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于 2006-10-03 08:02 AM 发表:楼 主人在西域 对你的文章诽谤刘老师的行为提出正式警告!你来自韩国首都,对刘老师的学问和名字等等完全不了解,我们先原谅你一次。再犯就决不客气了!!! 余英时先生是刘老师的老师之一,他们个人之间感情很好,至今他们师生相互通信,仅余先生的亲笔信就有数万字之多!劝你好好看完刘老师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再来发言。古文字论著看不懂,可以理解。海外汉学论著看不懂,可以谅解。国学论著看不懂,可以不解。但是连这里的中文文章也看不懂,那就请你先闭嘴,学好中文再来这里胡说八道! 关于“静源”名字是否是日本鬼子名字的问题,这里早有专文解答!你少点时间打工挣钱,多看看这里的各个专栏文章再来说话也不迟吧。[本帖由 admin 于 2006-10-07 09:38 AM 编辑] 京都帝国网站欢迎您的光临!我们十个编辑全是正七品官,为网站值班处理具体事务,谁值班,谁权力最大!人在西域 于 2006-10-03 08:15 AM 发表:第 2 楼你凭什么说我对什么静源狗屁博士的学问和名字等等完全不了解?牛皮吹大了还不让说? 余英时怎么什么时间成了狗屁博士的老师,还是“之一”?说出来! 余英时给狗屁博士的亲笔信有数万字之多?吹牛也不脸红!余英时还把他的照片给了我呢,你信不信?admin 于 2006-10-03 08:18 AM 发表:第 3 楼你可以不服,你不了解的事情很多,你了解刘老师多少呢?!·再次警告你!!!否则就查封你的ID了。 京都帝国网站欢迎您的光临!我们十个编辑全是正七品官,为网站值班处理具体事务,谁值班,谁权力最大!admin 于 2006-10-03 08:21 AM 发表:第 4 楼余先生给刘老师亲笔信,我们全看过原件!我们劝他公开发表,被他谢绝,他说等以后再发,不然该有人说他拉大旗作虎皮了。他的先见之明莫非是预先指你?! 刘老师说的很清楚:在日本十几万姓中没有姓京都的,而静源是以王静安之学为本源!你是个小愤青呀!好好学韩语吧。取得博士学位再归国!别拿假的![本帖由 admin 于 2006-10-03 08:24 AM 编辑] 京都帝国网站欢迎您的光临!我们十个编辑全是正七品官,为网站值班处理具体事务,谁值班,谁权力最大!admin 于 2006-10-03 08:27 AM 发表:第 5 楼考虑到你上网时间有限,打工要紧,本值班员特地给你转来此文,关于字号问题的,请你一看: 关于字号及其它--《野狐禅》评论与答复第十三 编辑诸公: 拜读了《东方时报》202期《野狐禅主如是说》一文,对文中有三处斗胆提出一些拙见供京都静源先生参考,请恕冒昧。 首先,北京的雅称,按中国人习惯,从来没有称过“京都”,过去官方称为“京师”,在明代也称北京(在朱棣遁以前称“北平”),以与陪都南京相区别。正式的地名为“顺天府”。除此之外,还有称为“大都”(元代)“蓟”、“燕”等的。因时代变还有所变化,好象也只有日本人才有“京都”一说(弊人孤陋寡闻),我想这是日人依照中华而自造的,但造得不伦不类,“京”就是首都,“都”也有首都的意思,放在一起岂不成了“首都首都”了吗?象是画蛇添足了。更何况先生一向忌讳重复,且因与歌星重名而不用。文正“,怎又甘愿与日本地名重复了呢。 其次是京都静源先生改名一事,本来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他人名讳之事旁人没有资格妄加评说的,静源先生也可对那些进行人名攻击的人置之不理。但既然谈及其中原委,我还是想讲一些个人看法,请先生海涵。