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位未署名的网友,留言要我介绍下家乡一带红蝇赶散的往事。正巧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文章,收入拙著《海州乡谭》,现在拿来略加整理供他参考。因为后来对此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所以也拿不出更多的材料相告,请原谅。</SPAN></SPAN> </SPAN></SPAN>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听到灌云县的一位朋友说,他们原非当地人士,祖先是“红蝇赶散”</SPAN>从苏州逃来的。他讲起“红蝇赶散”挺怕人的,说那红头苍蝇漫天飞着,见人就叮,人若被</SPAN>叮了十死八九,所以苏州人纷纷往北方的海边逃难。</SPAN> 以后再听到这类传说便留了神,才知道我们这里的居民,祖先遭受“红蝇赶散”的竟是非</SPAN>常之多,分布的也很广泛,几乎平原、山村、海岛处处有之。在说法上也稍有区别,有的还</SPAN>叫“ 红君赶散”、“红蜂赶散”、“红鹰赶散”……。除了口头流传,家谱中往往也有记载。东</SPAN>海县张湾乡朱姓紫阳堂家谱中说,他们这一族是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被“红君赶散”,</SPAN>由苏州阊门专朱巷迁到新坝的。傅姓尊儒堂家谱中说,他们祖先是清朝顺治末年,遇“红蝇</SPAN>赶散”的天灾,从山西洪洞县迁到东海琅琊。更有奇者,山东省沂水县有四五十种家谱记载是</SPAN>由海州迁去的,其中一部分还提到海州也发生过这种“赶散”的事件。</SPAN> 显然,历史上确曾有过一次什么可怕的事件,使许多外地人从江南、山西等地逃到了海州</SPAN>,海州又有人逃到了山东。然而查一下正史和州志,又都不见记载,这就令人费解了。因为</SPAN>凡是天灾人祸,大至战争、瘟疫、洪水、地震,小至冰雹、严寒、大风、久雨等,都会记入“</SPAN>灾异门”内,为何如此规模的灾难反而会被史家所忽略?</SPAN></SPAN> </SPAN> </SPAN></SPAN>在没有文献可以证明的情况下,只有返回来研究民间的传说与族谱,后来我发现并不是无</SPAN>迹可寻。</SPAN> </SPAN> </SPAN></SPAN>——所有的传说和记载都是“红×赶散”,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其中的“蝇”、“君”、</SPAN>“鹰”、“蜂”土语发音近似,可知源出于一。离奇的是从未见到对此四个字有任何解释,这就</SPAN>意味着不是不好解释,而是不敢解释;不是遗漏不写,而是不敢写。他们有忌讳,并且忌讳</SPAN>非常大。</SPAN> </SPAN> </SPAN></SPAN> ——传说中他们大多说是由苏州阊门被赶来,地域具体而肯定。云台山区与东海县的人还讲,</SPAN>祖先离开苏州时,将小趾剁了一刀,便于日后亲人互相辨认,所以后代的小趾甲都是两爿的</SPAN>。当然,剁坏小趾决不会遗传给后代,但这个传说的本身,却显示了那些逃离苏州的百姓,</SPAN>心头窝了多么大的怨愤,如果仅仅是自然灾害,用不着动那么大的肝火。</SPAN> </SPAN> </SPAN></SPAN> ——有些传说与张士诚有关,说他兵败时在破庙中被人砍死,尸体腐败生出许多红蝇,红</SPAN>蝇见人就咬,咬到便死。</SPAN> </SPAN> </SPAN></SPAN>——有一些记载叫“洪武赶散”。山东沂水县籰庄胡氏家谱记载:“原籍海东黄泥岭,明</SPAN>洪武‘洪军赶散’,居兰山第一峪。”沂水县夏庄高氏家谱记载:“我高氏始祖海东野鹊窠</SPAN>人也,前明之初避洪军迁居夏庄。”由此可见,前面提到的朱氏家谱中的“红君赶散”,可</SPAN>能与“洪军赶散”、“洪君赶散”全是一回事。</SPAN> </SPAN> </SPAN></SPAN>把这些民间传说、家谱记载联贯起来,再与正史相对照,便可以约略见到一些眉目。</SPAN> </SPAN> </SPAN></SPAN>原来元末至正十三年(1353</SPAN>年)</SPAN>,泰州人张士诚率盐民起义,割据范围南到浙江绍兴,北到</SPAN>山东济宁,西到皖北,东到大海。至正二十三年(1363</SPAN>年)</SPAN>自立为吴王,定都平江(</SPAN>今苏州市)</SPAN></SPAN>,多次与朱元璋激烈交锋。至正二十七年(1367</SPAN>年)</SPAN>朱元璋攻破平江,张士诚被俘自缢身死。</SPAN> 朱元璋因攻打平江损失惨重,便把对张士诚的满腔怒火,全发泄到平江百姓的身上,下令将平江最繁华的阊门一带</SPAN>的住户,全部赶往北方荒凉的海边熬盐。传说朱元璋还恶狠狠地讲,你们不是都跟着私盐贩子(张士诚)跑吗,我现在就叫你尝尝熬盐的滋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惯舒服日月的平江百姓到了海边,生活一落千丈,苦不堪言,无异是充军发配。他们明面上只能说“洪武赶散”、“洪君赶散”,而背地里却咒骂朱洪武是红蝇、红蜂。后代以讹传讹,就出现了“红蝇赶散”和“红蜂赶散”等可怕的故事了。</SPAN> 此外,对海属地区百姓生活影响较大的,还有明朝初年山西洪洞的大移民和清初的迁海复海,请参看下面附载龙城狂少</SPAN></SPAN></SPAN>先生的帖子和我另发的一篇文章《痛说迁海复海》。</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 附:龙城狂少</SPAN></SPAN></SPAN>帖子《大槐树移民》</SPAN> </SPAN>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SPAN></SPAN>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SPAN> 山西“洪洞”县对于中国百姓来说,可谓家喻户晓,在中原和北方更可谓妇孺皆知。一个小小的县名,何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这大概是因为:一是洪洞随“苏三起解”的传唱而扬名。二是随明初洪洞移民而被广泛记忆。 </SPAN>在长江以北的地方,特别是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洪洞做为祖居地,在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也因这些省人口的外迁而也把洪洞作为寻跟问祖之地,如东北三省、台湾。洪洞大槐树对于这些地区的百姓来说,已经不是单纯对祖居地的一个记忆,而且把这种记忆演化成对故乡和祖先的怀念情节,紧紧萦绕在脑间心中,为中华民族心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一段记忆,常使人感慨系之。