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金海湾博客
Jean901

https://blog.jinbay.com/Jean901/  复制链接收藏

Jean901个人头像
Jean901
博客日历
«February 2025»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博客自定义分类
6/1/2009 9:29:00 PM [娱乐] 分享

分享

 

 

 

陈天桥的成功来得太快,大学比别人早毕业一年,毕业后参加工作,24岁就成了陆家嘴集团的总经理助理,创下了当时的提拔纪录;26岁,他创立的社区游戏网站,获得了中华网300万美金的投资;30岁时,盛大网络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他凭借65%的公司股份坐拥88亿人民币的财富。“三十而立”的陈天桥完成这些只用了5年的时间,并登上了2004年胡润IT富豪榜的榜首。

  他的迅速成功,和“管家婆”雒芊芊是分不开的,她聪明美丽,是盛大的财务总监。她站在他的背后低调为人,帮他管账,笼络员工人心,让公司更有凝聚力。不管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是他的好帮手。

  大三那年,21岁的陈天桥在复旦大学修满了学分,以上海市惟一的“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称号从经济系提前一年毕业。踏入社会的陈天桥进入了上海陆家嘴集团,以最快的速度晋升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安德的助理。他比一般人更早接触到互联网,喜欢上了玩网络游戏,每到周末就玩得天昏地暗。

  1998年,陈天桥离开了陆家嘴公司,来到了一家证券公司,担任总裁办公室主任。

  在一次公司举办的舞会上,他经同事介绍认识了漂亮温柔的雒芊芊。舞曲震耳欲聋,灯光让人眼花缭乱,他走过去邀请雒芊芊跳舞,她羞怯地说:好的。短短的两个字就像一束强光照亮了他寂寞了多年的心。他从起初懒懒地跳舞到后来用心地跳舞,不用言语,她能够领会他的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和幅度,他们就像一对认识已久配合默契的舞伴。

  雒芊芊是河北人,毕业于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学的也是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该证券公司,做操盘手。说起股票来,她的话特别多,她迷恋那优美的K线图,迷恋红色绿色不断跳跃让人兴奋的数字。像是一个在股市打滚了十几年的资深高手。陈天桥被她迷住了。食堂里,舞会上,他们常常会见到对方。在暗恋了4个月后,陈天桥向雒芊芊发起了进攻,邀请她去看电影,去甜品店吃冰。雒芊芊也喜欢上了这个有魄力有野心的小伙子。性格直爽快人快语的陈天桥对芊芊说:“我这辈子就认定你了,嫁给我做老婆吧?”仅仅两个月,他们就从热恋中步入了婚姻殿堂。

  雒芊芊不是那种虚荣的女孩,没有披婚纱,也没摆酒宴,他们只是在一个小饭店里请双方的亲戚和朋友吃了顿便饭,就把婚姻大事操办了。

  没有举办一个热热闹闹的婚礼,是因为陈天桥不想把时间和心机浪费在这些“小事”上,他想下海自己创办公司,还好芊芊也特别欣赏陈天桥有事业心这一点。

  那时是1999年,大牛市,证券公司的效益很不错,陈天桥却想倾其所有投身到当时少有人知的网络游戏中去。当他征求太太的意见时,芊芊只回答了很简洁的四个字:同意,支持。

  1999年,26岁的陈天桥携妻双双从证券公司辞职,带着从股票中赚来的50万元资金毅然下海。5位创始人聚集在浦东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除了陈天桥和雒芊芊,还有陈天桥的弟弟陈大年和其他两个铁哥们。

  陈天桥听说中华网在寻找可投资的小网站,认为机会来了,他选中了当时还算有点人气的由复旦几个学生建立的一个社区,和中华网谈妥后,他注册了一个资本为50万元的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招了二十几个人,开始运作stame.com。公司成立的初衷并不是要成为大型的门户网站,而是做一种类似于网络游戏的互动社区,2000年1月,他拿到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投资,利用这笔资金,盛大购买了黑猫警长的版权,还办起了多期的卡通杂志,并陆续拿到为奥迪、飘柔等大牌厂商做网上动画广告的单子。