其实我前面已经自说自语地涉及了“京都”之事,其一文中有“我最初字号是文正”之语,中国传统:字与号是不同的概念,不知先生之“文正”是字还是号。其二,朱文正,曾文正的“文正”二字是谥号,是古代官僚或部分社会贤达死后,皇帝对其中有突出成就的一小部分人追赠的称号,以示表彰与恩典,一般由皇帝的核心辅政班子认出称号后 (除“文正”外还“文忠”、“文成”、“文端”等名目),以皇帝名义下诏封赠。此后世人可用谥号称呼这些故人。如曾国藩,亡故后获赠“文正”,就称为“曾文正公”、还有林文忠公(林则徐),王文成公(王安石)等,而且经常用于文集,全集及墓志铭上。但是这种谥号,活人即使功至封侯,朝廷也不会给予,因为按惯例只送给死人,就象现在追认某人为“烈土”一样,是死人的专利,不过幸好静源先生已经因与港星重名而弃之不用了。不过恕我直言,好象是“蒙对了”。否则区区歌星虽不足道,先生用之,则实有不妥!幸甚!幸甚! ; 最后关于“有所”二字并非是古汉语专用的,现代汉语中亦经常使用,如“对某事有所感触”、“情况有所改善”等。当然也可“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有……的东西”,但是如果写成“对某事有感触的东西”和“情况有改善的东西”显然不是流畅优美的现代书面汉语。同样道理《与京都静源有所商榷》也就是“与京都静源有需要商榷的东西 (之处)”。所以并无不通之处。况且,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乃是一脉相承,也无绝对界限,用之有何不可.只要能使文章流畅,容易使读者理解,愚见以为尽可拿来一用。更何况这位丁先生似乎并没有想要复开文言文的企图,也不必担心会有这种人,因为在将近80年前这些人被鲁迅先生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而死亡了。 最后在此声明,上文对先生文章的思想观点并无心涉及。 以上愚见烦请贵报转告静源先生。 不胜感激 诚惶诚恐 东方读者 沈道江 1998.10.27 1998年11月4日《东方时报》 答《东方时报》读者们的质疑 京都静源 第一,先回答《东方时报》第204期第40版上道江先生的《关于字号及其它》一文的质疑。 道江学兄,大作拜读,受益良多。考证精到,为静源所不能!感谢先生不客赐教!本欲即刻作答,然将总编言如期期作答,恐有误余之正业。故迟有日,一得之愚如下所示: ①将“首都”称为“京都”,最早见于《汉书·外戚传》。原文如下“显祸散及京都”。又见《魏志·文帝纪》。原方如下,“任城王毙于京都”。中国自西晋王朝开始,正式将“京师”称作“京都”。证见《学山录》。原文如下“称京师为京都,始于司马晋时”。 ②关于静源以前“文正”之字,静源虽无知,然经学、礼学乃静源之家学,故于谥法问题,略为擅长,而谥号乃礼学之属,系封建王朝之物,封建王朝已荡然无存,一切谥号皆可为百姓命名之用,君不见清亡后名“文正”、“文忠”、“文成”、“文端”、“文献”、“文康”、“文宣”之类者大增,不得以“烈士”视之者明矣!故以前静源用之,并无不可。正如先生“道江”之名,如处封建时代,恐已被锦衣衔推出午门斩首示众矣,然先生至今逮非依然健在乎,幸甚!幸甚!(如先生不明个中缘由,静源愿献一得之愚。)先生如有意于谥号之学,古典可看《逸周书·谥法解》,现代可看兰州大学汪受宽先生之《谥法研究》。为学之道,最怕用“蒙”!比如此次先生之文章,全“蒙”错了。先生旅日,资料贫瘠加之文献不甚熟知。诚可谅之也。(既以静源极为熟悉,倒背如流的几部古代文史典籍,一到写文章引用时,还要详细地核对原典出处呢。) ③“有所”乃古代汉语用语,现代汉语用语,现代汉语用之并非不可,然作为文题,则万万不可。以静源之无知,迄今未见第二例。