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移民美国二十六年,位居著名的麦当劳公司国际总部高级主管,入乡随俗,可谓打入美国主流社会多年,但是美国文化中的许多反常现象,依然常常令我困惑,令人匪夷所思。 1、在很多美国的中国饭馆吃饭,他们给你一个大盘子,装饭菜用,旁边摆着一双筷子。美国人自鸣得意地拎起筷子,就着盘子吃起饭来。我是中国人,就从来不知道怎么用筷子从盘中扒饭吃。那不是怪别扭的,光是担心饭粒东撒西落去,就要叫我丢了胃口。美国人学得了拿筷子,难道就学不了端饭碗吗?中国人学吃西餐就认真多了,又是刀,又是叉,又是用盘子喝汤,全套都来。 2、在华盛顿,著名小提琴家依萨·波门在一次演奏会后接受观众访问。一位老兄,西装革履,一本正经地问道:“为什么现在已经没有人创作古典音乐?”依萨瞠目结舌,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干笑了一下。最后,他才像对小学生一般地说:“先生,所谓古典音乐,是古典时代人写的音乐。不幸他们都已死光了;所剩下的都是现代人,现代人就只好写现代二十世纪的音乐了!” 3、在一个大家都生活得还不恶的世界里,譬如说佛罗里达的迈阿密罢,人人瞧不起人人。拥有巨型机帆船的,瞧不起有帆而无机的;后者瞧不起开马达船的;马达船主也瞧不起只有一张帆的小船主;后者又瞧不起把马达开得乱响,而没有过夜船舱的小马达船。家宅有私人海滩的瞧不起与海滩有点距离,而必须到公共海滩去的。当地生长,看不起新近搬来住的。 4、天气清爽,跟老美同事一起去吃午餐。找到了饭店,可是停车场拥挤。老美总喜欢绕来绕去绕半天。稍远些的空位,虽然离饭店只一两百公尺,他们仍嫌太远。于是在停车场绕呀绕的,我的胃可开始咕噜叫了。不管去哪里,停车总是嫌太远。然而,每个礼拜六晚上,他们又必须到什么昂贵的健身房去跑步,以维持健康。运动对老美是重要的,但却绝不能和其他活动混搅在一起。 5、美国人号称喜欢追求个人自由,一切要标榜个人的独特性,务要从人群中被分离出来,肯定自我的价值。可是,我又发现,美国人生怕自己样样比不上别人。别人有什么新鲜玩意,就都趋之若鹜,像抢购白菜娃娃一样,像参加俱乐部、买新车、用时尚衣饰发型一样。有一种新体操,大家也做那体操。美国人样样都想和别人相同,样样又要和别人不同。 6、有位新邻居,除了白天经营房地产事业,另有养鸟的兴趣。养鸟养多了,于是变成副业,各色的鸟呀、鸽呀,饲养大了就卖给其他零售店去销售。我起先没事就偶然去参观他的存货。有一回,正在他后院谈天,他抬头看看,忽然离座,回来时手上握了把长枪。砰砰,就射下两只鸟。 7、一个水泥车司机运送湿水泥到他家附近,决定先回家跟太太打个招呼,却看见一辆全新的凯迪拉克大轿车停在车道上。于是他停住水泥车,绕过屋子去察看。但见他妻子正与一陌生男人在客厅里谈话。他一声不响打开那轿车的窗子,把一车湿水泥灌进轿车里,塞得满满的。下班后,太太告诉他,那已变成硬邦邦的水泥轿车原来是要送给他的,花了她半生的积蓄。陌生人则是车行老板,来送车、签文件。 8、专家也有走火入魔的。美国家庭中58%饲养猫狗鸟鱼之类的宠物。于是这方面的专家也盛行起来。宾州大学去年开国际宠物学术会议,从十四个国家来了四百四十多个专家。其中包括动物行为博士、人类学教授、心理学泰斗、人兽关系专家……不一而足。其发表的论文题材,有些研究提早人猫交流对彼此依存关系的影响(不拍的猫变傲慢,常拍的则变可爱);狗性格与其主人道德感的关系(养良狗的青少年,暴力倾向减低);猪与狗与人际关系的比较学等等,不一而足。 9、美国联邦通过法令:全国农耕地36%不得耕种,以保护所有农人的生活水准。那些不必耕作的农人,则每年可领政府津贴,不愁生计。最近,克林顿总统又签署法令,很多养乳牛的农人也同样不得向市场供应牛奶及奶制品。他们只需要坐在家里看电视,每个月邮差自会把政府津贴送上门。