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出現斷崖式下跌,去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較二○二三年萎縮二十七.一%,創史上最大跌幅;官方卻強調這是市場結構調整,而非外資撤離。儘管中國官媒試圖淡化外資大減的影響,但分析師指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低迷、政策環境變化和地緣政治風險,外企在中國經營面臨更… |
|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所有輸美鋼鋁製品徵收25%新關稅後,市場審慎看待川普關稅造的不確定性,同時關心通膨和利率等問題,歐股今天收盤齊揚。 倫敦FTSE...… |
| 繼強行通過「財劃法」修正案,要求中央自今年起增加釋出3753億元給地方後,立法院又趕在過年前通過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共刪減2076億元、創下史上新高,加上遭凍結的預算,藍白聯手大砍中央財源,顯然是想藉此拖累中央施政,讓賴政府難為「無米之炊」。然而,在野黨以總預算做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最終受害的還是… |
|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去年期貨商營運表現不俗,期貨交易量、期貨商獲利雙雙創下新高,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昨日指出,今年期貨公會提出促進商品多元化、提升期貨商經濟效益等四大策略,要讓期貨市場持續邁向共榮,並將積極推動期貨ETF商品開放。 期貨市場近年日益蓬勃,2024年期貨交易量達3.95億… |
|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近年來電價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針對用電大戶電價漲幅較高,但多次調漲都僅有工業用電,民生電價已三十一年未漲,工商界頻喊苦且呼籲,減碳是全民責任,不應只由產業承擔;工商界更強調,台灣需要具有競爭力、穩定可靠且多元的能源,也希望給予用電效率高的企業「電費折扣」等配套。 工業總… |
| 業界︰台積全年獲利破兆 電費上漲影響微乎其微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受惠人工智慧(AI)訂單大爆發,先進製程持續擴產,今年營運將續創新高,預期用電量也將刷新高;半導體供應鏈傳出,政府相關單位今年初再度對用電特大戶的台積電協商調漲電價,預計四月起調漲至少一成。 202… |
| 光通訊廠聯鈞(3450)昨股價開高走高,盤中攻上漲停338.5元,並一路鎖到終場,成交量逾3.7萬張。三大法人昨合計買超聯鈞5602張,其中外資買超4019張、投信買超1478張,皆為連2買。 聯鈞是全球前三大的雷射二極體封測代工廠,法人指出,聯鈞COS(光元件晶片封裝)業務受惠客戶對… |
| 美系外資近期發布「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百強」報告,台灣傳動元件大廠上銀(2049)被列入,帶動近期股價強漲,昨最高來到348.5元,最終收344.5元、大漲近7%,股價創近40個月來新高,昨成交量逾2萬張,三大法人已連4買,惟外資昨轉買為賣。 人形機器人相較協作型機器人,尚需要時間發展,但… |
| AI加持 今年目標市值突破1兆元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中華電信(2412)董事長簡志誠昨指出,今年在AI等加持下,中華電信營收、獲利要連續第八年創新高,而今年是民營化20年,目標是市值突破1兆元,且股利發放要讓股東有「驚喜」。 5年股利配發率99.91%~100.04% … |
| 經部仍盼立院補助「不要完全不給」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年初聯手大砍政府今年編列給台電的一千億元撥補預算,另一筆追加的一一三年度一千億元補助更待協商、尚無著落,台電財務壓力與日俱增;但電價審議會三月中下旬即將登場,漲電價箭在弦上,只剩民生與產業調幅該如何分配,因等不到千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