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Marsha09

https://blog.jinbay.com/Marsha09/  复制链接收藏

Marsha09个人头像
Marsha09
博客日历
«February 2025»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博客自定义分类
8/10/2009 11:37:00 PM [法务-移民] 分享

分享


 
 
阿琪是我的闺中密友,小学的时候我们是校友,中学的时候我们成死党,当年好得穿一条裤子还嫌肥,除了相互无话不谈,外加无所不知,所以至今仍然臭味相投,住在不同城市,隔三差五打个电话,一唠叨起来便眉飞色舞、唾沫星子直溅一个小时,所以,我常说我们之所以这么要好,完全因为臭味相投、所以物以类聚,然后就成为一丘之貉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阿琪嫁给了一个中国博士,婚后没多久阿琪随夫赴美留学,从此,就留在美国,即而在这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阿琪在美国定居之后,曾多次邀请她父亲来美国看看,但因阿琪的哥哥也已经移居美国,而她父母只有他们兄妹两个孩子,阿琪的母亲早年病逝,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琪父多次申请赴美探亲签证,都被美国领事馆便以“移民倾向”为由拒绝。
 
万般无奈之际,阿琪决定给父亲办移民绿卡。
  
根据美国移民法的规定,美国公民为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亲生或者收养的都算)、父母亲办理的移民绿卡,属于一类优先范围,因阿琪与哥哥都已经加入美国籍成为美国公民,所以,阿琪父亲可以用美国公民直系亲属的身份直接申请移民签证。
 
申请材料交上去约过了一年,阿琪的父亲便拿到移民签证,也来美国定居。
 
琪父移居美国之后,先在琪家住了一年,因两代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矛盾渐生,摩擦日频。彼此都有自己的理由,彼此又都不能改变,虽然引发矛盾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时间久了,住在一起非但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相反成了一种相互折磨。
 
琪夫妇每天早出晚归上班,孩子们白天去上学,家里只有琪父一个人,当然有些冷清寂寞,家里虽然装了cable电视频道,可以收看中国电视节目,也订了各种中文杂志供老人消遣,但是,琪父仍然觉得无所事事。人一无事,经常就会生出很多是非来,尤其是老人,其性格和脾气有时候和小孩相似,所谓老小孩不是没有道理。
 
或许是为了赢得子女的特别关注,或许是因为移民初期特有的文化震荡期(culture shock)影响,琪父开始无事生非。除了每天唠唠叨叨指责女儿以外,对所有事情都看不顺眼。
 
女儿在美国生活久了,本身又是做医务工作的,在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方面要求自然就高点,琪父原先一个人生活,老头们多半有些邋遢,琪希望他纠正,引来琪父的不满。
 
时间久了矛盾加剧,琪父便要求搬去跟儿子住。琪父搬去没一个星期,又要求搬回来,原因是儿子是单身汉,白天上班,回家就是睡觉,儿子本来就少言寡语,不善言辞,家里两个大男人,自然没什么乐趣。
 
左右不是,琪很为难。
 
“你可以想象,我的生活象什么,总这么闹,我的生活了无生趣。”有时候,琪打电话对我诉苦,她本来工作繁忙,每天上下班两个小时的路程,回家已经身心疲惫,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需要她操持,大的上高中要考大学是大事,小的上小学凡事要操心,丈夫是科学家,基本不问家事,她一个人里外都要忙,又加上一个每天不闹事不欢的老爸,这种生活对一个中年妇女来说绝对没有任何乐趣而言。
 
“他没进入我们家之前,我虽然辛苦,但是大人孩子都听话,我们家也没什么矛盾。他一来,我的生活全乱套了。”琪与老父的矛盾随着她给我打电话频率而增加。“我不希望他为我做什么,不需要你的钱,不要你帮忙,不要你做饭,洗衣服,干家务,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你体谅我。每天只要我一回家,本来就累得要死,还要听他的指责,你说我过得这叫什么生活!”琪说,有时候下班她真不想回家,开车在路上,心里竟然希望就永远这么开下去。
 
我感觉琪的状况很成问题,再这样下去,她要崩溃。赶紧好言相劝,提醒她虽然生活不如意,但是问题不出在丈夫孩子们身上,不能义气用事,不能情绪化,要努力克制和忍耐,并与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要跟他谈清楚。”我说。
 
“谈了无数次,谈不清楚,无论你如何说道理,他就是不听,就他那一套,他认为他总是对的,你总是错的,我们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年了,他才来,你说是我们了解美国还是他了解美国。”琪说。
 
“跟他说,要改,要学会适应新生活,你要适应社会,不是社会适应你。”我说。
 
“一说他就跟你吵,根本不讲道理,比如他要烧菜,能把你咸死,菜上漂一层油,你跟他说高油高盐高糖对人健康有害,尤其对老人健康更不好。他一听,立刻冲你,咸怎么啦,吃了就死啦!你说这人,能跟他讲理吗?”琪无可奈何地向我陈诉。
 
“那就不让他烧菜好了。”我提议,“他什么也不干,该没意见了。”
 
“不让烧菜也有意见,我下班做好饭烧菜送到嘴边,人家还是有意见,说这么晚才吃饭,饿嘛饿死了。一边吃还要一边抱怨,说菜淡而无味啦,没油没盐无法下饭啦等等,你说叫人怎么讲?”
 