白话、文言之变是本世纪最大这语言现象。今所谓现代汉语仍然处于对古代汉语之脱离期。以先生之水平尚且不甚了了,遑论丁氏? 第二,再回答见刊《东方时报》第205期第41版上署名靳飞《喜欢郁达夫是可以的》一文之质疑。静源以禅说文,行文依其自然,既非《中国历史人物大辞典》亦非《世界名人录》。该文所谓“不在于人名知多少”,何出此言?你的文中“艾翁”、“丁婆”、“杨老令公”、等怪异人称、人名之多还胜静源,令读者自知非吾等所敢称之号,文风若此,居然又来“惯曾为旅偏怜客,自己贪杯惜醉人”,令人不解。丁玲何时称丁婆、艾青几时叫艾翁?作为专栏作者,本不需要如此向读者显示你和丁玲、艾青等写字屋之亲密关系的,如静源文中,或称某先生、或者书其名、或叫某老师足矣,此行文之规范也。不过,该文作者不知,不用多言矣。或许过几期该出现“张老毒蛇胆”,“王大公鸡”之类的“文化”界名人了,姑且观之。 以上! 《东方时报》反有以上二位先生这样高水准的普通读者存在,令人十分高兴!读者对我的文章产生的任何疑问,我都会作出具体答复。至于我的答复文章的刊用时间,这要由《东方时报》编辑部安排决定。我只是个普通作者。 京都静源 答于静维堂 1998年11月25日《东方时报》 京都帝国网站欢迎您的光临!我们十个编辑全是正七品官,为网站值班处理具体事务,谁值班,谁权力最大!人在西域 于 2006-10-03 08:28 AM 发表:第 6 楼你倒是说一说,刘正在何时何地拜余英时为师?给你说句实话,我不是什么留学生,我从来不需要去打工。admin 于 2006-10-03 08:30 AM 发表:第 7 楼关于余先生亲笔信,我争取劝说他在这里先上传几张余先生亲笔信照片。给我一天时间,他正在外和师兄弟们聚会呢。 你既然自称“余英时还把他的照片给了我呢,你信不信”,请你也上传和余先生的合影吧! 京都帝国网站欢迎您的光临!我们十个编辑全是正七品官,为网站值班处理具体事务,谁值班,谁权力最大! admin 于 2006-10-03 08:36 AM 发表:第 8 楼我说了,我没有照片和亲笔信,但是我们全看过!等见到他我们会把你的问题向他说明,我保证上传几张亲笔信照片!最长一封信,余先生手写了整整十几页! 这不新鲜呀,除了余先生的亲笔信,冯友兰先生、梁漱溟先生、张岱年先生、劳思光先生、饶宗颐先生、唐力权先生等学术界大老给刘老师的亲笔信,他完整保存下来,至今有数百封呢![本帖由 admin 于 2006-10-03 08:37 AM 编辑] 京都帝国网站欢迎您的光临!我们十个编辑全是正七品官,为网站值班处理具体事务,谁值班,谁权力最大! 人在西域 于 2006-10-03 08:42 AM 发表:第 9 楼梁漱溟先生什么时候给刘正写信了?具体是哪一年? 还有,冯友兰先生、梁漱溟先生、张岱年先生、劳思光先生、饶宗颐先生,那是前辈。至于唐力权,也算“学术界大老”?你饶了我吧!admin 于 2006-10-03 08:46 AM 发表:第 10 楼这点我知道,是1985年。因为刘老师的学术专著《周易发生学》是梁老亲笔题的字,那是1985年或1986年。梁老来信在题字之前。 还有这篇给你看的: 野狐禅主如是说--《野狐禅》评论与答复四 京都静源 没想到每期800字的《野狐禅》,居然引来如此大的冲击。 首先回答《致京都静源公开信》一文作者的质问。 有点中日文化史知识的人应该知道:在日本近12万个姓中并没有姓“京都”的。有姓“东京”的,也有姓“西京”的,不会有姓“东京都”和“西京都”的。有点中国古代文化素养的人大都有一好:在自己的字号前署以出身地望。因此,“京都静源”中的“京都”二字乃出身地望。“京都”是北京首都的雅称,和日本的京都府纯属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我姓刘名正字静源。