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旅游081的
,我们一起加油.把我们的团支部办起来,争取成为最好的团支部.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吧!
阅读全文>> |
搬家一个多月,大的东西基本上够用了,还有一些装饰用的以及工具,可以慢慢来,一些东西没必要买新的,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二手市场,还是在去年的时候,我去过一次,还写过一篇博文-</SPAN>墨尔本东区的二手市场。后来再也没去过了。因为那时租房子住,一切都要从简,一年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四个房间两个厅还有车库,各种装饰,工具,用具都需要。上午我们吃过饭10点多,驱车刚拐到Mountain
Highway上,向二手市场还有3,400百米的距离,最里面的车道就堵上了,记得去年来时,可没有这样的情景,看来是经济不好,人们紧缩开支,二手市场的就繁荣起来了。确实感觉交易的区域比以前大了一些,人也是很多,不过门票降低到了1.8澳元,这是我看得到的少于的除油价降低的收费。逛了一个多小时,有了一些收获,从一个澳洲白人大门那买了一个花瓶3澳元(超市里这样大的花瓶也要20澳元左右),从一个不知是哪国的白人移民那里买了一把斧头3.5澳元(Bunning可是要卖10澳元以上),从一个白人老头那里买了一副油画1澳元可以挂在客厅,又买了一个10澳元的床单和一些吃的东西。小有收获</SPAN>。 老婆和岳母抱着刚买的花瓶</SPAN> |
一家官方媒体近期发表的一个网络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并不认为反腐败与普通民众有关。有法律界人士看到,虽然少数贪腐官员被网民曝光后遭到革职,但制度缺陷仍将是中国政府打击贪腐努力的瓶颈。 新华社报道说,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近期通过某网站,以“你认为自己有举报腐败的义务吗”为题,对3259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只有40.1%的人认为自己有举报义务,而认为反腐与普通公民密切相关的人,也竟只占41.1%。 这篇报道引述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的王浩的话说,“每个公民都应有举报的义务与责任;但是举报责任和是否举报又是两码事,没有合适的渠道,没有所谓的证据,那举报只是徒劳的。” *认为没用 担心报复* 中青报社调中心的调查发现,受访者要么担心举报“石沉大海”(36.4%);或者担心遭到打击报复(34.9%)。还有少数网民认为举报不会有结果(15.5%)或者不知道有效的举报渠道(7.1%)。 *立法保护?有法不依*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对新华社说,针对举报的打击报复现象普遍存在。他建议制定举报法或者举报人权益保护法,有效保护举报人。 北京律师李和平则认为,这样的法律或许有用,但他对于是否能够做到有法必依存有疑虑。 李和平: |
© 2025 Jin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金海湾。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