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台灣碳交易市場逐漸成形,但也多有環保人士憂慮。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劉仲恩指出,國際有能源巨頭掠劫土地、購買低品質碳權,就大肆宣傳減碳成效,台灣也須慎防「漂綠」與垃圾碳權問題,勿讓企業以為購買碳權就可達到政府減碳目標。專家建議,應隨國際規範設立「碳權抵換上限」,並規範碳權認定標準,… 阅读全文>> |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金融時報披露,位於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已開始尋求加拿大簽證,以將頂尖的人工智慧(AI)專家從中國轉移至溫哥華實驗室;受「溫哥華計畫」影響的員工約二十人至四十人,微軟此舉是因應美中緊張加劇,以及防範最優秀的AI人才被中國挖角。 北京亞洲研究院專家 轉加拿大 … |
碳費、碳權大不同 台企擁有的中國林場無法認證為台灣碳權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蔡總統在今年四月二十二日世界地球日宣布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到五月底交易所定案,期間所謂「碳權概念股」股價狂飆,華紙、正隆、永豐餘等造紙廠股價一路走高,今年推出碳盤查系統的軟體廠,如倍力、東捷資訊、叡揚也連連攀高。但專…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