  2.背水一战中有夫人相伴

  2000年下半年,互联网的泡沫开始破灭。中华网对盛大提出质疑。陈天桥的大卡通战略即游戏+杂志+flash广告被迫删改,公司的员工从50人裁减到20人,所有非游戏部门的队伍被全部清除。

  陈天桥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的着眼点在哪里,正巧韩国游戏开发商wemade entertainment到上海来寻找合作伙伴,准备推广自己开发的网络游戏“传奇”,动画协会便把韩国厂商推荐给了陈天桥。陈天桥拿到游戏,自己先动手玩,“传奇”包装得很差劲,但内核相当不错。玩到后来,陈天桥欲罢不能了。他向中华网请示运营“传奇”,《传奇》先期要交30万美元的安装费。中华网不同意,陈天桥却坚持要做网络游戏,双方“拗断”,陈天桥拿回了公司所有的股份,拿到了《传奇》的代理权。

  中华网撤出了,《传奇》的代理也谈下来了,雒芊芊发现账上已经没什么钱了。“传奇”上线两个月的测试期是公司生死存亡的关口,所有人都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如果在测试期内不能吸引足够的玩家,就不能收费运营,那么盛大就会面临倒闭的危险。

  为了帮助丈夫减轻工作压力,雒芊芊从来不让他做家务,给他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和他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即使自己心里有什么不愉快,她也尽量不表露出来。有一次女儿病了,需要在医院里住院治疗。半夜里,陈天桥下班后赶到医院准备陪床。雒芊芊担心他在医院休息不好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坚决不让他住在医院。

  芊芊知道,要帮助丈夫把压力降到最低,除了他自己在业务能力上提升以外,最重要还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几年的夫妻相处,她慢慢掌握了陈天桥的“情绪密钥”,在日常生活中,她倒像个心理医生,依据丈夫的情绪变化进行调节,使丈夫能够保持住一种稳定的状态。

  运行网络游戏,需要很多的服务器,此时的陈天桥根本没有钱来添置服务器。芊芊帮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拿着与韩国wemade、actoz公司签订的合约,去找浪潮、戴尔等服务器厂商,告诉他们,要运作韩国人的游戏,申请试用机器两个月。服务器厂商一看的确是国际正规合同,小伙子年纪轻轻来头不小,恐怕是潜在大客户,于是就同意了。然后陈天桥又拿着服务器的单子,以同样的方式与中国电信谈:“浪潮、戴尔都给我提供服务器,我们需要很大的带宽运营游戏。”于是,电信给了测试期免费的带宽试用。

  从2001年9月,盛大开始了游戏测试期,11月,传奇游戏开始收费,仅仅一个月,《传奇》的投资就已完全收回。2003的年净利润达到3亿。

  2004年,盛大网络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陈天桥凭借65%的公司股份坐拥88亿人民币的财富,登上了2004胡润IT富豪榜的榜首,盛大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营运商。

  年纪轻轻就取得如此成绩,芊芊先表扬了丈夫一番:“你的眼光确实独到,也很有魄力和决心。”然后说:“但你其实是在做一场豪赌。背水一战无回头处是一种决心,但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战略。当时我们只余30万左右的美金,全投入传奇,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战略冒险,成则成矣,败则没有退路。当时,我们一方面没有游戏的运营经验,二是根本就没有拿到一款好的游戏,很多人都在说一款二流的游戏成就盛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你把一手烂牌打成通吃,但这种机遇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碰上的,这里面一方面有我们的实力因素,另一方面还有运气的因素相伴。”

  夫人及时提醒的话,让陈天桥汗颜,也令他明白,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在以后的决策中不应该轻易采用这种赌徒式的策略。