我为自己选错了行业而跺脚。每天营营碌碌,但求糊口。不知要熬到几时,才能晋升到可以“奉命不工作”的地位。 10、同事家举行夏令派对,寄来邀请书。派对在他家美丽的游泳池畔:烤肉、乒乓、水中排球……充满教人兴奋的活动。但,邀请书附一正式文件,接受邀请必须签了文件才算数。该文件说:我宣誓,参加派对是我本人的意志。我宣誓,永远免除罗伯·将森夫妇任何与此派对有关联的法律及诉讼的责任。罗伯·将森是我同事。换句话说,在参加派对中,你若在泳池畔摔个大屁蹲儿,撞掉两颗门牙;或让烤肉炉烧焦了手肘;或在池里淹死掉,可完全是你自己的意愿,绝对不能跟罗伯或他太太打官司。基于对自己的爱护,我托词岳父母来访而谢绝了罗伯的邀请。 11、芝加哥州立监狱因人满为患,已于年前开始释放囚犯。因犯罪人口的成长率,数倍于州政府经费收入的成长率,每年放行的囚犯可能要比关进去的多很多。我想也不愿意想,10年之后,我还敢不敢同任何陌生人打招呼。 12、我们一方面教小孩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又叫小孩子在外头别跟陌生人说话。我们自己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我们的藉口是,怕小孩子被坏人拐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上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得一息不存了。 13、中国人来美国,要看纽约世贸中心、芝加哥席尔斯大厦、最长的桥、最大的港、最新的电脑、最死板的钢筋以及最浮华的百货店和迪斯科舞场。美国人去中国,要看故宫、圆明园、猪舍、农民的泥屋、喝茶的学问、做纸花的技巧、吃的艺术、庙、蛇市场、早上在公园练太极拳的民众。美国无法弥补它短暂的历史,不能事后再回头去建立文化。中国则不难拆掉旧的,依美国的模型来建新的。迎头赶上,毫无阻拦。 14、我们住的小农庄,屋下冒出狐狸蛇群。打电话给市政府,没人办这种案子。打电话给专除虫害鼠螂的,不管出价多少,没有人愿意或胆敢来除蛇。打电话给动物园,又说是他们的蛇已足够,不需添置。自由、民主,一切都市化之后,出现了原始蛮荒的问题,可真叫人感到莫大的无助和孤独。只好希望蛇们把花粟鼠、地鼠等吃尽了,自行撤退到庄外的原野里去罢。 15、女人又要争男女平等对待之地位,又要期望男人给她们开门,替她们付账。男人又要他们的女人美丽诱人,又要她们忠心不二。 16、美国人喜欢讲人道主义。礼拜天上教堂,所崇尚的也是救世博爱的精神。然而他们的政府,经费一拨就是几万亿,老远老远跑到火星、水星、金星去拍几张照片回来,人人额手称庆。要是他们的政府胆敢提出什么救济贫病、安抚老人的方案,选民就要开始生气。 假若他们眼巴巴跑到火星上去,也发现那里充满贫病残老的火星人,等待救济呢?他们会先拨经费去帮助那些火星人呢,还是会再不惜巨资,继续往太空更神秘的星球去拍照片? 17、在我办公室也好,朋友群也好,旅行碰到的也好,几乎没有一个女人不是在节食。或是,一边嚼着大口大口的巧克力蛋糕,一边声称吃了蛋糕后,立刻恢复节食。有些这么苦行僧似活着的女人,其实已经看起来像竹架子一样。在任何社交场合,要使女人群的谈话热络起来,只需提到“节食”这个题目,保准有惊人效果。 |
白羊座
|
