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婚礼:叫苦不迭 婚宴上会有人大喊“苦啊!苦啊!”每当有人带头喊时,在场的所有人便会齐声附和,这时新人便会站起来,当众深情地一吻。没过几分钟,又会有人大声叫“苦”,新郎新娘便又站起来,再次用甜蜜的吻来平息亲友们的叫“苦”声……这样的“程序”在婚宴上至少要重复十几次亲友们才会罢休。原来,按照俄罗斯人的说法,酒是苦的,不好喝,应该用新人的吻把它变甜。 法国婚礼:浪漫简单 结婚前先订婚,仪式简单,一般由女方的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时邀请其它亲戚、甚至一两名好友出席。婚礼也已逐渐简化,但仍不失为最隆重的家庭节日,带有庄严神圣的色彩。。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时至下午5时之间。婚后大宴宾客。 犹太婚礼:不忘圣战 祝福完毕后,新郎以右脚打破酒杯,象征对当年(公元70年)圣殿的毁灭的怀念以及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了当年耶路撒冷圣殿毁灭时的悲伤时刻。但在现代婚礼中,人们则以此风俗来表示人类关系的脆弱,新生活的开始以及摈弃一切偏见和无知。 日本婚礼:传统的道教 在传统的日本道教仪式上人们供奉kami---存在于自然界的神灵。在举行婚礼时,神职人员祈求神灵保佑新婚夫妻。仪式的最后一项是“共饮青酒”,即参加婚礼的人共同分享盛在三只扁平杯子中的米酒。这三个杯子从下往上依次骡放,新郎拿起第一个杯子,啜三口酒,然后传给新娘,新娘也连续啜饮三口酒,再将酒杯依次传给其它亲友。然后再开始喝第二杯和第三杯酒。 印第安婚礼:静悄悄的 酋长加拿大印第安人的婚礼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婚礼地点多选择在印第安人聚居区公共建筑物里举行,一般是一幢较大的木头房屋。举行婚礼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村中居民纷纷来到木房里,众人席地而坐,互致问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装,款式新颖,色泽艳丽。虽然印第安人性情开朗,但婚礼场合却显得非常安静,即使说话也是轻言细语。 芬兰婚礼: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现代芬兰人举行婚礼不但要创新,有特色而且更要反映他们的传统风俗,像抛洒大米,切婚礼蛋糕。现代婚礼可谓是古典与浪漫的结合。豪华婚礼轿车上装饰着叮当做响的锡罐,新郎要抱着新娘跨过门坎。对于现代芬兰人来说,这些都是真正的传统。 菲律宾婚礼:恪守古老传统 通常在婚礼上,新娘要身穿传统的白色婚纱,而新郎则身着菲律宾传统男式礼服。这种礼服是一种透明的系扣男式衬衣,通常用来参加一些特殊聚会或重大场合。婚礼的主办人将会参加婚礼,见证新人结拜为夫妻。而这些主办人同时意味着指导和帮助,即新婚夫妇在需要时可以得到他们慷慨的帮助。 |
最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说,把孩子送到英语培训班去,钱花了不少,孩子的英语水平却没有什么特别的长进。 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已有相关调查显示,少儿英语能力提升速度缓慢与现有的教学方式不当有关,灌输式教育方法阻碍了儿童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一些专家甚至认为,这种灌输式方法将阻碍到英语思维的培养,其危害是深远的。 目前,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已经表明,探索式教学法能够有效培养少儿英语思维,真正达到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作用。 灌输式教学模式违背认知规律 危害少儿英语能力培养 在我们国内,普遍的教学模式还是偏向纯理论传播,这在少儿英语教育方面体现得更加突出。国内的孩子学英语,离不开背单词,套语法,练句型,教学大纲范围内的知识倒背如流,但实际生活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却很差。 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传统教育模式没有考虑由感性到理性的一般认知过程,直接要求少儿接受知识理论,这是违背认知规律的。已有心理学相关研究结果也表明,强制学习的知识不会形成持久性记忆。 灌输式教育方法的指导下,孩子在形成基本的英语语感前就被要求记忆词汇,这种机械记忆很难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更将危害到语言思维的培养,因此亟待改革。 探索式教学有效提升少儿英语水平 据了解,目前在一些教育水平先进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等地,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引导和启发为主的探索式教学成为主流。这种教学方式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并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探求新知识,并付诸实践,而老师只作为引导者从旁协助。 记者在国内也发现了这样教孩子学英语的培训机构。在瑞思"美国小学"的课堂上,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母亲节贺卡,整个过程独立完成,老师只在旁边做提示,并在孩子失误时给予适当的鼓励。瑞思的老师告诉记者,在制作贺卡时,老师们会把有关颜色、形状、图案等相关的知识说给孩子听,也会告诉孩子这个母亲节贺卡的意义,并引导他们和老师进行讨论,整个过程全部用英语交流,因此孩子能受到彻底的英语思维训练。 少儿英语教育专家Sally指出,少儿教育目标不应仅仅局限在具体知识的掌握上,更应着眼于语言思维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培养英语思维也正是瑞思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瑞思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训练孩子的英语思维,所有过程中老师都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给孩子充足的成长空间,因此学习效果显著。 据了解,目前已有120多个国家的45000多所小学采用了这种探索式教学法,事实证明,这种科学的教育模式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上成效显著。 |
出国留学,学生们首先面对的心理难关就是孤独感,对于如何排解孤独感,留学生们可谓各有心得。大连男孩小孙对此便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没有亲人朋友在身边,国外的生活确实有些单调,有时甚至感到寂寞。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想办法充实自己的生活,有了朋友、有了业余爱好,单调的留学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留学的一项意外收获——练太极拳,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活。 ” “那是在塞班的时候,我还在学语言,看到家附近有中国人在打太极,就萌生了兴趣。 ”小孙回忆道:“当时我在塞班的一所社区大学,业余时间比较充足,就跟他们学着练。渐渐的我发现太极拳并不是二十四式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多博大精深的东西。于是就在一次回国时特意拜师开始练太极拳。 ”练上太极之后小孙才发现,原来练功夫是很苦的,特别能够磨练人的意志。他告诉记者,太极教给他的东西很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他在异国遇到坎坷和不如意时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读书就像练功,绝没有不劳而获。你要真正去付出、去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当然,收获的滋味也是幸福的。 ” 一年后,小孙通过导师的介绍,转到美国本土的西肯塔基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读。在这里他结识了同样在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生吴胜,有“国家拳师”证的吴胜是练太极拳的行家,他与小孙很快成了“拳友”。从那以后,西肯塔基大学的草地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中国人上演着电视剧《太极宗师》里的经典“推手”镜头,美国学生经常在他们身边驻足观看。更有男孩子们排成队要求两人做他们的师傅,传授“武艺”。小孙说:“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功夫在他们眼里是非常神秘的。虽然我们并没有教他们什么,但是其中不少人也与我们成为了朋友。能让美国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功夫,我们心里面还是挺自豪的。 ” 学习和练功夫占了小孙异国生活的2/3,另外1/3小孙会偶尔参加教会活动,也会和朋友们找点其他娱乐。“很多人说我的生活未免太健康了,可是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初到异乡那种孤独谁都会经历,有些人因此用泡吧、谈恋爱、上网来充实自己,我很能理解。但是那不一定适合我。我很庆幸自己能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结识太极,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改变,更充实了我的内心。我建议想要出国的朋友找到自己的兴趣,因为兴趣真的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更能让异国生活摆脱单调,帮助我们顺利度过心理上的不适应期。 ”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