“静源”之字义,和“专门制造事端者可名‘静源’”之质问也无半点共通之处。我最初字号是文正,乃是因为敬仰朱文正和曾文正二人而来。不曾想出了个香港歌星叫“刘文正”,为了避免被人误解,文正的字号不再使用了。自幼年时代开始苦读《说文解宇》之时,就决心以研究甲骨文字学为一生之目标,并立志以“甲骨四堂”之首王国维先生作为自己一生的楷模。王国维先生的字号是静安(也常写成静庵)。我的字号“静源”即是“以王静安先生之学为本源”。我自 18岁开始至今,在甲骨文字学、上古史学、古代经学、西藏佛学、国际汉学史、陈寅恪学术思想研究等几个学科出版了十几部学术论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总计 500余万字。使用的署名不是用“刘正”就是用“京都静源”。偶尔用过“刘静源”和“无名氏”。但自1995年1月1日开始决定今后只用“京都静源”署名发稿。各位如果略有点中日文化史知识就不该对我的文章署名有误解和非难了。 我在日7年,不曾学过“经营管理”和“国际情报”,我也非“20来岁的小青年”。我现年36岁,是中文系硕土研究生班、中国哲学专攻博土前期课程、中国思想史专攻博士后期课程毕业生,是佛教学·宗教史学研究的客员研究员和国内外十几个学术机构的理事·顾问——我的学历和履历仅只如此。今后如有机会准备再读一次博土后期课程,东洋史学专攻或英美文学专攻都可,但不会以“经营管理”和“国际情报”为专攻。我讨厌它。 关于中国作协和中国作鞋、拉皮条的质问。坦率地说,这一类话我只是在“引用”,我还没有如此一针见血的了悟能力。此话最初是我的朋友,一位有着中国作协理事资格的老友,在我质问他“为何中国作家就没点得诺贝尔奖而努力的精神呢”时,他即刻以《野狐禅》中的那段中国作协和中国作鞋、拉皮条的话来回答我.居京多年,我深知他此话的悲凉意识。当然,既然以“京都静源”为署名发表在此,自然也代表了我对此话的认同。在《新华侨》月刊上有我的《思想·文化杂感》专栏,该刊今年第10期上有一文名为《我那辛酸的作家梦》,那上面记录了我对这一机构的真实看法。盼各位大批!该杂志社联系电话是03—5982— 1193,联系人曹小溪。 其次回答丁建育先生的商榷。丁先生的文章名为《与京都静源先生有所商榷》。此名实不当。一般写字的师傅们大多用《与某某先生商榷》的格式。“有所”二字乃古代汉语,“有所商榷”作为文题,以静源之无知浅见,不知哪位写字师傅这么用过?但丁先生的文题既非古代汉语文式,又非现代质疑文章之通例。可见丁先生文字运用能力.目前还远远不够水准.丁先生在文中说我看不起刷碗的、没打过工……请丁先生在刷碗之余去读一下我的在日生活随笔,那里面有我在日打工、抗日、被害和抗争的部分记录.我的随笔以《扶桑散记》作为专栏名,在《九州华报》月刊上连载,至今已连载了一年半多了.该杂志社联系电话是092—524—0400,联系人丘山。在此间题上不必多说了。我从来没有说过“刷过碗的手就不能写文章”这样的话,丁先生却以此立论来批判我,实在让我莫明其妙。我的本意是说周氏能力不足以作编辑,请他去刷碗好了。试看周某人到《留学生新闻》后刊发的一连串文章,有多少可信度?直到最近他在一篇文中又在胡说他“专程飞到北京”对某无名的业余作家进行采访……行文如此不老实,又透出世俗气和无知,这样的人来编报,报纸还有生存希望和公信力吗?丁先生在文中也不明白京都静源是姓名还是字号的问题,答复请见上文。我佩服丁先生的只有一点:这样的文字居然有拿出来发表的勇气。“把刀磨快了再出来砍人”。这是我对丁先生的一点劝告。 最后回答丁国保先生的质问。 丁先生在文章一开始就希望我能把那个写字屋师傅的真实姓名公开出来,以便达到“使那师傅再也不能说牛说马,再也不能集各种专家头街于一身,遁他一个欺骗家的真面目”。