小指南是一座您理解新西兰生活习俗的桥梁,熟读它,新西兰不会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您会更容易“enjoy”这里的生活方式,更能投入这里的主流社会。 Accent(口音) 作为移民国家,各民族拥有自己不同的口音,华人们初来乍到之时,确实有些难以适应。更何况,新西兰人本身就拥有一口非常“重”的口音,尤其是老kiwi们,说话时总感觉吧嘴巴扯的扁扁的,似乎是拿嗓子眼来说话似的。 值得注意的是,新西兰人通常把“i”发音成“e”,千万别把“6”听成“sex”呀,否则就真的闹出“国际笑话”啦。 Beer(啤酒) 新西兰人喜欢享受,也非常嗜酒,平均每人每年喝啤酒110升。一到周末派对,年轻人们便会疯狂喝酒,不过买酒一定要有ID。新西兰这点倒是很好,严格遵守法律,杜绝未成年人饮酒的确很重要。 Condom(保险套) 西方人一向性开放。记得当年参加大学的游园会,回家后居然在新生袋里发现“避孕套”,顿觉天昏地暗的不知所措。回魂后才发现袋子里还装有许多性教育的咨询手册,及“安全性爱”广告单。冒汗....。。无论怎样,他们的“安全意识”还是很高的。学校的卫生站也有免费的避孕套可以索取。 Kiwifruit(猕猴桃) 奇异果,本名“猕猴桃”,祖籍中国。经历一番年岁之后,成为了新西兰“国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记载道,奇异果具有消暑解渴,帮助消化的好处;大S还说,它的美白功效也是一流的!如果赶上奇异果季节啊,Park n Save才卖$0.99/kg呢! 小编PS:比起橙类,奇异果更方便“享用”。蔬果养生乃21世纪的健康主流意识,物美价廉、低热量又营养,叫OL们如何舍得不把他们搬回家呢么? Latte(Tea Time)(拿铁咖啡) 受英国习俗影响,新西兰人养成了“一日六茶”的习惯。根据小鸠6年来观察发现,真正饮茶的群体,通常都是些公公婆婆。年轻人则比较爱咖啡。其中的latte(拿铁)是受欢迎之最。阿鸠也是咖啡狂人呢,小说一下私事,(老板看不到呀老板看不到~),编辑部办公室的同事们也都是小资青年呢,一到下午,人手一杯“latte”馋了吧?还不赶紧出门来一杯? Mud(火山泥) 传说美容始祖埃及艳后因太钟情于使用死海泥浆,而不惜发动战争夺死海。而时下亦提倡“自然”美容,芦荟、玫瑰、蜜蜂、死海泥、火山泥.。。人们越来越懂得萃取大自然的精华了。新西兰得天独厚的火山泥,是火山爆发后从地心喷出的泥浆,里面有着很多地表所没有的微量元素,对美化肌肤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除斑、使肌肤细腻等。 No(不) 对一些民族来讲,说“不”时间困难的事儿,最终往往会揽来最不想做的任务;在新西兰,你可得改观了,一定要学会会清楚的表达“yes”和“no”,但说无妨。虽然当你做不到说“不”时,就会失去可信度;而在相反情况下,你表示出深知自己的长短能耐,你散发出的是自信。当然,切忌莫让“no”成了你明目张胆偷懒的盾牌,那你可就是自毁前程了。人生中是否有许多事情正压到你快窒息?适当的说“no”吧,或许你的人生会得到不一样的改变。 Outdoor(野外) 这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或周末,都会踏单车、滑滑板;或牵着自家的大狗狗在游乐场里尽情的玩耍。(小鸠小时候只有山一样高的功课和赶场子的补课) 大人们周末会爬山、BBQ;节日则会去度假胜地来个彻底的享受,海滩漫步、温泉、高尔夫、滑雪、骑马.。。每到圣诞节,好多家庭都跑到澳洲、欧洲度假。 也难怪,新西兰号称人间最后一片净土,乃上帝在地球上最后一个宠儿。比如美丽的山清水秀、蓝天白云,怎能让人成天宅在家里面壁呢? Phone(电话) Quit(推出) “不干了”。在新西兰,Quit这个词很常用。比方说戒烟、戒酒、戒赌等,你可以大声的说“ I quit!”就走人的,士可杀不可辱啊!“I quit”很多时候能够帮你在尴尬的气氛或场合中轻松解围。 Road Rules(路规) 为保证驾车者遵守交规,新西兰交管部门执法非常严格,流动交警随时对酒驾和超速进行查处,大量设置的电子拍照系统,使违规很难避罚款。