  3.事业和精神的双重支柱

  了解他们夫妻的人都觉得他们是一个绝好的“黄金组合”。平常陈天桥忙于外交,要参加各种谈判。而妻子负责打理公司内部管理,员工年纪都比较轻,很多人将她当做自己的朋友,公司内部都习惯叫她芊芊。员工的生日,员工准备生小孩或者有出国念头,陈天桥也都会亲自打电话询问,董事长如此细心,其实都是芊芊在提醒他。

  又比如:在盛大获得软银4000万美元投资的过程中,首席财务官雒芊芊是此次融资成功的关键人物,当时的融资也为逆境之中的盛大奠定了发展的基础。除了事业上的鼎力相助,雒芊芊还是陈天桥的精神支柱——她告诉已经登顶事业巅峰的丈夫,“别人一辈子也许只要爬一座山,但是你可能要爬三座、四座山”。这句话有如点化,陈天桥由此重新感受到奋斗的价值和乐趣。

  在陈天桥的心目中,家庭的幸福比企业的成功对他来说更重要,他没有因为被人们称为所谓的首富而自豪,但经常会因为有一位好太太和一个可爱的女儿而自豪。他常常会动情地对他的铁哥们说:“上个礼拜天我在看书,我太太逗着宝宝在窗边玩,那时候我放下书跟我太太说,如果十年前有个算命先生给我把这个镜头拍下来,说十年以后你有这么漂亮的太太,这么可爱的小孩,你在家里面自己放松地看书,那时候我绝对会想我太幸福了,也太满足了。”

  陈天桥是个很顾家的男人,双休日基本上不工作,就在家陪着太太和女儿,在生活上非常保守。被记者问及情人节他会送给太太什么礼品以及如何过情人节时,他笑得很开心:“我现在还没有想好情人节送给她什么,但是一定会送的,而且也会送给我的女儿。在我和她的眼里,情人节怎么过都无所谓,那只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只要一家三口能在一起就很开心。不过,情人节又给了我一个和妻子、女儿呆在家里的理由,还是很不错的。”

  他们有时也会约上一大帮子人去自驾游,去年他们去了浙江的东白山,上山前雒芊芊突然想到那天是老公的生日,在山下休息时,她逛了一大圈也没买到鲜奶蛋糕,但发现了蛋糕胚,为了保护蛋糕胚还买了“钢精锅子”,再配齐奶油、蜡烛、裱花工具、生日牌等,悄悄背上了山。攀爬到半山,他们迷路了,只好先安营扎寨。芊芊偷偷溜进了帐篷。铺开塑料布,从锅中取出胚底,在上面裱上奶油,嵌入草莓,再插上“生日快乐”的祝福牌,当香喷喷金灿灿的DIY鲜奶蛋糕被捧到老公面前时,老公的嘴巴张成了O形,他感叹:“这样的礼物也许一辈子只有一次!”

  每年年底公司员工大会时,陈天桥的第一杯酒都是敬给妻子的,感谢她对公司的贡献。直到今天,陈天桥也没有想过要淡化家族色彩。我不认为家族企业有什么不好,当初软银4000万美金投资盛大时,还觉得盛大这种家族企业团结,效率高。谈到妻子,他坦言自己最大的遗憾是结婚时妻子没披婚纱、没摆酒席,然后就匆匆开始创业。

评论

分享 分享

对话:

我要刊登广告
我要刊登广告
6/1/2009 9:44:00 PM [娱乐] 分享

分享

 

你不知道百度是1998年12月由李彦宏用100万美元风险投资创办的,百度即为“众里寻她千百度”之意。

你不知道百度最初的办公室是租赁一家招待所的两个廉价房间,因为这两个房间长期无人问津,一间是1414号,一间是1417号。其谐音是要死要死、要死要气。

你不知道百度开始只有李彦宏一个光杆司令,他到处招聘员工,但被人不屑一顾。他天天在北大和清华贴小广告,才勉强招来5名员工。

你不知道百度在创办的第一年,因为无人知晓,无法赢利,每天平均要白白花掉3000美元。

你不知道百度在没有任何赢利的情况下,1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打水漂了。李彦宏又引进300万美元,依然颗粒无收。