</SPAN> 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晋、冀、鲁、豫、陕、甘、皖、苏、鄂、蒙等地,甚至广西、广东、海南也有部分移民,南宁市卢家翎曾说:“《卢氏族谱》载:卢伯庄、平阳府榕木社人,郡在山西省洪洞县,清弘治年间举人,任广西北流知县,落业北流民安冲头村,生三子。至今子孙已有四万余人,遍及广西、广东、海南三省七县。”从明初至现在,在各个历史时期,昔日由洪洞迁出的移民,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等地区。例如明末吴三桂降清后,被封平西王,他率军转战陕西、四川、云南、贵州(</SPAN>《清史稿·吴三桂传》)</SPAN>,部下士卒大多是冀、豫、鲁健儿,他们大多是古槐移民后裔,多不愿附逆而散居各地。清军入关后,旗民多编入军籍,关外空虚,土地荒芜,为了恢复生产,清政府奖励由关内向关外移民,“顺治十年议准辽东招民开垦,有能招至一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SPAN>《古今图书集成·赋役考》)</SPAN>这项政策,一直贯彻了几十年,从古大槐树迁出的人民,有相当部分再转迁到东北地区。还有一例,在国民党退居台湾时,有相当部分移民后裔移民台湾,台湾《东方杂志》复刊第十五卷第七期载:高阳齐如山先生写道:“吾族乃于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去的,清朝末年,有许多河北省的军官重到山西,又寻到大槐树之所在……足见中国人念旧不忘本的心情之浓厚。”陈纪滢先生也写道:“北方多少代以来,一贯证明成祖燕王扫北后,把山西省迤西居民,迁徙至中原,以洪洞县为移民转运站这件事,互相转述,至今不衰,认为这是历史上北方居民的一次空前大迁徙。”台北新店市张学亮先生给洪洞县政府来信说:“我的祖先是山西洪洞老鹳窝人,姓张。属于‘甜菜芽张’。据现今菏泽市地各志记载,我的祖先是于1368-1398</SPAN>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鹳窝东迁至山东曹州府西北45</SPAN>里李庄集,后又东移二里建村,是为黎阳村。” </SPAN></SPAN>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鞋小趾验甲形”。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等地普遍传说,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这一问题还待民俗学者、遗传学者深入研究。据说还有有些移民是被绑押解迁出的,路上如果需要大小便,必须让领队解开绳索,故至今这些地区上厕所仍说成“解手”。 </SPAN></SPAN> </SPAN>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氏在自己家门口栽了一棵槐树;保定府西关谢德先开了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凤。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毫西名门。”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移民们迁往各地,因一村不准两一姓,所以兄弟之间为了相互照应,有一姓分为几个姓者,至今仍有山东某地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SPAN> 阅读全文>> |
分享
乘“钻石公主”(</SPAN>Diamond Princess</SPAN>)邮轮</SPAN></SPAN> 巡游新西兰</SPAN>-</SPAN>澳大利亚</SPAN>20</SPAN>天</SPAN></SPAN> (</SPAN>2009</SPAN>年</SPAN>1</SPAN>月</SPAN>14</SPAN>日—</SPAN>2</SPAN>月</SPAN>2</SPAN>日)</SPAN></SPAN> (</SPAN>4</SPAN>)</SPAN></SPAN> </SPAN> 2009-01-17</SPAN>,星期</SPAN>6</SPAN>,奥克兰(</SPAN>AUCKLAND</SPAN>),间晴,微风,最高温度</SPAN>23</SPAN>℃,温和舒适</SPAN></SPAN> 今天开始邮轮的行程。</SPAN></SPAN> 昨晚晚睡,今早我醒来不料已经</SPAN>8</SPAN>点。今天中午上船,没有打算别的活动,所以可以放心多睡。昨晚买了今 |
从资料上收集到国内外近半个世纪有关研究表明: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关键期; 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2至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第一个的关键期; 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 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点儿和点数儿,按要求取物品及说出个数等); 3岁至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 4至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 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 4岁以前是形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岁至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 9至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 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1、2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小学3,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 小学3,4年级,初二,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 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