我有点奇怪:这是我的那篇文章的本来意思吗?我的本意是说和国内吃官饭的写字师傅们相比,在日本的那位写字师傅有多种生存手段和方式。我从来没有说那位写字师傅在行骗。关于中国作协和中国作鞋、拉皮条的质问。请见上述的答复。丁先生在文中居然引用我在某报上发表的文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用得十分老练。说“深文周纳”也许并不过分。丁先生如果对我的文章和我本人感兴趣,可以看我的《扶桑散记》,或《思想·文化杂感》,当然也可以看《野狐禅》。我每月还在香港、台湾,中国国内等地刊物上发文章。丁先生或许能见到的。不过,这都不是作为思想史家的京都静源。如果丁先生想了解作为思想史家的京都静源的话,我可以介绍丁先生去读一下我所出版的学术著作、所刊发的学术论文。 为了不再给《东方时报》增加负担,如果再有疑问,请各位先生和我本人直接联系.电话 020—380—5800。我每晚都在家修炼野狐禅法,静候各位先生均指教电话! 中国思想史学者京都静源呈! 1998年10月21日《东方时报》admin 于 2006-10-03 08:49 AM 发表:第 11 楼但是我有个条件: 在我上传余先生的亲笔信照片之前,请你先上传余先生给你的照片或你们的合影!既然你敢到这里说这些话,就该为自己的话负责,是谁吹牛让大家看看,我们有十六个国家快十万的网民在看着我们呢! ============================================================== 人在西域 于 2006-10-03 08:15 AM 发表: × | IP | 第 2 楼 你凭什么说我对什么静源狗屁博士的学问和名字等等完全不了解?牛皮吹大了还不让说? 余英时怎么什么时间成了狗屁博士的老师,还是“之一”?说出来! 余英时给狗屁博士的亲笔信有数万字之多?吹牛也不脸红!余英时还把他的照片给了我呢,你信不信?[本帖由 admin 于 2006-10-03 09:01 AM 编辑] 京都帝国网站欢迎您的光临!我们十个编辑全是正七品官,为网站值班处理具体事务,谁值班,谁权力最大! 人在西域 于 2006-10-03 08:52 AM 发表:第 12 楼梁漱溟什么时候给刘正写的信? admin 于 2006-10-03 08:53 AM 发表:第 13 楼刚才说了是1985年,没看呀? admin 于 2006-10-03 08:46 AM 发表: × | IP | | 第 10 楼 这点我知道,是1985年。因为刘老师的学术专著《周易发生学》是梁老亲笔题的字,那是1985年或1986年。梁老来信在题字之前。[本帖由 admin 于 2006-10-03 08:55 AM 编辑] 京都帝国网站欢迎您的光临!我们十个编辑全是正七品官,为网站值班处理具体事务,谁值班,谁权力最大! admin 于 2006-10-03 08:57 AM 发表:第 14 楼好了,你的问题我中午直接向刘老师反映,请你晚上上网和他直接谈,好吗?我还要处理别的文章和网上书店呢。你再好好看看你刚才说的话: 人在西域 于 2006-10-03 08:15 AM 发表: × | IP | 第 2 楼 你凭什么说我对什么静源狗屁博士的学问和名字等等完全不了解?牛皮吹大了还不让说? 余英时怎么什么时间成了狗屁博士的老师,还是“之一”?说出来! 余英时给狗屁博士的亲笔信有数万字之多?吹牛也不脸红!余英时还把他的照片给了我呢,你信不信? 我给你保留着,请你自己反思吧。 该怎么称呼你:留学生还是华侨,还是访问学者?[本帖由 admin 于 2006-10-03 09:03 AM 编辑] 京都帝国网站欢迎您的光临!我们十个编辑全是正七品官,为网站值班处理具体事务,谁值班,谁权力最大!