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控新闻业拟再升级,当局近日公布要求记者、新闻编采岗位的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且每年要接受至少 90 小时培训,强调以“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中国著名资深传媒人长平向本台分析,认为当局近来一系列收紧措施,是要做到“滴水不漏”掌控舆论,令记者“对党忠诚”,“在恐惧中习惯说谎的能力”,亦相信未来会应用于香港。 ?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上周五(15日)公布的《新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所有持有新闻记者证的编采人员,每年须参加“继续教育”不少于 90 小时,并与晋升、奖励机制衔接,作为考核评价、聘用、升职,以及记者证年度核验、换发的重要条件。 ? 意见稿: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意见稿称,内容由当局统筹和发布课程指南,分为“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前者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基本知识,后者则为新闻行业的政策法规、采访、媒体融合技术等专业知识。另表明,继续教育是要“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为推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人材保证及智力支持”。 ? 翻查资料,中国政府规定,国内新闻记者须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并申领新闻记者证,其后每年进行年检,而记者证每5年换发1次。2019年正值新版新闻记者证的换发年,当局加入领证新规定,申领者须先通过 阅读全文>> |
明年就要卸任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周二(19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访问,谈到北约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之一就是应对中国崛起。他指出,虽然中国并非北约的敌人,但其网络能力、新兴技术和远程导弹正对欧洲安全造成了影响,中国正向欧洲步步靠近,远至北极到网络世界,以至各国重要基建都看到中国的身影。 他又以5G网络建设为例子,说之前北约把5G看作单纯的商业问题,但盟国讨论后意识到这是影响安全的事情。 斯托尔滕贝格强调,中俄不应被视作两个不同的威胁,因为两国有紧密合作,北约需全方位共同应对中俄、亚太及欧洲整体的安全环境,不要标签化。 責編 胡力汉 ...阅读全文>> |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的粗钢日产量在9月份降到了2018年12月以来的新低,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地区缺电,并且因为环保限制了工厂活动。 数据表明,中国在9月份生产了7375万吨钢,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2%。 但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周一对外表示,中国能源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对经济影响有限。中国经济基本面是长期向好的,论据之一是前三季度消费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4.8%。 在另一面,国内缺电以及天然气价格上涨加剧了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担忧。路透社另一篇报道披露,中国主要能源公司正在与美国商家谈判,以确保液化天然气的长期供应。 (责编:王允)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