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Anni

https://blog.jinbay.com/beibei_12/  复制链接收藏

Anni个人头像
Anni
博客日历
«January 2025»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博客自定义分类
12/15/2009 2:26:00 AM [娱乐] 分享

分享

 

  中国的封建皇帝,称为天子,居九五之尊,对于臣民的生命财产有生杀予夺之权。其近者如左右群臣,远者如百姓黎民,稍有不慎,触犯了皇室种种忌讳,就会大祸临头。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忌猫。武则天忌猫事出有因:她曾将太子之妾萧良娣囚禁下狱,

萧良娣对她的残暴行为恨之入骨,发誓说:“愿阿武(则天)为老鼠,吾为猫儿,生生扼其喉!”这话传到了武则天耳朵里,萧良娣当然不会有好果子吃。武则天也从此开始恨猫、忌猫,把养猫看做是“不祥之兆”,并下旨宫里一律不准养猫。


元代第4位皇帝元仁宗,这位蒙古族天子属鸡,认为“雄鸡一唱天下白”,司晨有功,特别是雄鸡啼叫时那副咄咄逼人、藐视一切的神气模样,他尤为欣赏。登基伊始,他就在大都(北京)告示民众:有虐待鸡者,必遭严处。有一百姓宰鸡烹之,沿街叫卖,名曰“烧鸡”,肉鲜味美,生意兴隆。这一天,卖烧鸡者从乡下收活鸡回城,被巡兵发现,令他将网袋中所缚之鸡全部解开,放生于野外,仅留一鸡抱于怀中,游街示众。三日后押回原籍。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曾出家当过和尚,剃过光头。和尚又称僧人,因此他特别忌讳“光”、“秃”等字,“僧”字当然更忌讳了。推而广之,连跟“僧”字谐音的“生”、“笙”等字也不许用。如果谁在文章中一不小心用到这些字,一经发现,不问青红皂白,一律以“讥刺”论罪,捉起来杀头。


清末的慈禧太后虽不是女皇,但实际上她比当政的皇帝同治和光绪权力大得多。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属羊,基于这个原因,她一生忌听“羊”字,竟把“羊”列为宫廷忌字,谁也不许提,连御膳房做菜用的羊肉也得改称“福肉”或者“寿肉”。


慈禧酷爱听戏,几乎每天必听。但看戏时也忌讳听到“羊”字,连带有“羊”字的剧名,如《牧羊图》、《苏武牧羊》等戏,都不许在宫里演出。


同治年间,梆子名伶侯俊山被召进宫里侍演《玉堂春》。慈禧听得眉飞色舞,不时点头称赞,吩咐李莲英事后要重赏他们。不料,当听到“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一句唱词时,慈禧怒容满面,立即命令停演,“犒赏”他们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棒打,不准再入宫演戏。从那以后,宫里再演《玉堂春》时,苏三的那句唱词便改为“我好比入网的鱼儿有去无还”了。


光绪年间,名武生王福寿应召入宫,给慈禧侍演《挑滑车》。请赏时,慈禧却阴阳怪气地对王福寿说:“戏唱得不错,可我听说,你在外面与人合作开了个羊肉铺子,每天一刀一刀地割羊,就凭这一点也不能赏你,不罚你就算便宜你了!”


慈禧认为,羊虎相克,她命人对身边的太监及宫女逐个查问,凡虎年生者,一律严惩,当众杖责,然后逐出宫门,流放北漠以图吉利。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12/18/2009 1:38:00 AM [情感世界] 分享

分享

  别嫁给您最爱的人,“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拥有”绝对有它的道理。想想看,当您老得只有回忆的时候,这一世的相守或许都比不上当年一瞬间的美丽,由于那一瞬间的美丽没有得到延续,在那一瞬间已成为永恒!


  别嫁给您最爱的人,婚姻让您和您相爱的人走到一起,心心相悦,长相守。可是,婚姻中的天长地久根本就没有您想象中的浪漫,岁月会磨平您所有的棱角,任性的您没有了,怀疑您曾觉得永远不会改变的您和他之间的感情。


  您会觉得无聊,无奈,会说,真的,这就是生活吗?您或许会萌发和别的人在一起的想法,可能觉得家外的天空更蓝,当您成为妈妈的时候,您会觉得有了孩子真的是累赘,不能和以前一样去打球,去跳舞了,没有了当初活泼可爱的女孩,有的是贤妻良母。


  当您整日围着锅碗瓢盆的时候,很会觉得我不应该做饭给他吃,应该是他做给我的呀,能在外面吃顿饭真的是奢侈的呀,渐渐的,在一起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当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您突然发现,身边人已不是当年那个让您惊叹“在灯火阑珊处”的他,心中是否会有太多的无奈?


  别嫁给您最爱的人,“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拥有”绝对有它的道理。想想看,当您老得只有回忆的时候,这一世的相守或许都比不上当年一瞬间的美丽,由于那一瞬间的美丽没有得到延续,在那一瞬间已成为永恒!真的有天长和地久吗?曾的誓言真的还在吗?曾的同甘共苦真的实现了吗?还有曾的温存还在吗?还有曾的编织的美丽的梦在以后还能实现吗?假如当初选择那瞬间的美丽呢?


