算,《花木兰》也很可能成功,毕竟,赵薇与陈坤已经成长为目前国内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电影明星,两人稳定的演技也许能挣回一点面子和银子;但如果考究影片质感、情节设计等软指标,那么它恐怕只能失败,观众笑场说明它故事牵强、台词突兀,而连小孩子都能准确猜到下一秒的情节走向,则再次说明编剧的苍白;更进一步,如果要把它当做一次严肃的古代故事的现代演绎,那么《花木兰》甚至有点不着边际了。
  在国内,几乎人人都会背《木兰辞》,以至于电影一开场,旁边就有人碎碎念叨,"看,唧唧复唧唧!"如此强大的群众基础,是电影必须跨越的障碍。或许是助跑不够,或许是用力过猛,这次的《花木兰》并未踩在最让人舒服的区域,它有改编,但太偏门,它也有创造,但太幼稚。
  影片完全重置了《木兰辞》的叙事结构,原文花了一半篇幅的笔墨描写花木兰替父从军之前的踌躇与忧思,她独自在家织布,四处置办战具,一点点释放

阅读(101)评论(0)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