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9日出席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并针对台湾问题释放最新信号,誓言一定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 习近平称,“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 阅读全文>> |
近期,中国发改委向社会公开征求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中,新增加了禁止民企涉足新闻机构等条款。不过,十年前,新闻出版总署曾下令“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从事新闻出版。学者认为,这种朝令夕改的政策,让人无所适从。? 中国行政当局的行政法规时常改变,让民众或外商无所适从。2010年1月4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印发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当时新华社称,“为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提供具体方向和措施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的关键措施是开放新闻出版产业,引导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产业。但是十年后,10月8号,中共发改委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非公有资本不得从 |
中国政府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中新增事项提到,“禁止违规开展新闻传媒相关业务”,非公有资本或将受限,不得从事新闻相关产业。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官网上公开征求社会大众对于该份清单的意见。 《清单(2021 年版)》列有禁止准入事项6项,其中,今年新增的禁止准入事项第六项提到,“禁止违规开展新闻传媒相关业务”,对于非公有资本参与新闻采编播发等业务设立限制。 对于该事项的描述涉及了6个方面,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新闻机构;不得经营新闻机构的版面、频率、频道、 栏目、公众账号等。非公有资本也不得从事涉及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等事件的新闻实况直播业务;不得引进境外主体发布的新闻,也不得举办新闻舆论领域论坛峰会和评奖评选活动。 (责编:梒青)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