你不知道李彦宏在欠下400万美元巨额债务后,经历了多么大的迷茫和煎熬,然后他继续前进,又引进风险投资1000万美元。

你不知道就在新的资金到账后,百度依然是以每天3000美元的速度消耗掉。此时,李彦宏和他的同事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你不知道促使李彦宏改变观念的,是源于街头小店前的一个购物队伍。既然大家都在排队,何不把搜索引擎的用户也排一个队呢?谁给的钱多,谁就排前面。

你不知道当李彦宏开始进行“竞价排名”时,曾引起公司所有人的反对,人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招险棋,拍桌子摔椅子,激烈、决绝、大嗓门,李彦宏坚持如此。

你不知道李彦宏抛出竞价排名后,在各大门户网站和广大中小商业网站中引起强烈反响,李彦宏提出,排在搜索最前面的网站,每点击一次,都要向百度交纳5美元。

你不知道百度的下一步会是什么……

当然,你也不知道,在竞价排名后的第一年,金钱滚滚涌向百度,在那一年的时间里,百度赢利1000万美元。

你还不知道,百度上市后,3小时之内,股价涨到122美元,涨幅达到353%,打破了美国股市有史以来的纪录。

你更不会知道,一夜之间,李彦宏身价超过了9亿美元,当年他第一批招来的5名员工,都拥有亿万美元,另外,百度公司由此诞生了300多位百万美元富翁。

不知道,谁都不知道,但是,只要你努力和坚持了,结局便会不一样。

阅读全文>>

阅读(1122)评论(0)

6/1/2009 9:26:00 PM [娱乐] 分享

分享

 

 

在新浪董事会上,几年前逼宫王志东的一幕重演,不过,这一回的主角是茅道临。

  511日新浪董事会在美国硅谷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虽然此时全球SARS疫情依然严峻,以姜丰年为首的七位董事还是悉数出席,未能到场的则通过电视电话参加了讨论。


  尽管在后来的公开报道中,茅的离职被描述为功成身退、主动请辞。但事实上,已经掌管新浪两年之久的CEO在走近会场前根本没有意识到,迎接自己的将是一次决定自己在新浪去留的会议。


  会议开始后,董事会主席姜丰年就突然站起来发言,称管理层对茅道临不满。在新浪董事会上,两年前逼宫王志东的一幕重演,不过,这一回的主角是茅道临。


  听到指责,茅当时就跳起来,表示不可能。就在几星期前,他还与新浪的主要管理层交换过意见,在那次恳谈中,并没有听到对自己不满的声音。


  事态的变化令茅猝不及防。姜丰年当场拿起电话,一个一个向管理层征询意见。除了技术总监严援朝没有表态,几乎所有的管理层都做出了倒茅的表示。


  这样,茅道临已别无选择。最后,董事会以四票对三票通过了对茅道临辞职的决定。新浪CEO再次易人。接替他的是原新浪网执行总裁、年仅30岁的汪延。


  新浪政治


  在新浪一位消息人士提供的这一版本中,辞职当然不是出自茅道临的意愿。据说,茅原本打算干到年底再请辞,会议的逆转,使茅道临失去了全身而退的机会。而亲耳听到众多同事对自己工作的批评,在任何当事人都不会是愉快的经历。虽然《财经》从513日以来一直试图联系茅道临,但是电话不是关机就是无人接听,茅的心情、下一步的打算,目前已无从得知。


