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黄果树,寻味贵州菜 ——黄果树贵州风味酒家食记 食尚大典、味力四射,我是新浪广东味力密探! 老铁有幸,成为新浪广东味力密探,秘密探访广州的各大餐厅,第一期领受的任务是,到黔菜馆去,品尝一下贵州风味,并如实写出食评。 花江狗肉 酸汤乌江鱼 5月31日星期天,老铁与好友李月等,到位于环市东的黄果树贵州风味酒家,开始味力密探行动。 黄果树贵州风味酒家,环境不错 贵州菜,老铁只吃过一次,唯一的感觉就是,贵州菜也是辣的,其它的印象就没有了。 这次再吃贵州菜,当然不能马虎,不能只说贵州菜是辣的,就完事。 老铁点的第一个菜,是赫赫有名的贵州酸汤鱼。之所以首先点这个菜,是因为它承载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一个关于爱情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的年代,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其貌若仙天,能歌善舞,勤劳聪颖,还能酿出清如山泉,香如幽兰之美酒,以致追求者甚众。 每有追求者到来,阿娜姑娘都献上一碗自己酿的美酒。只是,那些不被选中的追求者,喝了这美酒,也不会觉得香甜,而只会感觉酸溜溜的。心有不甘者,往往不愿离去,直等到夜幕降临,吹起芦笙,唱起山歌,呼唤阿娜姑娘来相会,阿娜姑娘就只好隔篱而唱:“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妹来温暖;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 ...” 这个传说,很好地说明了酸汤的历史和它的做法。最初的酸汤,就是用酿酒后的尾酒调制而成,后改用热米汤经自然发酵而成。 酸汤乌江鱼 贵州的酸汤,有很多种,李月不太能吃辣,老铁就要了一个咸酸汤,鱼要的是乌江鱼。 乌江鱼,其实就是是鲶鱼,也就是俗称的塘虱。不过,野生的乌江塘虱,皮厚而滑,肉酥而绵,配上酸中带微辣,微辣中带咸,咸中又有鲜的酸汤,很是可口。塘虱这样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广东的狗肉,老铁吃多了,什么狗肉煲、白切狗之类的,贵州的花江狗肉,另类的做法,自然要品尝。 花江狗肉 糟辣椒蘸水 花江狗肉,是贵州三绝之首,其采用了四十多种药材和佐料,精心烹制而成,皮滑肉嫩,酥烂而不绵,油而不腻,汤鲜而味正,加上狗肉具有的润肺、健脾、补肾之功效,不妨一试。另外,如果蘸上辛而不辣的糟辣椒蘸水,味道更佳。 青椒炒青岩豆腐 青椒炒青岩豆腐,很有特点的一道菜。一般吃豆腐,讲究的是豆腐的嫩滑,可来自小镇的青岩豆腐,却刚好相反。因为青岩的水质很硬,导致做出来的豆腐,筋道十足,吃起来,有点像橡皮糖,很有嚼头,至于好不好吃,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野生菌炖乌鸡 鸡丝粉皮 鸡丝粉皮、野生菌炖乌鸡,不属于贵州菜,就不多说了。 油煎黄糕粑 主食要的是油煎黄糕粑。黄糕粑看上去有点像年糕,其实不然。它是以上等大米、糯米各一半,加上适量的黄豆和红糖制作而成。即将大米磨成米粉,糯米蒸成糯米饭,黄豆磨成豆浆,加上红糖充分搅拌均匀,打成面团,制成长方形粑块,用斑竹笋壳包裹用线捆扎后上甑蒸8小时以上,用微火保温一夜出甑即成(以上做法,摘自网络)。黄糕粑色泽金红,软糯可口,滋润香甜,好吃。 做了味力密探的老铁 贵州菜,虽辣,却是辣而不激,辣而不麻;辣中带酸,辣中带咸;辣而鲜,辣而香。如果说川菜属于热辣,贵州菜则肯定属于冷辣,川菜可以吃的你满头大汗,贵州菜则基本不会。 喜欢吃辣的朋友,除了川菜和湘菜之外,不妨试一试贵州菜,品尝一下不同风格的辣,没准会给你惊喜! 阅读全文>> |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宗教文化所起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开发宗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各种宗教信徒总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以朝圣、做弥撤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为主要内容,因为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 |
有时无聊,会说起以后倘若变心分手怎么办。 大厨说:“到时候,我什么都不要,净身出户。” 我就狰狞的说:“什么都不带就完了?你得留下点什么!” 大厨说:“留什么?” 我恶狠狠的说:“你得把小鸡鸡留下!这才叫净身出户!” 阅读9 评论2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