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印象中,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学生。相比之下,美国学生就很幸福,不仅没有家庭作业,连上课的时间也比中国学生少很多。 其实,在我们听到或看到的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真实生活的案例中,美国学生也并非没有“压力”,而是他们自己是否选择“自加压力”。 那么,在美国,一名“精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般美国学生的课堂上都以学生讨论,做实验为主,老师只是给与指导辅助,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向,提供学习参考书目。想学得优秀的学生就得自己拿着老师开到书单自己去图书馆看。有时由于图书数量少,学生还得自己复印书的章节,无形中锻炼了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说美国学生没有家庭作业其实并不准确,学生要靠自觉性去学习做作业。 选择精英路线的美国学生不仅要应付好学校的基础考试,把成绩单上的GPA提高,还需要自己去吸收课外知识,这是因为在美国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从6岁就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性向”测试的结果,如果一个学生立志长大后做医生、律师、企业管理者,那么他(她)从小学开始就可以得到来自于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美国的“精英”学生无一不是在很早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他们会计划自己想上的大学,以后想从事的工作,甚至精确到进入什么样的公司或者机构工作,然后提早为此做具体部署。这和中国学生被动地去接受学习计划,被动地去选择无可选择的高考模式下的人生计划有很大不同。 从上面的考试体系来看,美国的“精英”学生的考试压力一点不比中国学生轻,严格来说甚至比中国学生的压力更重。因为光有漂亮的成绩单,高GPA和SAT/ACT高分并不就等同于“优秀”。美国学生还需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就像最近红火的“GossipyGirl”中描写的申请入学压力一样,想成为优秀的美国学生,不仅仅要取得好成绩,还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俱乐部、服务团体、协会、娱乐活动以及各类兴趣小组。最常见的就是美国学生会在放学后会去福利院或护理中心做义工,比如照顾老人院的孤寡老人,到婴儿护理中心逗孩子玩耍,给他们读书。假期他们更会去政府部门参加实习,做社会调查来帮助政府知道民意同时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还会参加一些才艺方面的课程来增加自己的艺术气息。我们可以发现在美国大选期间看到很多美国学生投身于竞选营中,为自己的阵营发光发热,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迅速得到晋升。有志向是好的,但是急于求成就不行了。急于求成者往往“欲速则不达”。 一、随意改行,盲目跟潮。 没有一个行业是永远的热门。不考虑自身专长和兴趣,即使应聘成功,也难以长久。何况每一次换行都必须从新手做起,知识和经验难以积累,也很难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如果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在某个行业里开拓出一片天地,那么跳槽就业将会变得比较艰难。这里还要提醒广大的应届毕业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专业,毕竟学以致用者轻车熟路,较非专业者容易上手得多。随意改行意味着没有职业目标,难有发展。 二、不加分析,盲目听信。 据统计,约有50%的跳槽是为了追求高薪。通过跳槽能让薪资上个台阶固然是好,可是为了一两百块跳槽就显得过于草率。现在很多中介或公司在招聘的时候说得花好稻好,可是工作后才发现被骗。比如在“年薪”上作文章,在“四金”上“捣糨糊”等等,花样百出,不一而足。求职者如果不加分析,就会轻易入瓮。有的人在跳槽时只盯住薪资,不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是得不偿失。盲目听信者往往会迅速再次跳槽,进入恶性循环。企业认为这样得求职者做事草率,难堪大用。 三、意气用事,盲目跳槽。 有些人仅仅因为一点小事与上司或同事意见不和,便“一纸休书”,“挂印而去”。这样的人情商一般高不到哪儿去,更缺乏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换了环境也难有作为,反易成为老单位同事的笑柄。企业一般也不愿招聘。 四、急于求成,盲进忙出。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迅速得到晋升。有志向是好的,但是急于求成就不行了。急于求成者往往“欲速则不达”。一位曾在金贸大厦工作过的人事告诉笔者,金贸大厦最后晋升到高层管理位置的并非当初能力最强者,而是能坚持留到最后的人。经验和能力都需要日积月累。来到新的环境,光是获得领导和周围同事认同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晋升机会的获得更需要耐心。因此,现代成功学认为成功更多的取决于情商和逆境商,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智商了。要把潜力转化为能力,实力转化为地位,切忌急于求成,频繁跳槽,况且好企业一般都比较看重员工的忠诚度,频繁跳槽乃大忌也。 |
