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部杨中嘱我,新中国60周年,能否围绕大旋律为他们的“记者观潮”栏目写篇东西。东西写好了,突然他告诉我,由于版面被安排广告,要在国庆前冲掉一期,问我是否可以放在网谈博客版刊出?我说那就算了,某领导明确申明告诫过,那时我涉足的禁区,我怎能越雷池一步呢?既然不能刊出,就提前贴在博客里,权当60年的一个记忆。 从事新闻工作近三十年,多次做过有关成都行车和交通状况的调查报道。如同所有的现代化大都市,成都市区繁忙的交通现状,加上近年来日趋凸现的拥堵,似乎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然而,换一个角度观察和思考,却能获得一个全新的视野。 在新中国六十华诞前夕,回顾我曾参与过的这些新闻选题和调查,以新的角度审视这些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问题”,能够从另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出,成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飞跃;同时也使人清晰地看到,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成都城乡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和市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除开行人,城市交通还有两个要素:车辆和道路。成都交通的要素今非昔比,六十年间天翻地覆。 新中国建立前,成都市区范围仅以府、南两河为限,过河既是郊野乡村。市区内东南西北四条“大街”横贯全城,其余道路不过是低矮、歪倒房屋夹拥中的小街陋巷。老百姓以步代车,人力黄包车已是达官贵人的奢侈,罕见的美式汽车更是稀罕之物,但在当时成都的街巷里,也能通行无阻了。60</SPAN>年前的成都,还有当时宛若蜗牛一般的生活节奏,哪有我们今天的交通烦恼。 新中国建立后,成都的老百姓在逐步解决温饱之余,很多有条件的市民家庭购置了“三转一响”中的自行车,随着中国进入了“自行车王国”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近三十年,直至上世纪末期。 上世纪80</SPAN>年代末,我第一次受命采写关于成都交通状况的调查《成都市区交通现状系列报道》。其中有这么一些记叙和数字,可以对当时成都的交通甚至经济态势窥豹一斑:“在成都市区街头,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SPAN>一群群骑车和步行的人,烦躁不安地拥塞在十字路口;自行车越过停车线挤占了人行横道,行人则在自行车夹缝中移动”,“1983</SPAN>年以来,成都市机动车辆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递增,去年已突破九万辆;非机动车已达一百三十万辆……,市区道路总面积为293</SPAN>万平方米,人均道路仅2.12</SPAN>平方米……”。当时,即便以30%</SPAN>的速度递增,诺大的成都也就不到十万辆汽车,私人汽车则是闻所未闻;造成交通拥堵,主要是因为上百万辆自行车和行人。 阅读全文>> |
放这上来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左边这小盆沙拉很牛气。今天去三大的TUODI购得。满满一斤,还送我个小盒。美死我了。 大盆是俺们自备水果。不过就一种,黄桃。这桃子实在太大,大的都不想吃它。还是切小了看的舒服 里面当然还有我们最爱的蟹棒啦!嘿嘿 这是我的最爱,煎的煮的凉的炸的我通通都吃! 夏天时这玩意我们曾经痴迷了很久 后来腻了 不带吃了 不过现在又从新捡起来 (跟流行似得) |
呵呵,BBE,难道需要旅游才能表现我的深情吗? 不过在澳期间确实疯狂....想起七年前的疯狂,幸福的甜蜜的疯狂! 你在三亚也会时刻想我吗? "漫长"的假期开始了,复杂的心情......你也一样吧? |
© 2024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