人在西域 于 2006-10-03 09:41 AM 发表:第 15 楼那好。就请刘正回答我下面这些问题: 第一,1985年梁漱溟先生给他写的那封信的具体内容。 第二,他何时何地加入国际中国哲学会,是谁介绍的? 第三,刘正何时何地受教于余英时?你们两人现在还有联系吗? 我是山东大学的,现在在这里作客座教授。我和余英时的交往有二十多年了,现在还经常电话联系。顺便说一句,我有几次问起他写的那篇序文,余英时都不作答,令我感到很纳闷。我就是想问一问当事人之一的刘正,这篇序文到底是怎么回事?京都静源 于 2006-10-03 05:50 PM 发表:第 16 楼山东大学某教授 你好! 你要不说是山东大学的,我还以为阁下就是余老师的学生北京大学历史系罗志田教授呢。你的问题,我答复如下: 第一,1985年梁老写给我的信的具体内容,目前我还不想公开。那是属于我个人的私人信件,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加入国际中国哲学会是在2001年7月,当时作为正式代表出席第十二届国际哲学大会,并参加新一届会长等领导人的选举和投票。没有入会介绍人,按照规定,全体与会代表全部自动成为国际中国哲学会会员。你可以查看相关会议记录。 第三,余先生在陈寅恪研究、汉学史研究等方面,给予我很多具体指导,这些来信一直是我个人珍藏。我在武汉大学工作时代还经常和余老师通国际电话,往复书信。自三年前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后,得知余先生身体多病,并动了大手术,我特地委托我的在美友人、普林斯敦大学苏子愚教授多次亲自代表我到余老师家中慰问。我的近况和余先生的近况,相互是知道的。(但是,回北京后只打过一次国际电话,还赶上余先生动手术住院,和余师母问安十几分钟。) 关于你所问的“我有几次问起他写的那篇序文,余英时都不作答,令我感到很纳闷”的问题: 国内好友刘梦溪先生创刊了《汉学世界》,他让我在海外找几篇名家的稿子,于是我先邮寄给了刘先生此序。可是该刊创刊出版拖延一年多,我有点急了,就马上又主动把余老师手稿邮寄给香港《明报月刊》先发了,事先没有经过余老师同意。后来,《汉学世界》在公开出版时,造成了余老师“一稿两投”的现象!余老师因为此事对我微辞颇大,苏教授也转告我了。其错在我,罪不可赦!!!老友苏教授多次向余老师为我解释,请余老师谅解我一时糊涂!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想找任何名家为我的书写序了!我把余老师得罪苦了!你可以看到在2000年之后出版的几部学术论著中,没有任何名家写给我的序! 当你问余老师而余老师的“都不作答”的态度,明显是在保护我!我真的感激又汗颜!!!我实在对不起他老人家!!! 我调回北京后才发现就等于被人家关门打狗了,想整死我的人有一大批!我的经历和学历、我的文物和学问、我的师承和朋友、我的著作和论文等等,都成了别人对我恨之入骨的理由!一个人学问做到这种程度一定是自身有问题妨碍了别人,才引起共愤的!从此,我真心诚意地决定放弃我的在学术上开宗立派的伟大幻想!决定不当导师,不当学官,写写论著,玩玩网站,打打拳,站站桩,当好人子、人夫和人父。我不快活谁快活? 请你把此信打印出来,邮寄给余老师,算是我的悔过信和认罪书吧!我的值班编辑言语中有得罪之处,敬请海涵!所有过错都是我的过错!谢谢光临本网![本帖由 京都静源 于 2006-10-03 06:34 PM 编辑] 本人喜文习武、练气弹筝、学专彝铭、风尚考证、诗追汉唐宋、心游夏商周、出入文史哲、往来儒释道,一向自比于为学为文为武为道皆开宗立派、定国安邦之大学者、大思想家、大武术家黄宗羲先生。 