新西兰交通标志的设置不仅科学规范,最大限度的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非常细致。只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就基本能够避免致命交通事故的发生。 Skin(皮肤) Tattoo(纹身) understanding(明白) 踩到人了要说“sorry";下公车要对司机说"thank you";找人问话先说"excuse me";过马路绝对要按灯;遛狗的老夫妇总是微笑着对你说“hello”.。。小鸠曾经被这样一个文明的国度小震了一下。这不是幼儿园时老师教的好孩子行为么?只是人大了反而不记得了。慢慢地,自我代替了友善。 vineyard(葡萄庄园) X'mas(圣诞) 地处南半球的新西兰圣诞节是在夏天。北半球出生的我们,总觉得圣诞节应该是下大雪、烧壁炉、烤火鸡的。到了新西兰,圣诞节就很奇妙了。都快十点了,太阳公公还在天上加班。人们不是家族团聚就是全家旅行,路上最多的就是我们这些“老外”,连店铺也不开门。真是“清凉”啊。 Yellow Page(黄页) Yellow Page-俗称“黄页”。没错,就是无时无刻不在你生活中出现的“黄白搭挡”之一。新西兰的黄页是免费派送到住家的,当然公司、餐厅也少不了它。 其实国内也有黄页,不过记得是一种从来没碰过那本巨石般的书。但不得不提的是,在新西兰生活,黄页真的非常实用,尤其是出到纽国之时,人生地不熟,没它还真不方便。另外,他的另一实用之处就是"找工作",许多人就是这样一家家打电话、递简历,没想到居然还让不少人就这样找到了工作呢。 Zebra crossings(斑马线) Zebra cossings,顾名思义就是华人说的“斑马线”。自从行人红绿灯的大力普及之后,斑马线的使用就渐渐减少了,但仍然可以在一些城郊或者住宅区的小马路上看到。 很庆幸,在新西兰过斑马线非常安全。只要踏上这“黑白条纹区”,你就可以大胆放心地闭上眼睛走了。新西兰交规规定,当行人过斑马线时,车辆必须停在规定的白线之后,直到行人过完斑马线为止。 新西兰有十个著名的葡萄庄园,每到丰收季节,许多人会结伴去庄园打工接葡萄,虽说工钱还不错,可是风里来雨里去,外加太阳梦晒的日子并不是人人都挨的住的。 Winning Lottle(乐透) 买“乐透”似乎已经成了很多新西兰人生活的一部分。“乐透”小店到处都可以看到,超市里也绝对少不了他的柜台。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是lotto、powerball、strike、big wednesd。 新西兰的毛利族是纹身的始祖,他们通常刺在面部,其目的和用途都是十分神圣的。在东方,纹身等于“暴力”的年代已经过去,随着时代的变迁,以纹身来凸显自己的个性,可谓是那种“老翻新”的流行。在新西兰,纹身馆随街可见,生意居然还挺旺。他们的图案也非常美丽,有种古老的神秘感。 说道皮肤,新西兰是世界上皮肤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新西兰人极爱晒日光浴,但人们在晒日光浴时所接受到的紫外线与太阳光一样多,而此时身体过多的暴露,会增加患皮肤癌的几率。太阳床上躺20分钟,相当于阳光下暴晒4小时,这很可能导致皮肤起水泡,出现肿块,还有可能对眼睛造成损伤,导致皮肤老化,甚至引发皮肤癌。 新西兰电讯基本被vodafone和Telecom垄断。华人大多爱用前者,只需要买张“sim”卡便OK啦!随时随地都可以更换手机。Telecom则比较“霸道”,客户必须买Telecom的手机,因为他没有可以转换的sim卡,对“一心一意”的人们比较实用。不方便的是,Telecom不能收发中文简讯,这也是大多华人不选他们的原因之一。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