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有几回搏?----缅怀共和国世界冠军“开拓者”容国团(转载)
今天是4月5号。60年前的今天,德国多特蒙德体育馆响起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容国团战胜了匈牙利选手西多,勇夺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战乱频繁,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动荡之中,得不到最起码的温饱,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难以展开。1948年前,中国没有在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得过奖牌,全国甚至没有一支正规的运动队。那时,帝国主义讥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体育事业。1952年6月,毛泽东主席为即将召开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这一方针指引下,中国体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在向世界体育高峰攀登的过程中,中国乒乓球队一马当先。1959年,第25届乒乓球锦标赛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这次锦标赛,集中了38个国家和地区的240多位选手。赛前,容国团发誓要夺取世界冠军,向新中国十年大庆献礼。在取得决赛权之前,容国团闯过7关,连胜6将,其中包括1个欧洲冠军、两个国家冠军、一个国家亚军,先后撕杀了22个会合。4月5号,容国团最终在决赛中和匈牙利的36岁老将、曾9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西多相逢。容国团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英雄气概,鏖战4局,力克西多,终于实现了愿望。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的辉煌一页。乒坛老将徐寅生后来写道:“通往世界冠军之路的厚重而神密的大门,从此向中国人隆隆洞开了。” 中国乒坛健儿从一个侧面让世界认识了新中国。当时一家外国报纸评论说,“中国运动员在世界上以优秀选手出现,这件事比容国团个人的成就重要得多”。从1959年容国团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到后来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实现零的突破,屡创佳绩;从当初的“东亚病夫”到如今的世界体育强国,中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再次有力地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古老的中华正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来源:《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SPAN> </SPAN> </SPAN></SPAN> 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荣国团</SPAN></SPAN> </SPAN></SPAN> 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容国团</SPAN></SPAN> 今天在大旗网杨浪先生的博客中,看到一篇介绍荣国团的文章,有博友在评论中询问“荣国团那么年轻就走了,不知他结婚没有?”这句话勾起我对一段心酸往事的回忆。许多博友很年轻,我写回忆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荣国团:</SPAN></SPAN> 1959</SPAN></SPAN>年</SPAN></SPAN>4</SPAN></SPAN>月,多特蒙德传来喜讯:</SPAN></SPAN>21</SPAN></SPAN>岁的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SPAN></SPAN>25</SPAN></SPAN>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连闯八关,赢得世界男子单打冠军的光荣称号。这是世乒赛自</SPAN></SPAN>1926</SPAN></SPAN>年举行以来,中国第一次获得的世界冠军,也是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性的体育比赛中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SPAN></SPAN> 容国团,生长在香港,十一、二岁时就对乒乓球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终因家境困难,</SPAN></SPAN>16</SPAN></SPAN>岁时中途辍学,出去参加工作,由于劳累,他的运动才能不但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还染上了肺病。