2006年至2008年出任本网创始版主。2009年2月1日起辞去版主职务。特此通知。人在西域 于 2006-10-03 06:42 PM 发表:第 17 楼你的措词比起那些狗屁编辑好看多了,他们的素质太低,没的降低了你的身份。坦率地说,我此前并不知道你,来这里后正好碰见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几个朋友,言谈之中说起杨儒宾来,由他又说起余英时来。其中有一个说起她无意中上了你的网站,上边有他的一篇序言,建议我也去看一看。我一看,发现余英时的序文到处都是,这才让我想起以前的疑惑。京都静源 于 2006-10-03 06:47 PM 发表:第 18 楼你在呀? 本人喜文习武、练气弹筝、学专彝铭、风尚考证、诗追汉唐宋、心游夏商周、出入文史哲、往来儒释道,一向自比于为学为文为武为道皆开宗立派、定国安邦之大学者、大思想家、大武术家黄宗羲先生。 2006年至2008年出任本网创始版主。2009年2月1日起辞去版主职务。特此通知。 京都静源 于 2006-10-03 06:49 PM 发表:第 19 楼别和他们生气,他们是为我打抱不平。有错记在我身上吧!何时来北京?我请你了把酒论学。 本人喜文习武、练气弹筝、学专彝铭、风尚考证、诗追汉唐宋、心游夏商周、出入文史哲、往来儒释道,一向自比于为学为文为武为道皆开宗立派、定国安邦之大学者、大思想家、大武术家黄宗羲先生。 2006年至2008年出任本网创始版主。2009年2月1日起辞去版主职务。特此通知。京都静源 于 2006-10-03 06:51 PM 发表:第 20 楼请你向那几位台湾朋友问好!欢迎常来我这里聊聊! 本人喜文习武、练气弹筝、学专彝铭、风尚考证、诗追汉唐宋、心游夏商周、出入文史哲、往来儒释道,一向自比于为学为文为武为道皆开宗立派、定国安邦之大学者、大思想家、大武术家黄宗羲先生。人在西域 于 2006-10-03 06:52 PM 发表:第 21 楼我再问你,2001年7月(你在别的地方说的是2002年7月)召开的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你说你参加了新一届会长的选举和投票。这个会 阅读全文>> |
一、尽量在凌晨或者深夜的时候背着超级大包和帐篷潜伏出家属院,以避开同事如看猴般的好奇和领导对你卧病在床还背这么多古怪东西的疑惑,当然,你要对门卫解释清楚里边放的不是别人家的东西。 二、坐出租的时候一定要皱着眉头望着窗外,尽量做出凄凉的表情,司机看着大包小包的,会以为你被同居女友赶出家门,那么,就不会轻易提问题烦你,有时候碰上个情种,还会把你的车费打折。 三、当你打着哈欠又一次迟到20分钟,面对满车的怒目横眉,我劝你唯一要做的事是想办法把自己的手弄流血,并且给他们讲一个为了出游的理想不惜代价与四只恶犬奋力搏斗的故事,以全面汲取大家的同情。所以,随身携带红墨水是必须的。当然,在旅行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用你应该是已经受伤的手做些舞棍抢肉什么的高难度动作。假如真做了,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里做出极其疼痛的样子,下蹲!要注意,不要蹲在穿裙子的女伴旁边。 四、队伍中有美女,一定要冷酷到底,必须努力按捺住跪爬而过悬崖的冲动而不经意地一跃而过,当然,不能露出腰中拴着的绳子。尽量避免和美女直接说话,而是找美女旁边的同性新驴搭讪,用谈笑风生的态度表现出尽在掌握的大将风范。恩… |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