  当《财经》求证一位新浪董事时,该董事表示,茅道临志不在此,已多次请辞。而汪延也在接受《财经》专访时证实,两年前茅道临临危受命时,曾经提出实现收入多元化和规模化盈利两大目标,目标实现后,茅道临觉得退出的时机已成熟,曾在2002年底提出退出,而董事会则希望茅再多留一段时间。从那时起,双方一直在协商。


  两种版本孰真孰假,在新浪董事会圈外的人已难有定论。但在一些业内评论人士看来,新浪在NASDAQ的股价表现远远落在网易和搜狐之后,也许是董事们最终决定换人的关键原因。


  截至513日,三只中国网络股的股价分别为:网易25.40美元,搜狐19.47美元,而新浪则以12.45美元排在最后。


  这也是投资者对于三家公司公布不久的2003年第一季度财报的正常反应。网易季度内收入1420万美元,净利润为830万美元;而搜狐收入1440万美元,净利润为460万美元;新浪虽然以1811万美元的收入排在收入榜榜首,净利润却只有338万美元。


  董事们当然期望原本是中国第一门户网站的新浪能拿出更好的业绩,来自管理层的指责则更为直接,他们认为,茅道临做事虚无缥缈,管理风格令人不能接受。


  一位接近茅的消息人士则认为,管理层与部分董事联手发难有更深渊源,承袭了新浪一贯的政治逻辑。当年王志东离开,直接原因就是管理层对于新浪业绩连续下滑而王志东无所作为的情况忍无可忍,终与早已不满的董事们联手炒掉了王。


  不过此次情况显然大有不同。当年新浪股价已跌至两元以下,而现在新浪已成功实现盈利,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这个业绩不能说骄人,至少算得上差强人意。茅道临之所以位置不保,分析人士认为,与王志东离开后的路线之争大有关系,源头可以追溯到20019月新浪与阳光的合并。


  关注过那桩合并的人应该记得,合并后原阳光文化总裁、时任新浪董事会联合主席的吴征曾踌躇满志地表示,新浪阳光未来将在跨媒体道路上继续前进。而茅道临也公开表示,并购阳光是看中了其在媒体方面的深厚人脉。


  这是茅道临就任CEO后的首桩购并,人们有理由相信,吴、茅和在购并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原新浪董事段永基在决定购并之时已然达成共识。种种迹象显示,这个共识就是双方携手打造一个媒体王国。


  然而问题在于,如果新浪要做一个媒体公司的话,新浪多年在IT业的人才积累都将变成鸡肋。这显然是新浪的元老们不愿看到的局面。就在那段时间,有关当时新浪执行总裁汪延将下课的传闻此起彼伏。


  200110月,茅道临实施了合并后的第一批裁员,为了止亏和保住现金以便继续跨媒体战略,一些董事甚至有过砍掉海外公司的提议。但是没等大刀举起,从董事会到管理层反对之声已不绝于耳。更多的元老倾向于继续做一个服务多元化的IT公司。新浪的海外公司尽管不盈利,但一直是新浪作为国际化网站的象征,且大多与海外董事们关系密切。


  在来自海外董事和公司元老的压力下,海外项目的削减没有再继续。新浪阳光之盟名存实亡,新浪就此放弃了向媒体的转型。虽然转型以茅的妥协而告终,但是作为当时矛盾的焦点,茅与董事会及部分管理层的分歧已如草蛇灰线般蔓延。


  人心得失


  不在其位的人通常喜欢假设,如果我做CEO,可以做得更好。不过现实从来无法假设。


  据说,茅一上任就戏称自己为维持会会长。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客观地看,这样的定位至少对于抚平王志东离去后的董事纷争和管理纷争是很有好处的。由于茅在意见分歧的董事和失去龙头的管理层之间艰苦斡旋,在创始人离开后,新浪获得了两年稳定发展的时间。


  不过,从《财经》了解的情况看,对新浪员工而言,茅的退出并不像当年王志东那样引人注目。在汪与茅之间,似乎大多数人还更倾向于汪,因为汪毕竟是参加过创业的老人,而茅从早期的投资人到后来临危受命,从来都代表着冷酷的资本形象。