</SPAN></SPAN>1957</SPAN></SPAN>年,容国团从香港回到广州,国家为他治好了病,给了他很大的关心和帮助,他把为祖国争光的理想化作勤学苦练的行动,决心为祖国夺取世界冠军。其实</SPAN></SPAN>当时乒乓球技术的尖端技术已经掌握在他的手中:中国直拍攻击型打法就是由他发明的,同一手型中的两种不同方向的旋转发球也是由他创造的。</SPAN> 文革爆发那年,体委系统的造反派把香港归来的荣国团当作</SPAN>“</SPAN>潜伏在革命队伍里的特务</SPAN>”</SPAN>进行了严厉批斗。</SPAN>1968</SPAN>年</SPAN>6</SPAN>月</SPAN>20</SPAN>日晚上,在绝望中的容国团选择了自杀,终年</SPAN>31</SPAN>岁。在他之前,从香港到大陆去的另两位乒乓球名将</SPAN>——</SPAN>姜永宁、傅其芳已经自杀了。</SPAN> 荣国团是中国体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如今他的墓碑在北京郊外的万安公墓的绿荫中默默地矗立着。</SPAN> </SPAN></SPAN>“</SPAN></SPAN>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是搏的时候了!</SPAN></SPAN>”</SPAN></SPAN>许多年来,容国团的这一名言,已成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一条座右铭,也激励着其它项目的无数运动员为祖国赢得更大的荣誉而不懈地拼搏!</SPAN></SPAN> (以上资料是我从网上查到的) </SPAN> </SPAN> 1965</SPAN>年到</SPAN>69</SPAN>年</SPAN>2</SPAN>月,我在北京</SPAN>49</SPAN>中学上学,</SPAN>1966</SPAN>年</SPAN>8</SPAN>月</SPAN>6</SPAN>日</SPAN>成为学校第一批红卫兵。昨天是我校红卫兵成立</SPAN>40</SPAN>年,在国内的同学几乎都参加了聚会,外地的同学也特意赶来。我们在一起回忆往事,一起唱长征组歌……我昨天晚上发的博客里有所记叙。</SPAN> 昨天我又见到当年的好朋友陈韦弦,我和她一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度过最特殊的那几年,因为她我曾见过几次容国团的妻子和孩子。那时韦弦家就住在我校附近的体委宿舍,她是走读生,我因家远住在学校里,文革爆发后不上课了,我经常去韦弦家玩。她家住三层,与荣国团家同住一座楼,印象中容国团的家住在一层,我因为经常去,多次见到容妻怀抱着一个小男孩进出单元门。</SPAN> 1968</SPAN>年夏日的一天,韦弦满脸哀伤地告诉我:“荣国团自杀了!”我既惊讶又见多不怪(我家住的大院里已有十多人陆续自杀),但荣国团是我们大家的偶像,国家第一名冠军,英气勃勃的他竟然死于非命,让我很难过,又想起年轻貌美的容妻和年幼的孩子,心中更加沉痛。我和韦弦特意几次在楼下等容妻,想看看她会怎样?也想用表情和手势表达我们的同情,但没见到她。大约一个多月后,我在楼下与她不期而遇,她显得瘦弱而疲惫,抱着孩子低垂着头快步闪进楼门里。我没能看清她的表情,自己却傻了一样立在原地许久……</SPAN>38</SPAN>年过去了,今天又回想起当年令人伤感的那一幕。</SPAN> 不久,我朋友韦弦的父亲(体育报社一位资深记者)也被“揪”出来,家门口、楼道里贴满大标语,吓得她和弟、妹好几天不敢出门,那些日子我天天去她家……不久,我家也出事了,批斗会竟然开到家里……文革真是一场民族的噩梦,犯下了数不清的反人类的滔天大罪!</SPAN> 阅读全文>> |
今天清明,公司大发慈悲放了两天假。出去溜达了回。钓鱼记公园,人还不少.手机留念了几个风景。在义乌找个可以歇脚观景的地方太少了。所以今天,有点狂拍臭美。 桃花朵朵开! 高处不胜寒啊 ! 我佛慈悲!安静! |
湖区—四月不再有雨 如果说三月是花开的季节,那么四月对出行者来说就另有一番滋味了。花也开了,草也绿了,也许几年前提起四月,人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可是这几年来因为一个才华绚烂的演员的消逝,一到四月或者一提起四月,人们心中似乎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阴暗。也许,正是这四月的第一天太过特别了,“4.1”能给人太多复杂的滋味,或许是滑稽、搞笑、荒诞,又或许是黑色、恐怖、忧郁,又或许都不是,只是简单、枯燥、乏味。对于中国人来说,除了这个怪异的“4.1”再过两天,就是传统的24节气里的清明节了。中国人的四月似乎又增添了肃穆的苍白和新鲜的翠绿两道矛盾的色彩,因为中国人的四月与“踏青”、“扫墓”连在了一起。然而如果大家的心情避免不了一时的沉重,那就请放下您心中的故事,跟我们去国外各个美景透一透气吧,看国外的出行者怎么享受四月的时光呢。 湖区—四月不再有雨</STRONG> 这可能是英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但问题是这里的天气状况不是很令人满意。风雨一来整个一天就可能毁掉,有时候甚至一个星期。所以来这儿的最好 |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