很多同学马上就要踏上出国留学的旅程,出行之前,再给大家提个醒,注意留学国家的一些禁忌,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中以下这四种禁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四种禁忌分别是有关于数字、颜色、花卉及动物的忌讳。 一、数字 在北美和欧洲,有相当一部分人每逢13号且当天又是星期五的时候,行为举止就会很奇怪。他们在这一天从不乘飞机、办聚会、应聘、结婚、甚至是启动一个新项目,有的人甚至连班都不去上。在美国,大概有8%的人对这个日子感到恐惧,这种现象被称作黑色星期五恐惧症。 现在国内有不少人经常戏言“黑色星期五”大概就来源于此吧。而且在想一下,比如在北京国贸附近的大型写字楼里,即没有4层也没有13层,4是咱们中国人的禁忌,而13是西方人的禁忌,所以很多涉外的场所都是没有13这个数字的。 再来说这个“黑色星期五”,它其实源于很多传统和文化,涉及到基督教神学。想必有许多人都知道《最后的晚餐》这副著名的油画吧,油画的创造者达·芬奇也是几百年来屹立不倒。在这副画中,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总共是13个人共进这最好的晚餐。而耶稣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这里,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平静。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前往后退缩似的。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它使我们想起,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 可见13这个数字对于基督徒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恐惧数字。 而星期五呢,基督徒们一直以来也都很忌讳星期五,因为耶稣就是在这一天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除此以外,有的神学者认为,亚当和夏娃是在星期五偷吃禁果的,而大洪水也是在星期五爆发的。过去,很多基督徒都不会在周五启动新项目或开始旅行,生怕自己的努力从一开始就被注定了厄运。而且在离复活节最近的那个星期五,绝对不能从事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有象征性联系的事情。如理发﹑给马钉马蹄铁,以及一切要钉钉子的木工活。瞧瞧,这回领略“黑色星期五”在国外迷信的程度了吧。 二、颜色 在颜色方面,西方许多国家都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把黑色作为葬礼的表示。此外,在法国,他们禁用黑桃,认为黑桃是死人的象征;在美国人看来,用红色代表愤怒最贴切不过了,而深色则表示很嫉妒,对于我们觉得那忧郁的蓝色,他们到到也意味忧虑,不过,在黄色我们大概想到的是秀色可餐的食物,而在他们看来象征的是一种怯懦、胆小,这确实有点意思。这一点,英国人和美国人达成了共识,英国人也忌讳黄色。如此想来,真是各国有各国的“特色”,在颜色方面,我们要学习的还不少喱。 三、花卉 在紧张快节奏的今天,鲜花不仅美丽富有魅力,还能使人感受到蓬勃的生机和精神上的愉悦。但是,越是看似平常普通的事情,在不同的国度生活就越容易忽略这些细节。因为,在不同的国度里对某些花的含义在理解上有很大不同。 我们都知道百合花,它带着一些孤傲与高贵,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样一种花,在英国这个有用鲜花送礼习惯的国家,被看作是厄运的预兆或死亡的象征,没想到吧。除此之外还有禁忌呢,在英国送花忌送双数,因为双数的花会招来厄运。也忌讳送白色的花,给医院的病人送花忌送白色或红白相间的花。所以,去英国的同学切记不能这样搭配花来送人。 不同于英国,在法国人眼里,忌黄色花朵、忌摆菊花、牡丹花及纸花。而在国际场合上,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 四、动物 在我国分被认为代表吉祥、喜庆、长寿的大象、孔雀、仙鹤等动物图案在一些西方国家也被列于忌用之列,在英国大象被分别视为蠢笨;在英国和法国孔雀被视为祸鸟、淫鸟甚至连孔雀开屏也被视为自我吹嘘;而仙鹤在法国被视为蠢汉的代称。西方人尤其忌讳用黑猫,认为黑猫是不祥之物;澳大利亚还禁用兔,因为兔是当地一害。 最后是提醒同学们,中国龙的图案在西方并不是被传说中歪曲的邪恶的化身,西方人已经普遍接受了中国龙的形象,完全可以带一些绣有中国龙图案的中国特色工艺品出去送给你的西方同学和老师,他们会非常乐于接受的,但不要送太贵重的,尤其是英国人就不喜欢接受特别贵重的礼物。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