  茅道临的才华不容怀疑。虽然现在硅谷这个名字已失去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那种眩目的光彩,但是能混迹于硅谷的风险投资家们中间仍然是一种成就的象征。他在咨询业和投资业的从业经历更使他具备了很强的资本运作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新浪的一位员工在亲眼目睹了茅道临与一重要客户的谈判后,总结说:没有茅拿不下的客户。


  凡是与茅打过交道的人都喜欢用这两个词来形容他:聪明职业;也有人更直接地称他为狐狸。茅道临有着与他年龄不大相称的老练和内敛。


  但茅道临毕竟使一部分人失望了。他被一些下属评价为志向宏远,但是大多不能付诸实施。茅道临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的工作原则是不在晚上九点以后工作。这在很多从创业期就在新浪摸爬滚打的元老级员工看来,可以说得上懒散


  在王志东事件之后,新浪已经很难再维持表面上的和平景象。对于向王志东发难的管理层,新上任的茅道临是否心存忌惮人们无从得知,但是有关汪延位置不保的传闻在这两年间一直在新浪内外流传,最近的一次就在半年前。


  据新浪内部人士透露,茅道临从去年以来新提拔了一批香港人和海归派担任要职,无形中削减了一部分执行总裁的权力。


  更使茅道临失却口碑的事情发生在2002年底。对一位出身于风险投资领域的人而言,27万美元的年薪或许不算什么,但这与新浪员工甚至其他管理层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而茅的错误在于,他没有意识到这对人心稳定的影响。2002年底,他宣布取消了往年新浪员工都会有的双薪,这或者是为了在即将出台的季报上有更好的财务表现,但实际效果却使茅在新浪人心大失。


  渔翁得利


  接替茅道临的汪延,被段永基称为中关村里年轻的老兵,曾是少年得志的典型,当年二十出头便被王志东委以重任,一度在公司予人盛气凌人的印象。不过即使距离很近的人也感觉到,在韬光养晦两年多后,汪延给人的印象是谦虚了、成熟了。


  从王志东到茅道临,再到现在的汪延,在业界观察家看来,新浪的管理层日渐呈现弱化的趋势。新浪分散的股权结构本身为管理层提供了空间。在王志东时代,新浪的CEO甚至可以左右董事会;而以温和著称的茅道临,则以其在风险投资界的多年历练令人不能小视。不足30岁的汪延,能否续演管理层的强势角色呢?


  2003514日,在接受《财经》专访时,汪延一再强调自己从个人能力、经验等各个方面都不如前任,但是他有很强的信心做好新浪的CEO因为依靠团队的力量,是最重要的,新浪从来不是一个个人的公司。汪延特别指出,他不是一个过渡性的CEO,希望更透明地跟大家沟通


  至于自己和团队的薪酬与股权问题,汪延表示,不久将会有交待,但是他与团队的一个共识是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中力争取得成绩再谈待遇。


  汪延认为,自己上任时机不错,但问题在于新浪的资源太多,现在开掘出来的也就在20%”,因此要改善业绩,关键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将现有的资源开掘到及格分,发挥700人公司应有的效率。不过汪延否认了董事会对自己有提升利润或股价这样直接的目标。新浪内部人士评价,汪延在网站策划、管理运营与市场拓展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对前沿业务有比较独创的见解,是个务实的人。至于对于自己缺乏国际资本运作能力的批评,汪延并不回避,但是相信团队的力量可以使我们互补


  无论如何,汪延的上升为新浪开掘了新的想象空间,他需要证明在一个好平台上能否比前任做得更好。对投资者来说,茅道临的去留或许已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以四通为首的新浪大股东加强了对新浪执行层的控制。

阅读全文>>

阅读(1205)评论(0)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