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按“三消”辨证之要点 我国宋元以来, 各医家多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 据此来进行辨证。 简单说: 偏于多饮者为上消, 偏于多食者为中消, 偏于多尿者为下消。 在临床实践中三消症状的出现, 一般有轻重缓急程度的不同, 而以上、中、下三消的名称来进行分类, <br 阅读全文>> |
消渴(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特点(二) 消渴病之治疗初期, 可根据不同病情, 或滋阴补肾、或清肺胃燥热, 但同时要益气生津。 若气阴两虚, 不但要滋阴补肾,而且要健脾益气; 若阴阳俱虚, 则要脾肾双补, 既要补肾阴,又要温补肾阳, 既补脾阴,亦要温补脾阳; 若肝郁脉弦者, 亦要疏肝解郁。 糖尿病中后期, 多有气血瘀滞症状出现, 则要重视活血化瘀,兼要调补脾肾、温阳益气等, 谨记随证加减治之, 则燥热得清,阴津得复,气复血活, “三多”症状则自消,身体状况也可日趋改善, 此乃治本之法也! 绝非直接针对胰腺本身, 而胰腺功能亦可逐渐恢复, 血糖、尿糖也可逐渐下降而渐趋于稳定, 此亦中医治疗消渴病之特点。 强调重视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的治疗方法, 通过辨证论治, 来调和气血、燮理阴阳、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 从而调动机体自身抗病能力, 促使胰腺功能自主恢复, 增强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 扶助人体自稳调节功能, 促使胰岛细胞的复苏, 此乃中医治疗消渴病之优点! 绝不是凭借药物刺激迫使已处于衰退而疲惫不堪的胰岛细胞去过多的分泌胰岛素, 进而来满足机体之需要。 (完) |
中西医对糖尿病治疗的区别 西药以降血糖为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不大。而且由于西药中含很多对人体毒副作用强的化学成份,故长期服用西药对人体的肝、肾损伤严重。 与服用降糖西药相比,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能相对减轻损伤人体的肝、肾等脏器组织,但是,不是每个糖尿病人都能使用胰岛素,有的糖尿病人不能使用胰岛素,特别是高胰岛素血症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并且,胰岛素如果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低血糖,因此必须根据胰岛功能的测定才能正确使用胰岛素,还有些糖尿病患者伴有胰岛素抗体,这时用胰岛素治疗效果就不明显,所以要注意对有胰岛素抗体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消除胰岛素抵抗的治疗,这样使用胰岛素才能达到平稳降糖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使用胰岛素和服用西药一样,只有降糖作用,没有治疗功效,对糖尿病并发症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在中药中加入降糖西药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对患者的危害就更大了,很多患者觉得服用某些中药产品后血糖迅速下降得到控制,便认为此种中药是治疗糖尿病的好药,殊不知其中必有西药(降糖)成份,由于其中的西药(降糖)成份剂量不详,患者服用时往往服用 |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