  别嫁给您最爱的人,“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您一起慢慢变老”实在是一种太理想的境界,现实生活是不浪漫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一定会让您大失所望。没有了摇椅,没有了阳光,没有了平淡的生活,现实生活的风风雨雨淡化了心中的浪漫,想去看海,没有时间,想说温柔的话,没人理会,没人明白,想去听音乐,没有心情,生活让夫妻变得陌生,没有了语言,没有了默契,没有了浪漫。


  别嫁给您最爱的人,其实仔细想想-“曾相爱过的人,泪水诉说毫无缘分”何尝不是一种美丽,总比曾相爱过的人,彼此伤害、怒目相向的好。知道拥有的才是好的,那个曾爱着我的人,现在还在想多年以前的爱哭的女孩吗?多年以后,在不经意间您遇到了您的他时,您又在说,真的没有缘分了,假如当时我们在一起会……


  别嫁给您最爱的人,就嫁一个他爱您比您爱他多的人吧,这样您的失望会小得多,我是女人,我需要爱,需要多倍的爱,爱真的需要承诺吗?理解,您理解我吗?分居也只是暂时的自我的安慰,最好的办法在哪里。爱我的人能给我的承诺吗?他可以理解吗?能为我做任何是事情吗?能给我稳定的家,浪漫的爱,温暖的情怀吗?


  别嫁给您最爱的人,婚姻的生活让我们走到一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能有再来的生命,和重现的婚姻吗?在您披上婚纱走向结婚礼堂的时候,您认真的想过吗?您选择的对吗?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贫穷还是疾病,您都能在他的左右吗?他会在您的身边吗?您能为您所做的有个好的交代吗?您能给您的宝宝有好的稳定的家吗?我的新娘,当您的婚姻生活有任何不如意的时候,您都可以自己遐想,假如当初我嫁给了我最爱的人…

阅读全文>>

阅读(436)评论(0)

12/15/2009 2:25:00 AM [娱乐] 分享

分享

  “经济学界最后一个通才”、94岁的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12月13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与世长辞。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派巨匠式人物,萨缪尔森经济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主流观点,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石,给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萨缪尔森的一生可谓熠熠生辉。1915年,萨缪尔森出生于一个经济学世家。1931年,年仅十五岁的他考入芝加哥大学专修经济学。在而立之年依靠高级研究成果《经济分析基础》,萨缪尔森开始在西方经济学界大放光芒。那时年轻的萨缪尔森曾感慨诺贝尔不设立经济学奖,而在25年之后他就成了美国经济学家中第一个享此殊荣的人。1971年,萨缪尔森又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的爱因斯坦奖。有意思的是萨缪尔森还是名誉文学博士、名誉法学博士。才华过人的萨缪尔森不仅桃李满天下、粉丝千百万,还是6个孩子的慈父和15个子孙的家长。

  用凯恩斯主义助经济走出困境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较快。在肯尼迪·约翰逊出任美国总统的8年中,美国没有爆发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被他的追随者吹捧为“战后繁荣主义”,作为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的萨缪尔森便成了美国凯恩斯主义的代名词,美国经济生活中的成就也被视为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功绩。

  很难想象这段经济黄金时期是在一团糟的基础上起步的。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总统时所发表的第一个国情咨文中就悲观地宣布:“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令人不安的。我们是在经历7个月的衰退、3年半的萧条、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低、9年的农业收入下降之后就任的”。

  为使经济走出困境,肯尼迪采纳了萨缪尔森的建议,实行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政策,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时期。自此,肯尼迪成为美国第一位旗帜鲜明地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总统,萨缪尔森也成为白宫中不可缺少的高参。

  萨缪尔森成为凯恩斯主义学派不是偶然的。在攻读博士学位时,美国许多经济学者对凯恩斯的学说大感兴趣,萨缪尔森的导师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原来反对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政策,提倡“自由放任”,后来转而成为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传播人,把凯恩斯主义移植到了美国。他不但继承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而且把这种学说理论通俗化,还做了一些补充发展,后来成为美国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权威人士之一。

  萨缪尔森毕业后在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学业。在导师指引下,萨缪尔森26岁那年取得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经济理论操作的重要性》获哈佛大学威尔斯奖,正是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分析基础》为萨缪尔森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953年,学业有成的萨缪尔森来到美国预算局,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1959~1960年,萨缪尔森被任命为美国总统事务委员会调查咨询小组的顾问。1960年,他被美国总统肯尼迪任命为总统调查咨询顾问和美国国家计划局经济顾问。成为类似凯恩斯一样的经济学家。1961年是萨缪尔森学术生涯中的重要一年。他再次出任美国财政部经济顾问。同时,他在《经济学》第五版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之为“新古典综合学派”。

  投身普及经济学教育事业

  在诺贝尔颁奖致辞中,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教授阿沙·林贝克曾经这样评价:“萨缪尔森在提高经济学分析水平方面的贡献,已超过当代其他任何一位经济学家。他事实上是重写了经济学理论的许多领域。”

  从历史角度看,里程碑式的经济学教科书在几十年内长盛不衰的情况并不鲜见。1776年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已经产生了三部公认的里程碑之作。第一部是1848年首版问世的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该书多次再版,成为19世纪后半叶英语世界中必读的经济学教科书。第二部是1890年首版的阿尔弗里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该书一直被奉为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直到1948年,才出现第三部“集大成”之作,即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首版发行是在1948年,之后大约每三年更新一次,迄今已经有了18个版本。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西方世界的“经济学圣经”,早已被译成了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中文等40余种文字,销售总量也已超过1000万册。

阅读全文>>

阅读(503)评论(0)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