“那你给他租个公寓让他单独住。”我给她提建议。
 
“实在不行只好这样,但是你知道的,洛杉矶的普通公寓是个什么价格,一个卧室的公寓就要两千美元,我一个月的薪水扣除税收一半要没了。”洛杉矶的高额租金确实不得不考虑。
 
“那么,是否考虑让他回国养老?”我另辟蹊径,“也许他更适应国内的环境,把他办出来未必是好事。”
 
“我也跟他商量过这个想法,他当然不乐意,虽然我们在中国还有房子,不是没地方住,我爸爸他自己也有退休金,中国也有不少亲戚,可以照顾他,这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在这里他享受美国福利,他有医疗保险的兰白卡,看什么病都不要钱,他在国内,看什么病不要自己掏钱?他原先工作的那个工厂倒闭了,医疗费都不报销,冲着美国这些福利,他也不愿意回国啊!”
 
“也是,美国老人享受的医疗服务和福利真得很有诱惑力。”我赞同,“老人最担心的就是一个医疗问题,这里医疗条件好,低收入者享受免费医疗,你爸爸肯定身有体会,现在他还是绿卡,等过几年考了公民,除了医疗费全包,每月几百美金还有福利金拿。”
 
“是啊,没给美国干一天活,没给美国社会做过任何贡献,现在却享受美国人的福利,凭什么呢?”琪问。
 
“就凭女儿是美国人!”我答。
 
所有解决矛盾的方案似乎都行不通,正万般无奈之际,琪家附近社区新建立了一所老人公寓,琪决定为父亲申请老人公寓。
 

 
申请老人公寓在洛杉矶可不是件很容易的事,美国人都知道,美国的老人公寓属于国家社会福利机构补贴单位,入住老人公寓的老人,如果收入低于社会贫困线,一旦入住老人公寓,不仅享受多项租房补贴,水电费补贴,电话费补贴,还享受更多的医疗服务以及国家为老年人设立的特殊补贴。
 
洛杉矶地区为移民热地,众多的亲属移民老人,大都属于低收入阶层,因此,他们非常热衷于享受国家为老年绿卡持有人,为老年公民提供的种种福利,有些福利非入住老人公寓才能享有,住在儿女家就没有,这种情况下,老人公寓供不应求。
 
因此,在洛杉矶地区,老人公寓空前紧俏,不提前排队还住不进去。在一些老城区,由于申请人数大大超过公寓单位数,很多想入主的老人,排队排上两三年,还未必能够入住。
 
琪算幸运,因为居住地区属于新区,而这个地区的外国移民数量相对较要少,因此,老人公寓虽然紧俏,但还不至于到白热化程度。琪提出申请后仅仅三个月,便接到批准通知。
 
琪父住进老人公寓,两代人各自拥有各自的生活空间,自然可以保持各自的生活方式,原本就不复杂的矛盾随生活的改变而做出调整,琪的生活又恢复原状:和谐而平和;琪父呢?则因入住老人公寓,个人生活空间相对独立而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舒缓,那些因寂寞和无所事事而引发的某些心理状态,也因环境的改变而得到排遣,自己住,想怎样就怎么,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不需要适应别人,也不需要别人适应自己,没有了矛盾的对象,自然就没有矛盾。
 
自从琪父入住老人公寓之后,琪为父亲添置好所有必须的家具用具,为他配备了手机,同时,琪每个月给父亲三百美金,供他支付公寓的房租水电费。每个星期周末,琪都会带着儿女来探望,买好一个星期的食品,两代人在一起吃顿饭,在老人公寓的花园玩一会,琪他们才回自己的家。
 

 
琪父住进老人公寓,琪和父亲的关系空前改善。大事比如各种对外联络,带着找医生看病,外出购物等等都由琪出面解决联系;小事,比如和公寓管理人员接触,马桶坏了需要公寓人员来修理,到公寓附近的家庭医生那里做一月一次的例行身体检查,跟公寓其他老人打交道,参加各种公寓老人活动,类似事情琪不可能全部包办代替,琪父不得不锻炼着自己面对,久而久之,不仅锻炼得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也逐步学会如何适应美国生活。
 
“这才是正常的关系。”琪打电话给我的时候,这样概括现如今他们的父女关系。
 
 阅读全文>>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8/10/2009 10:36:00 PM [美食-旅游] 分享

分享

今天的天气阳光灿烂,心情却郁郁寡欢。
原因很简单,沉闷的空间,循环的每天!自今日起,开始我的世界第一博。快乐也好,郁闷也罢,自在就行!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有谁告诉我,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后。每天都重复着昨天的事。在岁月的数轴上我生活年代的长度又有多少?除了睡眠时间,一个人的一辈子也就是那一万多天,我是选择活一万多天,还是选择生活一天而重复了一万多次呢?思索中......出去走走逛逛,或许有自己喜欢的事情。饿了,这有一家,<a href="http://s.click.taobao.com/a/qXw59YhtYu0=-13790478">美食天堂从牛来香开始先看看再说。

阅读(83)评论(0)

8/10/2009 6:55:00 PM [美食-旅游] 分享

分享

</STRONG>
第一大原则 —— 尽量让米“淡” 
  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额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后更多地升高血脂。因此,炒饭最好能够少吃,加香肠煮饭,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也应当尽量避免。另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盐、酱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否则不利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血管意外。 </STRONG>
  这里要解释的是,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间加入蔬菜和生鱼一类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则的。醋本身可降低血糖反应,并能帮助控制血脂;紫菜和生鱼也是对心血管有利的食材。故而,只要同时不吃过咸的菜肴,紫菜饭卷是相当适合慢性病人食用的主食。 </STRONG>
  第二大原则 —— 尽量让米“粗” </STRONG>
  所谓粗,就是尽量减少精白米饭,也要少吃糯米食品。它们的血糖反应过高,对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只有吃足够多的纤维,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饭的消化速度,同时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胆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这样也可以让人吃得慢一些,食量小一些,有利于控制体重。实际上,慢性病人大多数都是脂肪超标的类型,控制体重是饮食调整措施的

阅读(92)评论(0)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